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伶 孫鵬程 周 輝 劉 星 盧海陸
(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北京 100000)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2018年2月4日,發布了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即《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1]??梢姡l村振興戰略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而鄉村環境的改善對實現鄉村人才回流具有重要作用,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基礎。本文調研了浙江省鄉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處理現狀,總結浙江省鄉村環境治理經驗,以期為我國鄉村環境治理提供借鑒。
浙江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開始得較早,始于2003年的“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2013年,基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浙江省啟動“五水共治、治污先行”工作,全面展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2014—2016年,浙江省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3年攻堅戰。2014年實現污水有效治理的村莊6 120個,受益農戶達到150萬戶;2015年實施污水治理的村莊達到10 010個,受益農戶達245萬戶;2016年實施生活污水治理村4 173個,受益農戶115萬戶。經過3年的努力,截至2016年,全省農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村鎮覆蓋率從2013年的12%提高到90%,農戶收益率從2013年的28%提高到74%,生活污水治理基本覆蓋了全省規劃保留村。浙江省2014—2016年,對于農村污水處理,省級財政投入100億,此外還有縣級財政投入,共建成厭氧處理終端10萬多個,好氧處理終端站點18 206個,敷設村內主管道34 483 km,新增改造化糞池301萬戶。目前,浙江省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已基本完成,全面進入標準化運維和提標改造階段。2017年,實施早期建設的農村污水處理設施提標改造村1 777個。
浙江省2015年發布了省級農村污水排放標準——《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水污染物排放標準(DB33/973—2015)》,規定了COD、氨氮、總磷以及SS等指標。此外,浙江省發布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標準化運行維護評價標準》《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第三方運維管理導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運行維護縣域各級管理導則》《農村生活污水無動力厭氧處理終端維護導則》《農村生活污水好氧處理終端維護導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編碼導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出水水質檢測與結果評價導則》《農村生活污水A2O處理終端維護導則》《農村生活污水AO處理終端維護導則》《農村生活污水復合生物濾池處理終端維護導則》《農村生活污水人工濕地處理終端維護導則》《農村生活污水一體化設備處理終端維護導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維修導則》等標準、技術導則,為農村生活污水的治理提供了指導和依據。
針對農村生活污水的特點,在處理工藝選取時應充分考慮農村的經濟水平、地形地勢、所處的地理位置以及管理水平,以期達到因地制宜、投資少、運行管理方便以及所需費用少等效果。目前,常用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主要有4種模式:納管進入污水處理廠處理模式、村域污水處理終端模式、聯戶處理模式和獨戶處理模式。
對于位于城鎮周邊、距離城市或城鎮的市政管網較近的鄉村,能納入城鎮污水管網的積極納入城鎮污水管網。污水進入市政污水處理廠統一處理,日常運維管理及出水水質均有良好保障。對距離市政污水管網較遠的村莊,就地自建污水處理設施。
目前,德清縣已形成2種主要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方式:集中處理和分散處理。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主要由化糞池組成,占全縣污水處理設施總數的50%以上;人工濕地處理技術居第2位,約占全縣污水處理設施總數的30%;雖然好氧生物處理技術的應用近年來有所增加,由于投入高且水平管理難度大,應用較少;一些工程在實踐中采用了多種技術(3種或3種以上)的結合,能夠得到更好的污水治理效果[2]。
浙江省的鄉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有效處理已覆蓋所有建制村,11 475個村實現了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占比達41%。全省現有農村保潔員6萬多名,配置清運車6萬多輛,建設機器快速成肥資源化處理站1 800多個,建設太陽能漚肥房2.3萬個。
從工作模式上看,德清縣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大致可分為5個階段[3]:第1階段是建國初期,垃圾少,主要是群眾自愿管理;第2階段是政府指導階段,始于1952年;第3階段從2003年開始,圍繞浙江省美麗的農村建設,以示范為主,逐步推進農村垃圾集中收集和處理;第4階段,自2008年以來,德清縣基本實現了城鄉垃圾100%的收集和無害化處理;第5階段從2014年開始,在建立城鄉垃圾處理一體化工作機制的基礎上,率先實施“掃帚到底”的城鄉環境管理一體化新模式。
安吉縣的凌峰街道大竹園村和蔓塘里村,垃圾收集采取“垃圾不落地”策略。全村不設垃圾箱,垃圾收集車定點到農戶門口收集。農民把垃圾裝在家里的袋子里,每天定時、定點由專人收集,送縣處理。安吉縣采取了“一套制度管到底”的辦法,比“一把掃帚掃到底”模式對縣級財政壓力小,也有利于引導村民形成環境保護意識[4]。目前,安吉縣共有133個村實施垃圾分類,占全部行政村的70%以上。安吉縣農村每個家庭配置“兩桶一籃”,其中“兩桶”分別存放廚房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一籃”存放可回收垃圾。此外,安吉縣2009年引進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將縣城垃圾焚燒發電[4]。
浙江省從2003年開始啟動“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截至2017年,全國有污水處理設施的村莊比例為20%,而浙江省的鄉村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率已達到90%,受益農戶達到80%以上。在垃圾收集處理方面,浙江省已基本實現集中收集處理建制村100%全覆蓋,分類收集處理的建制村已達到41%。浙江省的鄉村環境整治,取得了突出成效。下面將總結浙江省15年的鄉村建設經驗,以期提供借鑒。
3.1.1 開展鄉村污水治理工作,應及時制定鄉村污水排放標準。浙江省2015年發布了《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水污染物排放標準(DB33/973—2015)》,因此2015年之后建設的污水處理設施有標準依據,質量較高。而2015年前建的污水處理設施,目前面臨著全面提升改造。這為其他省市的鄉村污水處理工作提供了借鑒經驗,及應該加快制定適合本地的鄉村污水排放地方標準,以便污水設施建設過程中有標準依據。
3.1.2 鄉村污水排放標準的制定,應因地制宜。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規定了19項基本控制指標和43項選擇控制指標。浙江省沒有照搬城鎮污水排放標準,而是因地制宜地制定了適合鄉村污水排放標準(DB33/973—2015),規定了7項污染控制指標。較少的控制指標,減少了監測和治理難度,同時也適合農村的生活污水有毒有害物質少的特點。控制目標的合理制定,有利于鄉村污水治理工作的開展。
浙江省的污水收集處理采用多種模式。對于能納入市政污水管網的,應積極納入城鎮污水管網;對不能進入市政污水處理廠處理的鄉村污水,應就地建設污水處理設施。對于污水處理工藝的選擇,應根據污水量、當地人們意愿、經濟水平選擇。無論是污水的收集處理模式,還是技術工藝的選擇,都是一村一議,不搞一刀切,是值得借鑒的經驗。
浙江省的污水處理設施已實現建制村全覆蓋,目前已全面進入運營維護階段。對于鄉村污水處理設施的運行維護管理,浙江省出臺了10余項關于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的標準。這些維護導則和標準的出臺,保障了鄉村污水處理設施的運行維護有章可循。此外,浙江省建立了“縣級政府為責任主體、鄉鎮政府為管理主體、村級組織為落實主體、農戶為受益主體、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為服務主體”的“五位一體”設施運行維護管理體系,確定鄉村污水處理設施維護運行中的各方責任,確保鄉村污水處理設施得到有效管理和持續良好運行。
浙江省對于鄉村垃圾處理,遵循減量化(Reduce)、資源化(Reuse)以及循環利用(Recycle)的3R原則,通過宣傳教育等措施引導鼓勵農民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和回收利用,能就地堆肥處理的垃圾就地處理,以減少垃圾轉運和集中處理的量。浙江省實施的減量化、資源化原則,是在垃圾處理方面值得學習借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