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浩(浙江華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中小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其資金的性質、來源、流向都具有一定的變動,使得中小企業資產具有多樣化及復雜化的特點,并且中小企業會受發展戰略及決策的影響使其融資主體呈現出多元化的特征,此種情況使中小企業融資方式也在不斷的增多。但從中小企業整體的融資情況來看,其在實際中仍然面對許多的難題,使中小企業需要面對融資困境所帶來的問題及影響,而解決融資困境也成為中小企業在發展中所需面臨及解決的問題。
以中小企業的特點來看,其在實際中多數為民營企業,因此在中小企業的創立期及發展期所需的資本投入較大,但是整體的運營收入不穩定。而中小企業在融資中多數金融機構都有著嚴格的標準條件,其會要求中小企業提供有效的擔保方式或資產抵押等,但是還需注意許多中小企業的不動產較少,這也使中小企業在融資的過程中其沒有合格的抵押物來進行貸款,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小企業融資的進行,由于融資門口較高使中小企業面對著較大的資金缺口。
目前以我國的經濟環境來看,許多中小企業在實際中的信用程度較低,并且沒有有效的途徑可以獲取中小企業其具體的經營情況及資產流動等信息。因此在融資中,中小企業必須要通過抵押或擔保的方式來進行貸款,此過程中其需要支付相應的擔保費及手續費,這也增加了中小企業在實際中的融資成本。融資成本高會對中小企業的運營及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以中國人民銀行所提供的數據來看,中小企業在融資中其所支出的成本要高于平均值3.7%左右,由此可以看出中小企業在融資中存有的問題。
1.融資途徑單一化
根據中小企業在經營中的情況來看,其在實際中整體的融資能力有限,并且中小企業在融資中內源融資占據著大部分比例,此種內源融資權重過大的情況使得中小企業整體的融資有限,這也使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僅能靠著自身的資源來進行經營及發展,但是有限的資源使企業在持續經營及發展的過程中遇到了極大的難度,因此中小企業在融資中需要通過對外融資的方式來獲取外部資金解決自身在發展中的資金短缺等問題,而目前融資途徑單一化的問題則影響了中小企業的對外融資。
2.資信水平較低
中小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其融資是否可以達到預期的目的,與企業資信有著直接的聯系,目前我國市場化經濟形勢不斷深入帶來了經濟新形勢,而在新形勢的背景下企業的信用資產受到了更為廣泛的關注,這也使企業資信成為融資的重要條件。但是部分中小企業在實際中的信譽較低,如出現拖欠貸款的現象會使其資信質量降低,信用較低的中小企業會面對嚴重的融資困難問題。
3.財務信息不對稱
目前我國大型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財務的透明度較高,這也給予了其他金融機構了解企業運營情況的途徑,而以中小企業的情況來看,其在實際中的財務透明度較低,此種情況使中小企業財務信息的可信度較低,使中小企業與金融機構之間出現信息不對稱的情況。而中小企業在融資中金融機構無法通過財務信息對企業的經營狀況、競爭能力、資信情況等進行了解及把握,再加上中小企業沒有相應的機構為其擔保,使許多金融機構不愿針對中小企業進行放貸,進一步的加劇了中小企業融資困境。
1.對企業的要求較高
目前中小企業在融資中主要是通過銀行進行信貸,而銀行在貸款審批的過程中有著固定化、標準化的審核體系,銀行在授信審批中會對中小企業運營狀況進行評估,并綜合其他指標來考量中小企業是否有貸款的資格。目前在嚴格的審批機制下,許多銀行內部對注冊資本低于100 萬元的企業不予貸款受理,我國中小企業大多注冊資本低于100 萬元,我國中小企業很難達到標準獲得貸款,這也使許多中小企業因沒有貸款資格而通過民間借貸或自有資金來進行運營。
2.擔保體系不夠完善
上文提到了在許多中小企業中其沒有相應的不動產作為抵押來進行融資,因此需要通過融資擔保的方式來進行貸款,現今在市場主導的影響下擔保機構、擔保方式不斷增多,但是在整個融資擔保行業當中,缺乏系統綜合、集中高效的律法機制是制約行業發展的主要因素,這使得各個參與主體的職責不能明確。
1.合理利用抵押資源
銀行貸款是中小企業首選融資方式,由于綜合實力較低使許多中小企業可以用于抵押的資產較少,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目前我國實施了相關的方針政策,在實際中拓寬了中小企業的融資抵押方式。例如中小企業在融資中,不但可以拿固定資產來進行抵押,還能夠通過收益抵押、原材料抵押以及無形資產抵押等方式來實現資本融資。為此在實際中,中小企業可以針對自身資產情況來選擇適當的抵押資源進行融資,通過拓寬其融資渠道降低中小企業在融資中所承擔的風險。
2.提升企業競爭能力
首先在中小企業運營中需要通過加強對其資產的管理,以此來對中小企業運營中所產生的各項財務資料進行完善,并通過提升內部管理質量的方式來保證企業可以有序的運營,以此來提高中小企業的資信。并且,創新是推動企業發展的主要動力,所以企業還需不斷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努力實現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提高企業在激烈競爭市場中的占有份額,這樣能夠進一步的提高企業的外部信譽,增加中小企業融資的成功率。
3.完善企業信用體系
第一,中小企業要堅持競爭公平公開、經營誠實守信,堅決杜絕造假與欺騙等經營行為,建立一個誠信的企業文化與企業形象;第二,中小企業要進一步改革其財務管理機制,對會計信息進行管理,保證其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在與其他企業合作及銀行業務往來過程中不要躲避債務、不要動用公款,切實的保證債權人的權利與利益不受損害;第三,中小企業要加強信用文化的塑立,宣傳并提倡信用理念,增強中小型企業的信用水平。
1.優化企業融資渠道
要進一步發揮商業銀行在中小企業融資過程中的主渠道作用,商業銀行要革新其傳統觀念,針對中小型企業,制定專門的金融產品與營銷服務。銀行要盡快革新其傳統的理念,在金融工具、產品、服務與金融管理與運作等方面不斷的改革,以適應新的市場趨勢,為中小型企業提供更加完善的融資服務。同時,要改革中小型企業的信用評價機制。要根據中小型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資本情況及生產的規模等因素,構建一個符合中小企業自身特點的信用評價機制。讓評價的流程與結構更具科學性,更加準確的反應出中小型企業的現狀,客觀的對其進行評價,為評價合格、擁有融資條件和資格的中小型企業順利的獲得其發展所需的資金。
2.健全信用擔保體系
信譽值是造成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主要問題之一,而沒有相應的擔保體系則使中小企業無法順利進行融資,因此在解決此類問題的過程中,需要由政府出面引導,鼓勵多方參與來建立起完善的擔保體系,通過構建信用評級平臺的方式來對中小企業的資信狀況進行評估。在信用擔保體系中通過政府及其他組織機構的參與能夠促使其體系向著規范化、科學化的方向發展,使中小企業在融資的過程中可以有一定的資源保障,并且建立起完善的信用擔保體系可以減少在中小企業融資中存有的干擾因素,使中小企業融資可以更為順利的進行。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現今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企業自身因素及金融環境所導致的。要想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境,需要由中小企業、金融機構、政府部門共同協作,并結合市場環境來制定完整的融資體系,同時進一步提升中小企業的資信,使其在完善的金融機制及政府宏觀調控的作用下,可以按照規范來進行融資,達到有效提升中小企業融資能力的目的,從而對中小企業所面對的融資困境進行有效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