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雪峰,張立紅
(豐寧職教中心,河北 承德 068350)
據北京和天津家政服務公司粗略調查,北京和天津月嫂崗位就缺幾萬名。豐寧距北京和天津近,有區位優勢,豐寧的月嫂具有普通話正宗,能做出像樣的飯菜,誠實守信、吃苦耐勞等諸多優點,倍受京津雇主歡迎,就業前景特別好。每期月嫂培訓班還沒有結束,北京管家幫集團、北京心怡到家家政服務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提前到豐寧職教中心聯系月嫂就業事宜,豐寧的月嫂正逐步形成品牌。
農村婦女趙德華家是豐寧縣大閣鎮西廟村的低保貧困戶,公公因癌癥去世,婆婆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還有兩個孩子,一個上大學、一個上高中,日子過得很是拮據。2014年,要強的趙德華不顧丈夫的反對,參加了豐寧職教中心的月嫂培訓班,拿到了月嫂技能證,經推薦在北京做起了月嫂。經過幾年歷練,曾經連家門都很少出的她,如今已成為北京某月嫂連鎖店豐寧分店的店長,家里的經濟狀況有了很大改觀,丈夫也越加理解、支持。
卜冀魯是豐寧縣城的一位下崗女工,曾在私人的小旅館里打雜,培訓后已經成為縣城一家大型酒店的服務人員。卜冀魯靦腆地說:“我拿到資格證后工作環境好了,比原來多掙幾百塊錢,更重要的是給我上了三險,我的生活有了保障,生活的更踏實了。”
學員劉淑云原來在自家的房子里辦農家院,隨意經營,有客人就接待,沒客人就閑置。而自從參加培訓后,觀念大大改變,不但要經營好,而且確實經營出了自家的特色,整個院落容納60多人住宿,能烤全羊,并且置辦了卡拉OK,開篝火晚會、品特色烤羊、唱卡拉OK成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年收入由原來的三五萬元迅猛增加,每年達到10~15萬元。
“現在沒有這個小本本,根本上不了崗!我拿到的是‘全國糧票’,到哪兒都好使,不但每月工資上萬,還能當工長呢!”在北京建筑工地做電工多年的農民工趙奎,是豐寧縣選將營鄉二道營村的村民,在豐寧滿族自治縣職教中心修完相關課程后,拿到了學校頒發的國家職業技能鑒定證書,他一臉驕傲。
付建臣,土城鎮四間房村人,多年來一直在外務工,從事建筑行業工作,起初干一些純體力勞動的小工干的活,比如和泥(含水泥)、撮灰、搬磚、工地清理等,后來拜師學習砌筑手藝,由于受條件限制,只是拜某大工為師,雖然學到點技能,但不正宗,收入不高。獲證后由原來的日180元左右增加到日均380元,還被建筑公司委托帶班,活計好的時候日工資高達600元左右。
務工人員有了資格證后,讓“包工頭”喜上眉梢。做了多年勞務輸出經紀人的鄭志廣介紹,農民工持證上崗技術水平更高了、安全意識更強了,工人工資水平能提高30%以上。“因為工人全部有了資格證,今年我承包工程的開工面積提高近一倍!”鄭志廣說。
2018年11月2日,承德市人民政府下發《關于推進教育扶貧“三提兩培”行動計劃的實施意見》的紅頭文件,要求全市全面推廣農民培訓的“豐寧模式”。2018年11月17日,河北省常務副省長袁桐利對豐寧農民技能培訓做出了重要批示:“豐寧積極開展‘定向式、訂單式、委培式’培訓,有效促進了貧困群眾增收致富”。2017年7月,在唐山國際職業技術教育大會上,省教育廳賈海明副廳長重點推介豐寧農民技能培訓做法。2018年9月在全國縣級職教中心聯盟大會上以《大力開展技能培訓,助力全縣脫貧攻堅》為題作了典型發言。
豐寧的農民工培訓工作得到了國家省市縣領導的親切關懷。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視察豐寧扶貧工作,為學校捐助500萬元。教育部資助中心主任李香蘭、省人社廳廳長宋立民、河北省人社廳副廳長趙愛平、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楊勇、黨組副書記、副廳長韓俊蘭、副廳長賈海明、一級巡視員李勝利、河北省職教研究所所長、全國縣級職教中心聯盟副主席兼秘書長陳嘉興、承德市人民政府市長常麗虹、承德市教育局局長王國維、縣委書記方志勇、縣長楊憲軍、常務副縣長桑愛民等省市縣領導多次來校視察、指導農民工培訓工作。
2017年3月11日,新華社以《河北豐寧開展農民工技能培訓促進就業脫貧》為題對農民技能培訓進行了報道、3月14日中國網以《河北豐寧:農技培訓“花”爭艷》為題對農民工技能培訓進行報道,2018年6月《共產黨員》雜志報道了豐寧農民技能培訓做法,中國教育報、中國網中國視窗、河北日報、河北農民報、河北新聞網、承德日報、承德電視臺、豐寧電視臺也多次報道。
幾年來,多次接待國內外領導帶隊前來考察、視察農民技能培訓工作。由文旅部非洲處主辦的援非項目“非洲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培訓班”,來自非洲多哥、剛果(布)、剛果(金)、幾內亞和中非等五個國家文化和遺產部的官員,走進豐寧職教中心參觀交流!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陳熙、副局長孫美玲、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富裕縣縣委書記劉海城、北京市懷柔區教委主任李連鑫、保定市副市長楊偉坤、河北省蠡縣常務副縣長張超、河北省隆化縣副縣長王慧、內蒙古蘇尼特右旗教育科技局局長鎖鋼等分別帶隊來校考察,并召開座談會,此外,省內外兄弟學校領導也前來校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