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正玉
(淮安市洪澤區三河鎮農業技術服務站,江蘇 淮安 223124)
隨著國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與追求食品種類的豐富性,近年來,人們對海鮮類食品的喜愛程度不斷提高。蝦作為海鮮類產品的主要品種,具有較高的商品價值。蝦可在稻田中迅速生長,對于蝦的飼養戶而言,稻田養蝦模式實現了生態農業發展模式,對于促進土地的流轉,提升農業的經濟效益,保障生態安全與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我們需要充分發揮稻田養蝦模式的優勢作用,促進農業的發展。
稻田主養蝦模式的應用需要充分利用稻田水域的優勢條件,為蝦的生長提供天然、豐富的餌料。該種模式以飼養商品蝦為主,通常情況下,畝產的蝦產量能夠達到30至40千克。在應用稻田主養蝦模式的過程中,需要依據蝦品種的生長習性,對田間工程建設和水域環境進行治理、規劃與建設。
在稻田魚、蝦、蟹混養模式中,主要以養魚和養蟹為主,而將蝦作為搭養的品種。在應用這種混養模式的過程中,需要根據主養對象的生長習性進行田間工程的建設與水域環境的布置工作,而對蝦出池的單產水平沒有具體的嚴格規定和標準要求。
兩季蝦養殖模式指的是利用蝦夏秋季繁殖和冬季生長的特點進行蝦的飼養。這種飼養模式應用的過程中,需要將往年放養的蝦種、秋季繁殖的蝦苗和往年沒有達到商品規格的蝦種留下來,在春季和冬季進行繁殖,并在第二年的5月份左右進行捕撈和銷售。同時,還可以提供專門的養蝦池對蝦種進行有效培育和繁殖,在商品蝦12月份捕撈結束后放養第二茬蝦種。
稻田養殖羅氏沼蝦過程中,能夠在10月中下旬結束捕撈,此時,就會導致蝦溝在整個冬季和第二年春季處于空閑狀態。采用羅氏沼蝦和青蝦配套養殖模式,能夠利用冬季春季蝦溝的空閑時間飼養青蝦。在應用該模式過程中,需要在11月初放養蝦種,并在第二年的5月中下旬左右進行捕撈,正好可以接上羅氏沼蝦放養和捕撈的時間,進而有效提高兩種蝦的產量,提高了蝦溝的利用率,進而增加蝦養殖戶的經濟效益。
在應用稻田養蝦技術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首先,需要依據蝦品種的習性選擇適合蝦種生長的稻田。確保稻田具有充分的水源、光照條件和較豐富的肥料,不易受到旱災和洪澇災害的影響。同時,保證稻田環境的質量,水源和土壤沒有被污染情況,且便于排灌,選擇的稻田土壤通常以偏堿性的黏質土為最佳。其次,要進行開挖蝦溝工作,以飼養單元為主開挖環形溝,將環形溝與田埂的距離控制在1.5~2m之內,并將溝的深度控制在1~1.5m以內,溝的寬度控制在2~3m以內。之后,需要在稻田相對的兩角田埂上設置進水和排水口,并在其上安裝鐵絲網作為蝦的防逃設施,防止蝦逃到稻田以外的其他區域。最后,需要利用漂白粉對蝦塘進行全面消毒,對稻田中的農藥殘留進行清理。同時,進行疏通水溝和清理稻田周圍稻草的工作,最后再向蝦塘中注水,要求水的深度為50cm左右。
在準備工作完成中,需要進行放苗工作,最好的放苗時間為8月末至9月初,同時,將放苗的時間選在清晨氣溫較低的時間段,避免白天氣溫較高導致蝦苗死亡。此外,還需要注意在購買和運輸蝦苗過程中的溫度,選擇距離飼養地較近的地區購買。
飼養人員需要依據蝦的品種習性選擇專用的飼料,確保投餌的時間、數量和質量以及投放的位置。通常情況下,在放苗6d后開始進行投餌,前期需少量投喂,并將時間分為早上和傍晚兩個時段進行投喂。隨著蝦的生長逐漸增加投餌的次數和數量。投放的飼料需要在蝦溝周圍的淺水處。
田間的日常管理工作需要通過每天的巡查對蝦池的水質進行全面觀察,將水的透明度控制在能見度30cm左右。如果發現水質出現變化,則需要通過加水和換水保持水質的清潔度。尤其在夏季高溫季節,主要將換水的頻率控制在每7d換一次水。其次,對蝦的吃食情況進行觀察,并對蝦池中對蝦有威脅的物種進行及時捕捉。之后,還要確保進水口和排水口防逃網的情況,如果出現破損要及時進行修補。此外,還需要利用芪藍抗毒液和尿素做好蝦的防病和施肥工作。
稻田養蝦作為一種新型的養蝦模式,能夠有效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率,同時,能夠減少水稻種植與生產過程中化肥與農藥過多殘留的問題,降低農藥對稻田的損害程度,有利于提高水稻和蝦的產量,促進水產養殖業合農業的發展。因此,蝦的養殖人員需要依據蝦的品種的生活習性,選擇適合它們生長的稻田養蝦模式,把握好稻田養蝦的技術要點,進而有效提高蝦的繁殖率和成活率,保障生態安全和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