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老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食品消費結構調整升級,水果成了家庭每天必需的食用消費品,從而促使農業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的調整。余姚市果園產業發展迅速,已成為人們旅游、休閑、采摘、觀光、體驗田園生活和親子游玩,營造綠色環保生活的一部分。據初步統計,余姚市果園種植面積約8 467 hm2,果園的果品品種達20余種,較具規模的果園有100余家。其中:種植葡萄800 hm2以上,蜜梨667 hm2以上,櫻桃 233 hm2,獼猴桃 167 hm2,蟠桃及水蜜桃267 hm2,桑樹約133 hm2。余姚市除了楊梅大部分種植在山地外,其他果樹大部分種植在平地或緩坡地,但果園的機械使用裝備率遠遠低于糧油等主導產業,系統化使用果園小型機械的經營主體幾乎沒有。究其原因:①果園主體受傳統思維影響,缺少果園創新和果園現代化理念,延續傳統的果園種植模式,思想束縛,而果園現代化首要的是果園機械系統化、現代化;②投入大、回報周期長,果園機械的投入前期投資大,而果農生產的果品又較廉價,所以一般果農不想花“血本”買高價機具,同時也存在著資金投入的困難;③對果園機械的使用和管理缺乏認知度,對技術性能了解不夠;④對勞動力資源及其成本的發展趨勢判斷不明,沒有意識到現有農村和外來勞動力普遍存在著老齡化狀態,青壯年就業幾乎都不愿進入包括果園生產的農業領域;⑤果園的標準化規范化程度低,小型果園機械作業難度大;⑥果園小型機械的技術知識及管理經驗不夠普及;等等。上述諸多原因導致全市果園小型機械設備的裝備率低下,嚴重制約果園現代化、機械化發展。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機械化、高效化,而果業是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出路也是在于機械化。中央一號文件中提出:加快農業機械化,充分發揮農業機械集成技術、節本增效、推動規模經營的重要作用,不斷拓展農機作業領域,提高農機服務水平,積極探索農業全程機械化生產模式。果園機械化作為農業機械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日益成為推廣果樹先進生產和管理技術的重要載體,勢必成為持續提升我國果園生產力的必要途徑。
余姚市在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中,一大批青年大學生瞄準現代農業發展趨勢,投身到農業的各個領域,在廣闊的天地里脫穎而出,成為新興的農民和領軍者。在果園產業中也涌現了不少農業創業者。這些大學生有文化、有知識、有創業精神,必將成為規模化、專業化、科技化現代果園生產的領軍人物和主力軍,全市果園產業將得到進一步發展。而果園小型機械是助推現代果園產業發展的基礎,果園小型機械化技術的應用具有以下重要意義。
(1)果園小型機械化技術的應用,可以促進傳統果園產業向現代化果園產業轉變,從傳統的粗放型管理向現代的以科技為核心的機械化、精細化管理轉變。
(2)果園小型機械化技術的應用,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勞動效率提高4倍以上。農產品的收成對自然天氣和農時節氣的依存度較高,采用機械化作業,一方面可以提高效率,不誤節氣時機,為優質高產提供節氣保障;另一方面在天氣變化的情況下,有的作業人工難以完成,但機械設備仍可以作業,有利于季節保障和生產進程的安排,也有利于管理效率的提高。
(3)果園小型機械化技術的應用,可以降低生產成本。當今農業的勞動力成本越來越高,影響著果園產業的發展,也影響果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就割草來分析,人工割草或者鋤草,1人1天作業8 h僅可完成0.03 hm2左右;選用電動或燃油割草機,1臺1人1天作業8 h可完成0.13 hm2,選用乘坐式割草車1臺1人1天作業8 h可完成0.67~1.33 hm2。
(4)果園小型機械化技術的應用,可以促進果園產業的標準化、規模化、專業化、系統化。果園生產過程實施機械化作業,能更高水準地推進果園的標準化,從而使管理更順暢,目標更明確,效率更顯現,并為規模化、專業化、系統化發展果園產業鋪墊扎實的基礎,為發展果園規模經濟樹立標桿。
(5)果園小型機械化技術的應用和推廣,可以緩解果園生產勞動力緊張狀況。近年來不僅農業勞動力成本上漲,而且由于勞動強度大、露天勞動環境惡劣,青壯年勞動力比較短缺,用工也極不穩定。果園作業人員平均年齡在60周歲以上,50后成為果園的主要勞動力,且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大,這部分人也將逐步喪失勞動能力。勞動力成本抬升和勞動力短缺成為果園生產發展中的主要短板。“機器換人”不僅是工業現代化的發展趨勢,也是農業現代化的必然趨勢。
(6)果園小型機械化技術的應用和推廣可以與“萬企創新,萬眾創業”相融合。農業是一個廣闊的產業,大有作為,國家支持現代農業發展的基本國策不會改變,實現農業機械化現代化的總體目標不會變。為此近年來許多有眼光的青年大學生投身于農業進行創業,像80后90后紛紛跨入農業產業及果園產業,他們不怕苦、不怕累,敢于冒風險,敢于創新,擅長應用科學管理、智慧農業、農業科技、農業機械化等先進科學技術,恰恰是他們發展農業的強項所在。因此可以說,果園小型機械化技術的應用為投身于農業的“新一代”創業者搭建了一個較好的平臺。
(7)果園小型機械化技術的應用試驗,可以為全市規模果園產業發展起到較好的示范作用和帶頭作用。隨著全市果園產業的快速發展,規模果園、精品果園、專業化果園合作社不斷涌現,雖然部分較具規模的果園配置了一定的機械裝備,但還達不到系統化、規模化、規范化、標準化的要求,大部分果園作業管理還是依賴人工作業。據初步調查,全市果園產業綜合機械化應用程度不足10%,這是果園產業走出粗放型管理、實現提檔升級和提高競爭力的制約瓶頸。
綜上所述,要實現果園生產現代化,科學管理是方法,機械化技術應用是途徑,“機器換人”是趨勢,降低成本贏市場、提高效率和效益是目標。通過果園小型機械化應用試驗,必然會創立精管理、高效率、優質量、低成本的標準化規范化果園生產新模式。
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機械化。現代果園產業的發展必然要以機械化技術的應用為抓手,引導果園科學管理、技術創新,從而實現傳統果園產業向現代果園產業轉型,因此推進和加快果園小型機械化技術的應用是必然發展趨勢。
(1)從發達國家果園生產現代化、機械化的發展歷程來看,發達國家在30多年前已經實施果園的標準化現代化管理,而機械化的普及應用是果園現代化發展的核心。進口水果的優質、高產、美味是與果園的現代化管理、機械化應用密切相關的。我們追趕發達國家果園管理的步伐,首先要從機械化應用起步,沒有機械化就沒有果園的現代化,因此果園小型機械化技術應用已形成倒逼機制,勢在必行。
(2)從提高勞動生產率的要求來看,果園生產應用小型機械化技術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勞動生產率低下已成為制約農業、果業發展的重要因素,而機械作業的生產率遠高于傳統的人工作業。按照效率優先原則的理論來選擇,果園生產機械化是首選;而且機械作業能克服高溫、雨天等自然條件的不利因素,不誤農時。機械化相對于人工生產可大大提高生產率,只有高效率才會產出高效益,這是實現機械化的根本目的。
(3)從人力資源和結構上分析,當前農業從業人員數量逐年大幅下降,導致用工短缺,尤其是高學歷高素質青壯年不適應傳統的農業體力勞動,更無用武之地。如果在農業、果園產業中推廣應用科學管理方法和先進技術及機械,向現代化農業轉型,就為高學歷高素質青壯年營造了就業環境,吸引更多的高學歷高素質青壯年投身于果園產業,既解決了用工短缺的問題,又提高了從業人員整體素質,使果園產業得到良性循環發展。推廣和發展果園生產機械化具有筑巢引鳳、吸引人才、提升產業品位的作用。
(4)從生產成本上來分析,傳統的人工作業成本遠遠高于機械化作業。低成本策略是果園管理的最基本策略,只有低成本,果園產業才能生存和發展,果品在市場才有競爭力和價格優勢。推廣應用果園生產機械化是果園產業從根本上降低成本的最有效舉措。
(5)從果園小型機械的技術成熟程度來看,推廣應用的條件已經具備。過去的果園小型機械絕大部分依靠進口,價格較貴、維修困難,使用成本較高。最近幾年來果園小型機械制造企業發展較快,眾多專家針對我國果園的現狀,研發了各類乘坐式、手扶式、窄距等割草機,各類便利式開溝施肥機、剪枝機、枝桿粉碎機等諸多類別的果園小型機械,山東、湖北武漢、江蘇蘇州及浙江的舟山、金華等地均有生產。機械的國產化程度已經較高,并通過實地試驗應用,機械性能、工作效能、使用壽命都比較穩定,技術相對成熟,多種款式根據果園實際可供選擇,價格也比較合理。
(1)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積極整合各方資源,堅持立足培育一個標兵、引領一方產業、帶動一批農民,分級分類開展新型職業農民精準輪訓,不斷提升農民培訓的層次;強化優秀農民進高校等較高層次項目培訓,以先進理念和技術更新新型職業農民知識,推進農民專業化、農業現代化,助推果園產業轉型升級和果園經營主體發展壯大。同時,通過一些激勵機制和行政手段,讓更多的年輕人參與到農業產業中來,使農業人才隊伍年輕化、職業化、專業化。
(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積極落實財政專項資金,研究制定果園農機補貼辦法,充分利用 “農機購置補貼”這一平臺,爭取地方財政扶持,認真執行落實好市級新型農機試驗示范推廣項目、農機科技項目等補助政策,充分調動和保護廣大果園產業從業人員購買使用農機的積極性,大力發展果園小型農機裝備,對新引進配套化、復式化的高新農機裝備實行地方累加補貼,為果園生產全程機械化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3)推進農機農藝深度融合。積極整合農機農藝有關專家,建立健全農機和農藝協作機制,成立農機農藝融合專家組,加強農機農藝融合試驗研究和示范推廣。制訂果園農機農藝高度融合的管理流程,有針對性地推廣一批適合機械化作業的品種和種植模式,創建一批果園農機農藝融合技術推廣示范基地,促進農機農藝深度融合發展,為推進果園生產全程機械化發展提供技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