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昊(鄭州科技學院)
改革開放40 年來,創業所需的原料、能源、人力資本、技術、管理等的進一步完善提升,三產在發展過程中,彼此間的融合不斷加深,為產業發展帶來新的空間與機遇,這些空間與機遇,成為創業的良好方向。
(1)依托國家近期重大產業發展規劃出臺相關地方細化政策。2019 年4 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農民工、中高等院校畢業生、退役士兵、科技人員等返鄉下鄉人員到農村開展創業創新給予政策支持?!兑庖姟诽岢?,重點是支持發展規模農業、農產品加工業、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生產性生活性服務業和各類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因此,河南省各級政府在國務院相關《意見》的指引下,重點圍繞農業、農產品加工業、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等相關產業,結合當地具體優勢資源,引導農民工進行有針對性的創新創業活動。
(2)針對當地資源優勢出臺相關產業支持政策。河南各級地方政府要依據河南當地資源優勢出臺相關產業支持政策,依據河南農業大省的農業產業優勢,出臺相關政策,在土地流轉的前提下,支持種糧能手進行規模經營,并且圍繞大的農業企業,支持返鄉農民工進行農產品物流、農產品加工等細分產業業發展。依托河南特色農產品,比如紅棗、茶葉、蘋果、懷藥等,開展規?;洜I,以及相關產品物流、包裝、加工、電商等細分產業創業。依托河南悠久的歷史文化資源及美麗的山川河流開展鄉村旅游產業,并且在此基礎上開展酒店、餐飲等基礎上進行創業。通過一系列的針對性的創業支持政策,使得河南產業發展從根系到枝干再到綠葉得以相互支持,相互依托。
(1)通過創新創業組織對創業活動進行支撐。通過承包,租賃,參股,合作等多種形式,建立家庭農場,林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實體;建立創業團隊和產業聯盟,探索創業空間;通過發展“互聯網+現代農業”進行創業;建立股權合作制,建立產權清晰,利益共享,機制靈活的創業創新團隊。
(2)通過一系列社會保障政策對創業活動予以支撐。簡化市場準入,建立創業企業注冊“綠色通道”,并免除相關管理費。改善金融服務,安全有序推進農村承包土地抵押貸款試點,探索發展農業設施,農機具和生物資產抵押設施,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探索價格指數保險,收入保險和信用擔保保險。增加財務支持,并將合格的返鄉創業人員納入現有財務支持以及擔保支持的范圍。落實土地使用權扶持措施,鼓勵返鄉創業農民工通過股份合作,租賃等方式利用農村集體土地發展農業產業。完善社會保障政策,返鄉創業農民工可以按照有關規定參加當地的各種社會保險。依托現有的開發區,農業產業園區,農民合作社等,創建一批返鄉創業農民工培訓基地。
無論是在農村地區還是城市的,創業企業必須按照國家法規和標準,按照國家規定建立,實施,管理和運營。考慮到返鄉農民工在創業能力上的欠缺,政策上應著重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扶持。首先,有必要放寬市場準入條件。國家法律,法規不禁止創業的任何相關行業,都應鼓勵和支持返鄉農民工進行創業,而不應施加任何限制。其次,對于返鄉農民工創辦的屬于本地重點支持的企業,可以提供相應的優惠政策,以確保其發展壯大。
(1)擴大資金支持政策范圍。首先,基于目前政府對創業企業的稅收補貼很小,申請過程也很復雜。通過擴大財務支持的范圍和簡化資金申請流程,返鄉創業農民工提供便利。其次,增加對創業技能培訓的支持,為創業技能培訓提供資金支持。政府盡量為返鄉創業者營造良好的創業氛圍并加大資金投入,以確保農民創業能順利進行。再次,擴大稅收優惠政策的范圍。稅收優惠不僅限于返鄉農民工,而且還為提供企業培訓產品的企業提供優惠政策以激勵所有部門支持創業培訓。最后,對創業培訓資金進行獨立核算,以確保創業培訓資金的使用。
(2)完善創業氛圍營造。當前,農民工創業宣傳工具主要是網絡,電視等,農民工的移動互聯網使用率較高。但是,大多數農民工的日?;ヂ摼W訪問是電視劇,小說,購物網站,并且很少關注政府政策和創業教育文件的發布。因此,盡管網絡手段便利,但是宣傳效果并不令人滿意。
(3)完善創業服務政策。增加創業培訓和教育機構的數量,努力實現每一位返鄉農民工都可以參加創業培訓,并根據創業需要分階段開展創業培訓。河南利用技術和信息平臺,在省,市,縣三級公共服務機構中建立了農民創業項目庫,并為返鄉農民工提供各種項目展示平臺和創業項目信息。
(4)完善扶持政策的法律保障。中國農村改革嚴重缺乏有效法律制度,政策作用不大。創業成功包括許多要素。資金,技術和人才都是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在當前中國法治社會的背景下,法律是企業家活動不可或缺的要素,并發揮著絕對的保障作用。在市場經濟發展中,國家對返鄉農民工返鄉創業者的支持,應通過法律或政策予以落實和保障,以實現對返鄉農民工的支持。
(1)建立創業培訓理念。培訓理念是培訓的理論前提和思想基礎。不同的培訓觀念影響和決定不同形式的培訓。在推動創業培訓的過程中,發達國家把培訓觀念的發展和更新作為一個主要和關鍵問題來對待??梢哉f,“培訓發展,觀念第一”。在當今時代,培訓理念得到了更新和發展,培訓觀念更新和發展的基本要求是順應時代的發展。
(2)培養創新意識。創新意識是指根據返鄉農民工在學習和生活過程中的需要,產生發現和探索的動機,并表達出意向,愿望和思想,以規范和調整自己的活動方向的一種對客觀實現的先進心理反思形式。創新型人才敢于突破內在思維,積極運用新穎的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因此需要對返鄉農民工進行創新培養和改進。
(3)提升河南返鄉農民工創業培訓信息化水平。據調查,河南返鄉農民工創業培訓處于創業培訓管理較落后階段。存在相關創業培訓質量標準和管理制度不完善,質量監控體系缺失,管理主體缺位,創業與培訓脫節和質量監控手段落后等一系列問題。因此,應完善全方位的創業培訓體系,實現河南返鄉農民工創業培訓與企業崗位需求之間“無縫”對接。
(4)提升創業培訓質量評價體系。河南省各地區在創業培訓各個環節尚未建立比較完善的創業培訓質量評價體系。創業培訓信息管理及過程管理等從源頭上對影響創業培訓質量的對象或環節進行評價,為創業培訓質量提供重要保障。目前,河南省各地區創業培訓質量的評價的構建、監控及考核的能力,還存在一定的差距,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探索與企業技術人才合作共建創業培訓質量評價體系。
(5)加大師資培訓力度,提高創業培訓師資水平。首先,是增加教師人數。通過培訓,再培訓和交流,增加可以進行創業教育的教師人數。其次,提高創業培訓教師素質。有必要實施教師企業培訓的長效機制,并在業余時間對企業進行兼職培訓。一方面,我們可以近距離接近市場,了解市場動態并探索市場機會。另一方面,可以積累大量的商業運作經驗并將其教給返鄉的農民工,以便返鄉的農民工可以在自己的創業過程中得到啟示。
河南返鄉農民工創業不僅依靠政府宏觀的經濟、金融、法律政策的支持,還需要企業的積極參與,企業處于市場第一線,掌握了創業所需的市場信息、技術、管理、人力資源以及資金,因此,引導和鼓勵企業參與到河南返鄉農民工的創業中來,對返鄉農民工創業將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1)鼓勵掌握市場供求信息的企業參與農民工創業。企業處于市場競爭之中,對市場需求供給狀況的反映最為敏感,因此,企業參與返鄉農民工創業,可以通過合作項目等形式,引導返鄉農民工緊緊把握市場需求,解決創業初期的市場銷售、原料采購這些關鍵環節,幫助沒有創業經驗的返鄉農民工順利創業、做大做強。
(2)鼓勵掌握企業管理及生產技術的企業參與農民創業。返鄉農民工創業需要相關企業管理的經驗與生產技術,這些創業關鍵因素可以通過相關企業搭建培訓平臺等形式,通過培訓,讓農民工或者農民工創業團隊,參與到企業生產管理中來,在實踐中學習創業所需的管理經驗及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