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萬兵
(灌云縣小伊鄉農業技術推廣綜合服務站,江蘇 連云港 222202)
農業是國家的立國之本,農業高產量可以完全的保證全國人民的基本需求,也為國家穩定的維護提供了保證。由于灌云縣科技的不斷發展,為化學肥料的使用提供了良好的市場環境,增加了糧食的產量,同時也因為大量的使用導致灌云縣出現很多的土地問題,因此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是灌云縣農業發展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因此需要從問題著手全面了解灌云縣現階段農業土壤肥料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合理的解決措施。
現階段灌云縣土壤肥料所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兩方面,以下做詳細分析。
第一:化學肥料的盲目使用。隨著農業科技的不斷發展,為了提升農作物的產量,化學肥料應運而生,其不但豐富了土壤內部的化學元素,使植物的生長發育能夠有足夠養分支持,還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灌云縣單位面積的種植產量,保障了人民的糧食供應,進而為國家的安定做出了突出的貢獻[1]。但是由于化學肥料能夠增加產量,增加農民的經濟收益,導致農民對于其危害一概不知,認為糧食產量增加就好,使大量盲目施用化肥的問題出現。在實際的種植中,單位面積中的植物對于肥料的吸收是有一定限度的,這樣大量的施肥導致殘留的肥料過多,造成浪費,并且殘留的肥料對土壤具有極大的危害,不利于后續的農業生產工作。
第二:土壤的營養成分有所下降。根據灌云縣大量農業人員的調查,現階段灌云縣土壤中所含的營養物質相比于十年之前,已經在一定程度上下降了許多,并且肥料的不合理應用會導致土壤酸堿失衡、硬化,使農作物無法吸收土壤中的養分,長期發展甚至會造成植物發育不良甚至不發育的情況出現。同時大量的浪費導致土壤環境中垃圾過多,對土地資源造成極大的污染,使土壤中的養分不斷流失,進而不能保證植物的健康生長。
現階段在農村土地問題上,肥料的過度使用是比較常見的問題,也是導致農業經濟不能夠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這樣不但沒有達到增產的目的,還有可能因為化學物質的影響,使土地資源遭受污染和損壞[2]。因此需要相關的農業專家,對當地的土壤取樣分析,將土壤中的營養物質含量進行研究,根據當地農作物的種植需求以及土壤結構,將肥料科學的應用,保證土壤中化學元素的平衡,進而提升農作物的產量。
現階段灌云縣農業家庭中家畜養殖面積減少,并且一些大規模的養殖基地正在農村建立起來,這樣的集中養殖使家畜的糞便處理成為養殖家庭所面臨的問題。由于現階段農村土壤環境的破壞,應當在實際的農作物種植中與養殖戶進行有機肥的交易,將采購的有機肥作用于農作物的種植過程中,保證土地能夠得到有機物質的填充,提高土壤的整體質量。另外傳統的焚燒還田處理方式已經被明令禁止,因此秸稈還田技術由此產生,應用此技術不但可以對莊稼中的秸稈進行有效回收,還可以利用該技術改良土壤營養結構,使農作物生長得到足夠的營養供應。利用有機肥的適當補充,提升農作物的產量,保證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實現土地利用過程中,可以在農村建立土地管理基層站點,定期對農村土壤成分進行取樣化驗,并且需要將化驗結果向農民公布,使農民及時了解自己土地的利用情況,快速改變施肥的成分,避免過量施肥的現象發生;同時應當展開相關土壤使用知識的專家講座,將專業的農業知識進行實時推廣,進而提升農民的知識水平以及對土壤種植的認知水平,改變傳統的施肥種植觀念,引領農民建立科學施肥種植的先進觀念,為農業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3]。
另外在指導農民進行農作物種植時,需要讓農民了解相關的土地利用知識,讓土地能夠保證一定的休整時間,讓土壤的肥力得到完全的補充,為了保障肥力的充分恢復,需要對農作物進行輪番種植方式,讓土壤中的肥料可以充分的被農作物吸收達到養分平衡,避免農作物因為養分吸收過量而產生各種問題,保障農業發展整體的平衡性。
綜上所述,農業發展是一個國家必須要關注的問題,也是人們生存的根本問題,保障糧食的供應才能考慮其他行業的發展,因此在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中,保障土壤肥力是一種有效的方法,為了能夠實現國家的安全和穩定,同時為了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總體目標,提高農民種植觀念、實施土地的可續管理、建立有效的土地管理制度是當代農業發展中必須要關注的問題和解決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