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長青,李常林,滕云啟
(1.巴彥忙哈畜牧獸醫綜合服務站,內蒙古 科爾沁 029415;2.科爾沁右翼中旗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內蒙古 科爾沁 029400)
羊痘病主要發生于山羊與綿羊,通常只會在同種類羊群之間進行傳染,如果能夠自然治愈,則羊體內會產生抗體,使羊能夠終身免疫該病。幼羊能夠通過母體獲得抗體,但這種抗體并不是終身的,其存在的時間相對較短。羊痘病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可以通過羊的分泌物、飼料、水、排泄物等進行傳染。不同種類的羊痘病的潛伏期也不相同,山羊痘病的潛伏期通常都為5~14d左右,而綿羊痘病的潛伏期通常都為6~8d左右。在每年的冬季,是羊痘病的高發期,在此期間,氣溫較低,如果濕度較大并且加上思維管理不當等,很容易引發羊痘病。
患上羊痘病,最初病羊會出現呼吸困難,同時伴有精神不振以及食欲減退現象,同時還會出現眼結膜出血以及流涕等癥狀。在2~4d后,病羊的皮膚會有紅斑突出,逐漸形成痘疹,皮膚會出現凹凸不平的現象。隨著病情的加重,在羊的口中以及舌頭等部位也會逐漸形成潰瘍,嚴重時會影響到病羊的進食。患上羊痘病還會嚴重影響羊的免疫力,導致羊出現肺炎或者呼吸道疾病,同時還很容易造成羊流產。對于羊痘病而言,其確診相對比較容易,可以通過高熱以及結膜的卡他性病變來確診。
在羊的養殖過程中,一旦發現羊患上羊痘病,需要在第一時間做好封鎖隔離工作,同時要對羊圈進行徹底的消毒。要確保隔離2個月以上的時間,這樣才能使病毒被徹底消滅。針對羊痘病的治療,可以采用局部治療、西藥治療、中藥治療以及血清治療等措施。
局部治療比較適用與病情較輕的病羊,在患病初期,應用2%的硼酸液或者0.1%的高錳酸鉀清洗病羊病灶,同時也要對周圍的皮膚進行清洗。在清洗完成之后,需要應用1%的碘甘油進行涂抹,這樣可以起到消毒作用,進而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可以應用0.1~0.2ml/kg的黃氏多糖對病羊進行注射,也可以應用0.1~0.2ml/kg的板藍根注射液對病羊進行注射,除此之外,注射鹽酸洛美沙星的效果也十分顯著。每天注射1次,通常情況下,連續注射3d即可。通過西藥治療措施能夠起到抗菌消炎的作用,同時也能起到提升羊免疫力的效果,但目前并沒有針對羊痘病的特效藥,所以很難保證100%的治愈率。
為了進一步提升羊痘病的治療效果,可以在西藥治療過程中同時配合中藥治療措施,這樣可以取得更好的療效,同時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病羊的免疫力。可以應用10g滑石、12g蒼術、5g紫蘇、10g雙花、12g元明粉、12g連翹、10g射干、5g半夏、12g元明粉、10g荊芥、12g石膏、10g梔子以及12g黃芩,將這些藥物用水煎后對病羊進行灌服,每天灌服1次,連續灌服3d即可。
血清治療措施的效果也十分顯著,主要應用于病情比較嚴重的情況。這種治療方法是指病羊痊愈之后會在血清中產生免疫因子,取痊愈羊的血清對病羊進行皮下注射。注射的計量需要結合病羊的體重而定,主要控制在5~50ml之內。針對羊痘病的治療,無論采用哪種治療措施,都需要注重加強營養,提升病羊的抵抗力,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因此,在羊痘病的治療期間,需要加強營養,增強羊的體質。
在羊的養殖過程中,需要加強檢查,確保在第一時間發現疫情。一旦發現疫情,需要及時做好隔離與封鎖工作,禁止牲畜和人員接觸疫點。針對病死羊,要對尸體進行消毒,同時進行深埋處理。要加強對羊舍的消毒,可以應用20%的草木灰、2%漂白粉以及10%的石灰水進行消毒,這樣可以避免病毒源進一步擴散。與此同時,針對未感染的羊群需要接種疫苗,避免健康羊只感染病疫。
要注重羊舍的清潔、干燥和通風,要定期對羊舍進行清掃,要及時清理羊的排泄物,并將其運送至指定地區進行發酵處理。在羊的養殖過程中,針對所應用的器具,要做好消毒工作,例如,水槽以及食槽等。可以應用新潔而滅溶液進行浸泡,進而起到殺菌作用。與此同時,還需要應用石灰水對羊舍以及周圍區域進行消毒,降低羊痘病的發病概率。
針對引入羊,應避免從疫區引入,同時還應加強對引入羊的檢疫。針對新引入的羊,需要將其隔離觀察,通常需要隔離觀察20d左右,在確保檢疫合格后才能入群進行混養。如果條件允許,養殖場應盡量自繁自養,這樣可以避免引入羊帶入病毒,進而降低羊痘病的發生概率。
在羊的養殖過程中,羊痘病的危害較大,因此,應注重對羊痘病的防治,保障羊的健康,提升養殖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