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葉孝忠
新加坡的辣椒蟹早已經名聲在外,媒體最喜歡采訪外國明星到新加坡吃什么,英國球星貝克漢姆說他每次來新加坡出席活動,一定要吃辣椒蟹。新加坡華人美食大多有中國南方血統,本地化改良后漸漸發展出獨特滋味,比如海南雞飯等,但辣椒蟹絕對是本地人的發明,是名副其實的新加坡國菜。
重要家庭聚餐才點辣椒蟹
上世紀50年代,一個位于新加坡東海岸的大排檔小販在炒螃蟹時加入了瓶裝的辣椒醬和番茄醬,發現滋味不錯,食客大愛,大排檔也慢慢發展成今天頗為有名的PalmBeach,在新加坡擁有多家分店,現在這道菜已經被各餐廳大廚改良過。新加坡的華人廚師燒菜時會采用瓶裝的辣椒醬和番茄醬,這些顯然都是西餐的影響。
沿著新加坡東海岸公園有不少海鮮館子,招牌菜自然都不缺辣椒蟹,在海風椰影中品嘗辣椒蟹,也成了新加坡人的共同記憶。記得小時候,東海岸路附近有不少海鮮館子,大多位于老洋房內,這些老洋房的底層往往是架空的,當成儲放雜物的空間。洋房通常有個很大的花園,能當停車場使用,也會擺上桌椅,如果天氣涼快,坐在院子里吃海鮮的確是一件美事。現在東海岸公園的海鮮館子依舊是本地人重要聚餐地點之一。
在還不算特別富裕的上世紀70年代,要有重要的家庭聚餐,比如祖父母的生日或逢年過節,父母才會建議到這些海鮮館子用餐,也必然會點一份辣椒蟹。作為大菜,辣椒蟹通常都會最后才端上,那是整頓晚餐的高潮,因此和辣椒蟹聯系起來的通常都是一些美好的回憶。
小攤辣椒蟹一點不差
不少游客都會到一些名聲在外的海鮮餐館里吃辣椒蟹,比如珍寶、無招牌、小紅樓等,這些餐館原本都設在較為偏遠的東海岸,后來因為辣椒蟹越來越受到游客的青睞,才在市區開了分店。
本地人除非有外國友人來新,不然甚少上這些館子里吃,精打細算的新加坡人通常會到小販中心的煮炒攤子享用這道國菜,一些信譽好的小攤子,炒出來的螃蟹一點也不差,價格卻便宜一半以上。點辣椒蟹千萬不要忘記也來一份面包,用來蘸螃蟹濃郁的醬汁吃,過去館子通常使用本地軟綿綿的白面包,越來越國際化之后,則多了法國長棍面包或中式炸饅頭的選擇,沒有這些面包,總覺得辣椒蟹缺少了什么。
雖然貴為新加坡的國菜,但估計新加坡人一年也吃不了幾回,皆因辣椒蟹還是屬于貴菜,較好的餐廳螃蟹售價約80新加坡元(1新加坡元約合人民幣5元)一公斤,加上一些新加坡人嫌手剝螃蟹麻煩,所以下館子一般也不點了。近年來超市里越來越多辣椒蟹的調味包,只要到市場里買好螃蟹,讓海鮮販子幫你處理好螃蟹,在家里也能輕易地如法炮制,價格比餐廳便宜好多,口味其實也不錯。
螃蟹多來自斯里蘭卡馬來西亞
辣椒和螃蟹都是舶來品,在擅長拿來主義的新加坡,被發展成國菜。新加坡食用的螃蟹大多進口自斯里蘭卡或馬來西亞,以斯里蘭卡的品質為佳,一些斯里蘭卡蟹的重量就超過兩公斤,肉質鮮甜,特別適合用來烹煮辣椒蟹。記得好幾次去斯里蘭卡旅行,點了當地的螃蟹吃,原以為來到原產地就可以品嘗到更美味的螃蟹,怎知每次都頗為失望,原來最好的螃蟹其實都已經出口到新馬,皆因海外市場的賣價更高。
斯里蘭卡科倫坡有家著名的螃蟹部餐廳,常被譽為亞洲最佳餐廳之一,餐館甚至設計了一張海報,大大幽了新加坡一默,海報上寫著:“新加坡沒有螃蟹和辣椒,怎么可能會有最好的辣椒蟹呢?”我一個人在這館子里吃過好幾回,覺得螃蟹確實不錯,但我還是喜歡新馬地區更為辛辣的口味,但那或許和所有美食的回憶有關,少了親人和好友一起大快朵頤,一起弄臟手指,這道菜也自然失色不少。
現在新加坡館子里,除了提供辣椒蟹之外,還有黑胡椒螃蟹或白胡椒螃蟹,甚至近年來多了深受食客歡迎的咸蛋黃螃蟹。
黑胡椒螃蟹賣相不佳,但十分好吃。我最喜歡“新山阿明”的白胡椒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