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武
(山東東明縣三春集鎮人民政府,山東 東明 274500)
立體套種栽培術是保證西瓜與甜瓜質量的基礎技術,同時在立體套種栽培技術的幫助下可以提升產量。瓜農們在開展西瓜、甜瓜的種植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立體套種栽培技術的優勢,并在種植過程中積極引用該技術,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生產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豐收。為保證立體套種栽培技術發揮自身價值,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
首先需要選擇滿足瓜類生產標準的種植園區,園區內的土壤以灰潮土最佳。被應用于試驗的土壤中速效磷的含量為37.8mg/kg,有機物的含量為190mg/kg,土壤的酸堿度最好控制在6.2左右。
西瓜與甜瓜的立體套種栽培技術應該將地點設在長為70m、寬為12m、高為4m的復式日光大棚之中。大棚走向應該呈現出南北方向,這樣能夠保證棚內種植的甜瓜、西瓜都能夠受到均勻光照[1]。大棚之中可以設置四個畦,在大棚的兩邊要設置一個高達80cm的圍裙膜,在膜布的選擇上最好以白色保溫的長壽膜為主,而地面則應該配備白色無滴地膜。
為保證栽培順利進行需選擇栽培對象,需要保證栽培對象具有能夠適應低溫與弱光環境,產量高,生長出的成品比較端正,品質好等優點。可供選擇的西瓜種類包括:金山小皇冠、早春紅玉以及多利升西瓜等。可供選擇的甜瓜品種包括西州蜜25、蜜天下等。
首先需要進行對種子進行處理,選中的種子質量應該滿足GB/T16715.3二級以上要求。對于播種面積則是要求西瓜種子2g/hm2,甜瓜則是130 g/hm2。為了能夠保證種子順利生長,充滿活力,在播種前需要在陽光下將種子曬2~3h,然后再將曬過的種子放到55℃的水中浸泡15min,浸泡過程中不斷攪拌。甜瓜種子的浸泡時間要保持在5h左右,而西瓜種子則需要浸泡更長時間,為12h,浸泡期間進行適度揉搓,等到將種子洗凈后開始催芽工作[2]。催芽一般都是在催芽箱中進行,如果發現催出的芽已經達到0.3cm就可以開始播種。
要將播種時間選在1月下旬左右,等到甜瓜、西瓜都生長出苗后,然后播種砧木種子。前者是在沙盤中進行密播,后者是放在32孔中的沙盤中播種。每個盤穴中需要放上一粒種子,然后根據指導使用電熱線育苗,并將其完全覆蓋,為其營造一個溫度、濕度適中的生長環境,促進出苗。
在嫁接過程中,對西瓜、甜瓜都可以使用插接法。在插接法的幫助下,嫁接速度以及嫁接的成功率會大大提升。在砧木生長至1葉1心后,將其切除,留下2片子葉,從子葉中間使用牙簽向下插入1~1.5cm左右。然后再用刀片將接穗的下胚軸變成楔狀,并立即與砧木結合。在嫁接工作完成后,需要澆灌50%多菌靈800倍液。然后種植人員需要建造一個小拱棚,并且在上面增加一個棚膜,讓大棚悶4天左右,一定要保證砧木進行愈合的環境中溫度與濕度都符合常規要求。
在嫁接結束后,需要及時解開覆蓋的棚膜,并且開始通風煉苗,要及時噴灑2000倍液昂防病來抵御病蟲侵害。在揭膜七天后需要使用苗菌敵1500倍液維持現狀。在準備移植的五天前需要使用甲基托布津800倍液防御侵害。只有保證盤穴一直是濕潤狀態才能夠有效促進瓜苗生長,在出現干旱癥狀之前一定要保證定期澆水,及時補充生長水分,澆水的時間盡量要避開傍晚或者是清晨。
移植以前要先施肥,以750g/hm2的無公害雞糞與復合肥,然后仔細開展耕地工作。擇取3~4片生長良好的瓜苗于每年3月上旬進行定植,為了保證西瓜、甜瓜的正常生長,對于栽培位置需要進行合適選擇。溫棚周邊畦子上的西瓜可以種植到距離畦溝30cm遠的位置,而溫棚中間位置上的西瓜則可以種植到離中軸線45cm處的地方。一定要控制好植株之間的距離,防止種植過密。最后完成地膜覆蓋以及放苗工作。
首先需要對棚內溫度進行控制,在定植結束后要將大棚悶四天左右,緩苗結束后在把溫度調整至正常溫度。白天與夜晚的溫度存在一定差異,白天27~30℃,晚上10~17℃。如果晚上的溫度小于10℃,下午四點左右就要用棚膜覆蓋種苗,待溫度上升再開展其他調整。除了需要對溫度進行控制以外,還要對棚內的光照進行調節,要保證甜瓜與西瓜每天都能夠享受到充足光照。
除此之外,還需要開展有效的病蟲害防治工作。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要盡量遵循綠色防治與物理防治的原則,不能過度使用化學防治手段[3]。
因為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在對瓜果蔬菜的選擇上有了更高的要求。西瓜、甜瓜作為人們經常吃的水果,它的口感、質量更是成為人們選擇時首要考慮的因素。為了能夠擴大西瓜、甜瓜的市場,提高西瓜、甜瓜的產量,所以必須開展正確、合理的栽培技術。立體套種栽培技術作為常見的西瓜、甜瓜種植手段,更是需要瓜農們不斷探索充分發揮該種植手段價值的策略。只有不斷重視該種植技術的價值,努力發揮其效用,才能夠為農業發展提供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