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雄麗,楊光利,馮洋星
1.陸良縣種子管理站,云南 陸良 655699; 2.陸良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云南 陸良 655699
新時期下,隨著農業現代化進程的逐步加快,種植技術獲得顯著提升,同時也帶動了種子產業的穩定發展。種子作為農業生產的基礎原材料,其質量安全與行業發展和國計民安具有密切關系,受到了公眾和社會的高度重視,但是當前在種子質量監管中卻存在一定的問題,對農業可持續發展帶來負面影響。因此,相關部門需要提升思想認識,針對監管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有效分析,并且加大監管力度,為農業發展保駕護航。
種子作為重要的農業生產材料,其質量與產業良性發展具有密切聯系,但是當前在監管體系建設中存在一定的問題,例如質檢部門規模較小、人員數量不足、經費有限以及技術落后等,難以及時發現種子中存在的質量問題,導致監管質量差強人意[1]。
種子質量監管的目的是保證種子質量、實現農業高產、促進農業發展,但是當前,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農業種子的生產企業和種類較多,為監管工作增添了難度,在這一背景下,相關部門在開展監管工作中,將重心置于水稻、玉米等常用農作物上,沒有做到動態抽查、全面覆蓋,難以發揮監管的作用和價值。
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與種子質量監管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具有密切關系,但是當前,部分工作人員在綜合素質、業務能力以及工作經驗方面都有所欠缺,加之相關部門沒有積極組織各種形式的培訓工作,工作人員業務能力得不到提高,使監管工作的有序以及穩定進行形成制約和阻礙。
質量檢測是種子質量監管工作的關鍵環節,同時也是評價種子質量的重要評判和依據,但是當前,相關單位在開展種子質量檢測中,存在設備不先進、技術落后以及操作不規范等問題,導致檢測結果缺乏可靠性和準確性,難以為監管工作提供數據支撐[2]。
農業種子質量監督工作是促進農業發展的基礎性和保障性工作,當地政府和相關部門需要從思想上給予高度重視,并且完善以及健全監管體系,保證各項監管工作的有序以及穩定開展。首先,省市縣級監管部門要構建完善而統一的監管體系,完善的市場監管體系能夠提高種子管理質量,保障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其次,各級監管部門要加強質檢中心建設,為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檢測依據;最后,加強對種子生產基地的監管,加強種子生產企業的各個環節,從源頭上保證農業種子質量,加強種子生產經營備案管理,加大對種子經營戶《種子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培訓力度,提升其業務素質,為構建安全、優質的種子市場環境奠定基礎。
在開展各項種子質量監管工作中,種子生產區域化、標準化、規模化是高質量種子的基礎,嚴格按照種子生產技術規程操作,全程監控種子生產質量,把好種子源頭關,認真做好種子生產痕跡管理在生產地切實做好質量跟蹤,要不斷擴大監管范圍,加強流通監管,確保各項工作的全面落實到位;各類種子產品不斷涌現,劣質產品會為人民群眾造成巨大損失,管理人員需要加強市場監管,提升執法頻率和執法力度,組織人員做好定期抽查和不定期抽查工作,促使市場更加規范;最后,構建完善的市場標準,對各類種子產品開展標準化管控,進而促使種子市場趨于健康發展。
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與種子質量監管工作效果具有密切關系,想要保證各項工作的全面以及有序開展,需要構建一支能力強、素質高、業務精的種子管理隊伍。定期組織現有的工作人員開展專業化培訓,培訓內容要涉及專業知識、業務能力、政策方針以及職業素養,通過培訓提升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及工作能力,促使其更好的符合崗位要求。
質量較檢測是保證各項種子質量監管工作有序開展的基礎,相關部門需要提升自身的檢測水平,積極引進先進的檢測設備和檢測技術,積極組織科研人員對常見的檢測項目進行技術創新,并且要求檢測人員嚴格按照既定的標準和程序規范自身操作,保證檢測結果的可靠性和準確性,為監管工作提供數據支撐,進而提升工作效率和質量[3]。縣市種子管理機構的種子檢驗員應全部通過主管部門考核,做到持證上崗,不斷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檢驗的水平。
總而言之,在當今農業發展新形勢下,種子質量監管工作逐漸受到公眾和社會的高度重視,相關部門需要結合市場發展趨勢,采取有效措施對工作進行優化和完善,推動農業的穩定以及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