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成山
(吉林省吉林市永吉縣大崗子林場,吉林 永吉 132222)
林業病蟲害的出現和蔓延對我國各地區的林業發展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壞。林業病蟲害的出現輕者影響個別樹木的生長和發展,重者蔓延至整片林業,造成樹木大面積死亡。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林業樹木在生長以及運輸過程中受到細菌以及害蟲的侵襲進而出現表層組織類疾病影響樹木的生長。現階段,我國林業病蟲害的防治情況并不樂觀,雖然林業相關管理部門已經采取了一定的防治措施,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應當加強對林業病蟲害的防治措施,本文將從生物防治角度著手,加強林業病蟲害的整治效果。
根據相關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已知的病蟲害種類接近8000種。這些病蟲害主要分布在森林以及沙漠等生態系統當中。病蟲害的出現和蔓延與當地的氣候息息相關。一旦出現適宜病蟲害生長的天氣便會迅速蔓延成災,對林業進行大面積的破壞。而我國不同地區的天氣狀況變化甚為明顯,極大地增長了病蟲害蔓延的幾率。
隨著國際間貿易的頻繁發展,外來物種的入侵加速了病蟲害泛濫的幾率。根據相關調查顯示,截至目前我國受到外來物種入侵的次數已經接近100萬次,對我國林業發展具有威脅性的害蟲便接近40種。
以往在治理林業病蟲害的過程中相關管理部門主要采用的是化學防治方式,雖然具有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大面積的噴灑化學藥劑,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影響空氣質量。而生物防治技術能夠有效彌補化學防治方式的弊端,保護生態環境。因此在實際的防治過程中,根據林業不同的病蟲害類型采取有效的生物防治措施。具體分析如下:
落葉松落葉病主要發生于樹齡在20年以內的人工落葉松林內,由日本落葉松球腔菌引發。發病期間落葉松葉片的葉尖出現2個左右的黃色斑點并逐漸蔓延至整個葉片,斑點也逐漸轉變為紅褐色段斑,嚴重時整棵樹冠呈現褐色,致使落葉松提早40d左右落葉,嚴重影響樹木的正常生長。在防治此類病害時相關部門應當從樹種的選擇上入手,挑選具有較強抵抗力的日本落葉松,并建立針闊混交林,避免大面積種植同類型樹木,減少病害的發生幾率。與此同時,對落葉林進行定期修剪和整理,清理林地間的雜草以及石塊等。另外,還可以利用追加農家肥料的方式提升落葉松林防病抗病的效果。
微生物防治技術是最近幾年興起的一種有效的病蟲害防治技術,與傳統的化學藥劑防治技術相比具有較強的可靠性和環保性。微生物防治技術主要是借助微生物繁殖速度快、傳播能力強的特點對林業中的病蟲害進行預防和治理,經過長時間的研究和實驗,效果極佳。舉例來說,對于栗山天牛以及落葉松毛蟲等類型的蟲害來說,微生物防治技術具有較好的效果,能夠在松葉林等樹木中形成有效的保護層,避免蟲害的侵襲。舉例來說,在防治馬尾松松毛蟲時可以采用白僵菌;在防治松毛蟲時可以采用病毒粗提液等等。因此,微生物防治技術已經成為現階段林業病蟲害防治的主要關注點。這種防治方式不僅具有高強度、持續性消滅病蟲害的效果,還能有效彌補傳統化學藥劑的使用缺陷,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保護。
在防治林業病蟲害時可以利用生物鏈中的天敵的壓制效果,加強對病蟲害的治理效果。也就是針對林業中存在的蟲害類型投放相對應的天敵,以此來消滅林業中的蟲害,縮減害蟲規模,這樣的防治方式不僅能夠提升治理效果,還能有效保護林業生態鏈的完整性,促進當地林業生態環境的循環發展。舉例來說,松毛蟲主要生長于落葉松以及紅松當中,一旦蔓延會引發樹木枝葉大面積掉落和死亡,其毒毛還會對人畜的人身安全造成危害。針對此類蟲害可以在林業中引進螞蟻、杜鵑以及赤眼蜂等天敵,其中螞蟻喜歡食用松毛蟲的蟲卵,可以從源頭上杜絕松毛蟲的生長。又如林業中常見的日本松干蚧蟲害主要對油松、黑松以及赤松的生長具有較大的威脅,針對此種蟲害可以引進異色瓢蟲、大草蛉等天敵,采用人工飼養的方式使其達到一定的規模并將它們投入到林業當中,消滅日本松干蚧蟲害,有效保護林業樹木的正常生長。
老鼠的出現和蔓延會啃食樹木的根莖,影響樹木的正常生長,因此相關管理人員可以在林業中投入一定數量的鳥類以及無毒性蛇類天敵防治老鼠等不同類型的蟲害。鳥類天敵可以投放的種類有山雀、啄木鳥等,這種類型的鳥類可以捕食葉片以及樹干中存在的害蟲,而蛇類天敵可以捕食生長于地面的老鼠等。
綜上所述,病蟲害的出現和蔓延嚴重阻礙了我國林業的生長和發展,不僅影響了林業發展的質量還會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必須深入分析林業中常見的病蟲害類型并采取天敵、微生物以及營地造林等生物防治技術,有效提升防治效果,推動我國林業的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