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德國、日本特派特約記者 張夢旭 青木 藍雅歌 ●任重
第七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將于今天正式開啟。當地時間21日至22日,中國副總理劉鶴將與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和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在華盛頓展開談判。從2018年2月27日劉鶴率團訪美展開第一輪中美貿易磋商開始,媒體感嘆中美兩國“從去年元宵節談到了今年元宵節”,從接觸、碰撞,到相持、緩和,“還是得談”。雙方都在期待,整個世界也在期待。就在中方代表團抵達之際,特朗普總統19日公開表態說:中美經貿磋商進展得“非常好”,并再次暗示上調關稅的最后期限或可推遲。正如《華爾街日報》20日的標題——“中美貿易談判本周繼續,特朗普希望嘗到勝果”。有媒體稱,自貿易戰以來,美國部分地區2018年宣布破產的農民人數超過了自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的任何時期,而正在尋求2020年競選連任總統的特朗普也非常有意愿與中國盡快達成協議。
“談判進行得非常好”
白宮發言人桑德斯表示,19日抵達美國的中國代表團當天已經開始副部長級別的貿易談判。21日至22日,劉鶴與姆努欽、萊特希澤的會談將在貿易代表署辦公室以及白宮的艾森豪威爾行政辦公樓進行,美方出席代表還有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庫德洛和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主任納瓦羅。
繼白宮18日罕見地發聲明表達對中國代表團的歡迎之后,美國總統特朗普19日也在白宮對記者樂觀表示,“我認為談判進行得非常好。我現在不能給你確切的時間。但是(3月1日)這個日子不是神奇的日子,因為很多事情仍在持續發生。我想我們會見機行事。”特朗普還說,這場貿易談判“非常復雜”,真正的問題將是美國是否會按計劃上調關稅,“我知道中國不愿意發生這樣的事情,所以我認為他們在努力加快進程,以免這種情況發生。”
美媒稱,特朗普說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沒有什么“神奇的日子”,是再次暗示3月1日提高關稅的期限可能會推遲。“特朗普作出了迄今為止最明確的暗示”,《華爾街日報》20日分析稱,美國可能不會按原計劃在3月1日提高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盡管特朗普的貿易官員聲稱,美國應堅持一個確定的最后期限。而一個月之前,特朗普曾經說3月1日是一個“硬期限”。
日本富士電視臺20日評論稱,特朗普表現出對中美達成最終貿易談判協議的熱情期待,中美本輪磋商能否為兩國元首簽署最終協議鋪平道路,受到外界矚目。“中美貿易談判更進一步”,德國新聞電視臺20日稱,白宮周一罕見在聲明中“歡迎中國代表團”來華盛頓談判,特朗普的講話也展現了友好和樂觀,并顯示出對談判進程的更多靈活性。觀察家認為,世界兩大經濟體的貿易談判盡管仍有許多難點,但“正在通向最終達成協議的路上”,達成協議很可能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據《華爾街日報》20日報道,特朗普上周末在佛羅里達州的海湖莊園與其貿易團隊舉行了會議,他們希望在本周重啟的美中貿易磋商中達成一項“會帶來長期變革的協議”,進而尋求重塑美國與亞洲、歐洲、北美等地的商業關系。
總統成績單不能再縮水
與此同時,美媒也感受到來自中國政府的善意。《華爾街日報》20日引用中國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當天在新聞發布會上的話:“中國雖然是要恢復和發展大豆生產,但是大豆市場的供給以進口大豆為主的格局不會改變。”“我們一年生產1600萬噸左右大豆,而我們需求在1.1億噸。”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2019年聚焦“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其中包括“實施大豆振興計劃,多途徑擴大種植面積”的內容,被外界認為是“貿易戰下優化農作物結構”的舉措。
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公共事務學院客座教授克洛伯20日對“美國之音”表示,美中貿易談判將會達成協議,因為現在雙方領導人都有政治意愿這樣做。他還預測,即便在中國未能就所有美國的要求作出讓步的情況下,談判雙方依然會達成協議,之后,美中雙方會建立一些新的談判框架來處理那些需要較長時間才能解決的問題。
德國新聞電視臺20日稱,特朗普非常希望協議盡快達成,以便為明年的選舉積攢政績。報道稱,特朗普目前處于“外憂內患”之中。與中國的貿易戰讓美國經濟受到打擊。與歐洲等盟友的爭端也在凸顯。而在國內,“通俄門”、邊界墻等問題綿延不休,現在還出現了16個州狀告他宣布“國家緊急狀態”非法且違憲的棘手難題。
路透社稱,特朗普上任這兩年常夸耀自己的經濟成績單,包括美股屢創新高,稱發動貿易戰是“教訓占美國便宜的人、讓美國企業及工人受惠”等。然而去年第四季度美股的顯著調整已令他的成績單開始縮水。新年伊始,作為美國企業標桿的蘋果公司不僅發布了盈利警告,還把矛頭直指總統發動的貿易戰,這無疑會令特朗普面上無光,增加了他連任總統的難度。
據《華爾街日報》20日報道,特朗普為自己的競選連任團隊招募了新一批高層人員,以提早搭建競選班子并為2020年獲得共和黨提名掃清道路。而他的競選經理帕斯卡爾早在12個月前就被任命了,比當年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和小布什為各自連任競選活動聘請競選經理的時間提前了大約一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