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 本報記者 白云怡 ●韓旭
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當地時間20日舉行的一次網絡安全問題會議上,英國網絡安全問題高級官員再次力挺華為,稱沒有發現該公司存在任何惡意行為。“歐洲成為華為辯論的重要戰場”,德國跨大西洋新聞網21日以此為題報道稱,最近英國、德國等政府部門分別就華為問題表態,說明美國激進的反對華為行動并未奏效。
據路透社21日報道,英國國家網絡安全中心(NCSC)主管馬丁表示,英國能夠管理使用華為通信設備可能帶來的安全風險,且沒有看到該公司進行惡意行為的任何證據。他表示,英國尚未對5G網絡的安全政策作出最后決定,但在華為已被應用的領域,英國已進行詳細監督和嚴格管控。
英國國家網絡安全中心隸屬于英國情報機構政府通信總部(GCHQ)。據媒體此前報道,正是該機構的研究報告認定,華為5G設備的安全風險可控。馬丁還表示,英國對華為的監管,“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嚴格的”。當被問及美國是否曾向英國提供其有關華為指控的證據時,馬丁表示,如果有相關證據,那么他“必須報告”,但該中心目前并沒有這樣做。
路透社稱,英國是與美國共享情報的“五眼聯盟”成員之一,而該國現在已成為華為在歐洲抵抗美國壓力的重要戰場。任何與英國是否允許華為參與5G網絡建設有關的決策,都受到其他國家高度關注。英國政府去年夏天發布報告稱,華為設備存在的一些問題使英國的電信網絡面臨安全風險。馬丁20日再次表示,這些問題與網絡安全標準有關,并不代表存在來自中國的敵意行為。他指出,華為已接受報告中提出的問題并承諾解決。
目前,德國電信、沃達豐等歐洲電信商仍希望與華為進行密切合作。電信公司T-Mobile在波蘭的重要負責人21日也表示,若波蘭不允許華為參與5G建設,可能導致5G網絡延遲推出。據德國跨大西洋新聞網21日報道,德國馬歇爾基金會跨大西洋政策專家察斯表示,英國的表態可被理解為華為風險可控,美國夸大了問題的嚴重性。他表示,英國人這么做并不是為取悅中國人,而是基于當前的證據。不過在馬丁演講結束后,歐盟委員會副主席兼單一數碼市場事務執委安西普表示,盡管沒有證據顯示華為從事間諜活動,但歐盟仍然必須評估使用其電信設備的風險。
在21日的中國外交部記者會上,有記者就部分國家對一些中企參與歐洲5G網絡建設存疑提問。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對此回應稱,5G技術不是某個或某幾個國家的專屬,它是全球化大潮下各國交流合作的產業。耿爽稱,5G技術的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高度融合,無法人為割裂或者剝離,否則將影響多邊合作,損害市場環境,破壞國際規則。他表示,中方希望各國能基于自己獨立判斷,做出符合自身利益也符合時代潮流的判斷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