陳 偉
(鹽城市大豐區林場,江蘇 鹽城 224136)
林地資源的管理和建設不僅影響到了經濟的發展,對我國生物物種的保護、生態系統的平衡以及生物鏈的保護都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由此可見,大力發展林業、推動森林資源的健康發展一方面能夠促進時代與社會的健康發展,另一方面能夠借助社會大眾的力量,為國家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基于此,我們要加大對構建科學森林資源管理體系的重視,通過林地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利用,進一步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社會的穩定安全。
可持續發展是我國在新經濟形勢下提出的全新戰略目標,通過促進產業、經濟、社會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從而有效提升我國的整體水平。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包括生物物種多樣性的保護和促進,充分實現森林資源內能量的有效循環和轉換,為社會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充分發揮森林資源的各項功能,促進林業的發展。此外,林業資源的有效開發和管理,還能夠有效改善我國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以及洪澇災害頻發等問題,對于水資源的凈化和管理也有一定的積極作用。森林資源的管理涉及到了森林狀態、功能、結構等多方面的管理,最終目的是為林業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創造更多的有利條件。
在森林資源管理體系的構建中,科學合理的管理理念是管理體系的構建前提。我們可以將森林資源的經濟效益和實際管理經營的現狀相結合,確保所構建的森林資源管理體系的科學性,充分發揮林業優勢。
法制體系與政策體系的建立和完善,能夠有效加大社會大眾對于林業管理的重視,充分森林資源管理體系的建設。此外,科學的法律法規和行政措施還能夠有效減少和預防不法分子亂砍濫伐和林業稅收的問題,改善不正之風,促進林業的可持續發展。通過對過度消耗、過度浪費、過度采伐現象的控制,充分落實森林資源的管理。建立健全的法制制度和管理制度,嚴格對林業采伐的審批控制,強化對林業采伐的監督和管理。
首先,在森林資源產業有償使用方面,要建立明確的規定,將林業的所有權和使用權進行科學的規范。合理評估林地資產,制定有償轉讓林木所有權的管理辦法。其次,嚴格對發放林業權證的監督,明確各部門的責任承擔,有效落實林業的使用權,合理控制林木的采伐量,為林業資源產權人的合法權益提供有力保障。最后,林地經營者和所有權人要對自己的權利和責任有明確的認識,充分發揮自身的監督和管理職能。
首先,在開發和利用林地資源的同時,要不斷加大林業資源管理和建設的投資力度,將每一筆生態補償落實到位。通過加大經濟投入,促進森林資源、生態效益以及經濟效益之間的相互轉化,從而進一步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其次,明確生態補償的資金來源,除了要不斷加大林業資源管理的投入力度之外,地方政府和國家有關部門要從“受益者補償”的監督出發,明確主體的投資責任和監督責任。再次,明確界定生態補償的補償標準、補償范圍以及補償對象。最后,為了確保生態補償資金的物盡其用,我們需要制定科學的生態補償監察制度,充分促進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建設以及規劃等多方面的發展。
重視森林病蟲害防治和火災預防的工作,進一步降低工業生產對于森林資源的危害,為我國林木的生長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充分杜絕大氣污染、酸雨等污染問題的產生。
在我國林業地區生活著多種植物與動物,非法狩獵會使森林生物多樣性降低,森林生態平衡被破壞。因此,在構建森林資源管理體系的過程中要充分杜絕林區狩獵和木材非法采伐和買賣,通過加大處罰力度來促進對林業資源的管理和保護。
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不僅能夠為社會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還能夠有效改善我們的生活環境,促進森林物種的多樣性發展。因此,要重視對森林資源管理的宣傳和教育工作,重視每一棵林木的使用和覆蓋,尋求更加科學的方法植樹造林,才能夠充分發揮森林資源的各項功能,有效促進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綜上所述,森林資源管理體系的建立需要從多方面開展。除了需要樹立積極的管理意識外,還要建立健全的相關法規,加大對林業資源采伐的管理力度和保護森林資源的宣傳力度,從這些方面入手,進一步促進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有效提升林地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