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月,崔修來
(1.營口市人工影響天氣管理辦公室,遼寧 營口 115001;2.營口市生態與農業氣象中心,遼寧 營口 115001)
隨著全球生態環境問題的進一步加重,氣象災害的發生頻率有所提高,已經成為制約地方發展的重要因素,人工影響環境工作的重要性逐漸凸顯。縣級氣象局的人影工作機制存在些許問題,導致工作的效率不高,縣級地區對氣象災害的防護水平低,相關人員應該予以足夠的重視,并及時調整。
縣級氣象局的聘用管理制度不完善,負責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的人員薪資待遇有限,且缺乏相應的保障,導致專業素養較高的人才不愿意在縣級氣象局工作,應聘的工作人員在專業素養方面存在不足。同時,因為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的工作量較少,使得工作人員的隊伍穩定性差,經常發生人員流動[1]。除此之外,縣級氣象局對作業人員的培訓工作重視程度不夠,作業人員在參加工作之前并沒有經過相關的培訓和考核,對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造成負面影響。
縣級氣象局通常會設立人工影響天氣相關的機構,但是機構的建設并不完善,缺乏專門的負責人來對這項工作進行管理,大多都是在需要進行人工影響天氣時臨時指派人員對工作進行管理,這就導致人工影響天氣的負責人員專業程度較為低下,對人影工作的了解有限。同時,此情況也導致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的不專業,一旦工作中出現了問題,無法直接找到相應的負責人。
在進行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的過程中,需要準確認識自然云的結構特點以及降水的演變過程,并根據具體的情況提出具有針對性的人工影響天氣方法,這是人工影響天氣技術的重點內容。因此,人影工作人員需要通過衛星、雷達、飛機等手段對自然云的情況進行探測。但是在實際工作中,縣級氣象局往往沒有足夠的資金對人影工作的設備進行升級,導致人工影響天氣的手段依舊較為落后,對自然云的探測手段較為缺乏,限制了人影工作的作用。
想要提高作業人員的專業素質,需要縣級氣象局加大資金的投入,招聘具有較高專業水平的高素質人才。與此同時,縣級氣象局管理層人員應該認識到培訓的重要性,對現有的工作人員進行專業化培訓,尤其需要加強對一線工作人員在知識和技術上的培訓,培育出符合現代社會要求的科技復合型人才,提高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隊伍的整體專業水平。最為重要的一點,縣級氣象局應該穩定現有的人工影響天氣工作人員隊伍,提高作業人員的穩定性,降低人員流動性,避免因為人員流失而造成培訓資源浪費的情況。想要解決人員流失的問題,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提高人工影響天氣作業人員的薪資待遇,并為其提供相應的社會福利保障,以便使其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
長期以來,縣級氣象局都存在著機構建設問題。首先,縣級氣象局應該對人工影響天氣工作予以足夠的重視,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相關的機構建設方案。其次,對氣象局內部的機構進行整合,派遣專人負責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的管理,并對現有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機制進行規范化、系統化的改革,從而提高工作效率[2]。最后,實行責任制度,將工作中的每一個環節進行細化,并將責任落實到人,明確每一位工作人員的職權和職責,一旦在工作中出現了問題,要立刻找到相關責任人,對其進行問責。
人工影響天氣是一項涉及范圍較廣的技術密集型工作,對于技術有一定的要求。因此,縣級氣象局應該加強對技術的研究,有條件的氣象局可以建立科研部門和技術管理部門,針對性的開展技術研發工作,并對積極推廣新的人工影響天氣工作技術。沒有條件建立科研部門的氣象局應該對市面上出現的新技術和新設備進行關注,并及時更新技術和設備,從而增強縣級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工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氣象局需要及時向上級部門通報臺風、泥石流、霧霾等氣象災害,并且向群眾公布天氣狀況的預警,為保證相關操作的穩定性與連續性,氣象局相關部門需要應用先進的技術,對氣象險情的影響范圍、作用時間以及發展趨勢進行監測,如果發生氣象災害,及時使用人工影響天氣技術進行干預。在此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根據氣象局歷史數據,對人工影響天氣的技術措施進行豐富與完善。
實踐中,人工影響天氣的主要技術是播云,即利用飛機或地面發射器向云霧中噴灑碘化銀等催化劑,以此改變云層微結構,達到人工降水的目的。具體操作中,需要落實安全管理制度,也可有效應對氣象局技術應用中的突發事件,避免發生安全事故,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綜上所述,人工影響天氣工作在氣象災害的防治上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縣級氣象局應該提高對人影工作的重視程度,加強相關作業人員的培訓工作,對現有的機構設置進行完善,實施系統化、規范化的管理,并增大在技術和設備方面的投資,及時更新人工影響天氣使用的設備和技術,提高工作的效率,防止氣象災害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