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霞(山西六建集團有限公司)
法務會計綜合了會計專業與法律專業相關理論,并運用一定的審計方法與調查技術,在法庭上論述獲得的有關財務證據信息。以解決企業面臨的法律會計問題。法務會計涉及的工作內容應取決于國家的經濟、法律環境以及會計、審計、經濟學等學科的發展情況。考慮到我國在轉型時期經濟違法以及舞弊的特點,我國的法務會計工作主要是對經濟糾紛、貪污受賄等一系列案件所涉及的財務問題與經營情況進行審查,主要工作圍繞以下幾點開展。
(1)法務會計主要經營活動是否真實和預計費用是否合理,由法務會計人員通過業務程序進行檢查。
(2)參與對已發現證據的審查以及協助對新發現的事項進行審查,幫助有關機構針對財務問題的理解,以及明確其他需要檢查的問題。
(3)通過相關證據的審查,初步形成了對整個案件的評價標準,而且通過審查明確損失領域。
(4)獲取與整個案件相關的證據,為訴訟支持或駁回訴訟后做好充分的準備。
(5)有些意見專家會出示一些有關企業損失的報告和對既定狀況強弱分析的報告,這些報告可由法務會計人員進行審查。
近年來,建筑施工企業訴訟案件頻發,官司纏身導致建筑企業銀行賬戶凍結,增加了訴訟費用的開支,資金周轉困難,導致企業陷入困境,并引起連鎖反應。對建筑企業業務承攬、市場開拓以及企業聲譽造成極為不利地影響,嚴重制約了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一方面,法務會計能夠為企業經濟糾紛提供專業性服務,在經濟司法實踐中,律師由于缺乏專門的會計知識,在缺乏有效的財務證據的情況下,很難有效維護受托人的權益,法官在缺乏有效的財務證據的情況下,也很難做出客觀公正的裁決。為了維護法律尊嚴,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法務會計能夠為企業提供訴訟會計服務,既可減少訴訟成本,又可追回相關經濟損失。同時,法務會計能夠從企業的各種數據報表中掌握企業發展的動向和企業發展的態勢,能夠給予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專業的建議和幫助,
另一方面,企業的經營管理者需要專業的法務會計的指導和監督。法務會計具備審計學的知識,可以從企業發展的整體高度,對企業的賬目予以監管,對企業經營者的違法違規行為予以法律的建議和幫助,同時,如果企業涉及違法違規行為,一經進入到訴訟領域,法務會計可以第一手的提供法庭相應的經濟學證據。這樣既保護了國家經濟的有效運轉,又能夠最大限度的制止早期經濟違法。
(1)對財務信息的確認、解釋更為準確有效。法務會計的產生和運用,充實了會計理論。根據法律的特殊規定,運用會計專業知識和技能,對在經濟管理和經濟運行過程中的各種法定經濟標準、經濟界限規范過程和報告結果進行計算、檢驗、分析、認定,并為法庭提供證據。它遠遠超出了會計的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而且對財務問題的確認與解釋更為準確、清晰。
(2)要求會計人員具備更高的專業素養。法務會計學科對專業人才素質的要求主要體現在:法務會計要運用會計專業知識來解決法律問題,法務會計應熟悉的常規法律知識;具備崇高的職業道德,獨立敬業的精神。要為解決復雜、特殊的經濟問題,提供法律依據。
(1)理論研究滯后。我國理論界關于法務會計的很多基本理論問題尚未達成共識,因而也缺少一套完整的法務會計準則。法務會計的基本理論不僅是實踐應用的基礎,也為法務會計人才的培養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如果沒有建立一套完善的理論體系,法務會計的推進工作將舉步維艱。
(2)專業人才培養缺乏。作為融合了會計學與法律學專業知識的法務會計,由于相關理論研究無法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導致我國法務會計專業人才極度匱乏。我國現有的會計師、律師絕大部分是相關領域的專業人才,但在實踐中,更需要既懂得會計知識,又能夠通過法律手段來追究法律責任的復合人才。
(3)法務會計制度建設尚不完善。只有相對成熟完善,并能夠與實踐更好地契合的法律制度,才能使得法務會計適應實踐的需要。而我國法務會計發展無法適應社會需要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我國的法務會計訴訟支持制度、鑒證制度以及從業人員資格認定等相關制度體系尚不成熟。只有成熟的法務會計制度的土壤,才能孕育成熟的法務會計的技術職能,并將其社會職能實現到最大化。
(4)法務會計實踐空白。首先,法務會計服務內容較少,目前,我國的法務會計實踐主要集中于司法會計、保險賠償、海損事故理算等較為典型的業務上。而有關企業的納稅及債權債務的會計、社會公正會計、物價理順會計、基金會計等法務會計的實踐基本上還處于空白。其次,從事法務會計業務的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由于大多數刑事警官、檢察官、法官和律師都缺乏必要的法務會計知識,缺少通過法務會計檢查來搜集證據的基本工作技能,也不清楚通過法務會計鑒定應當和可能解決哪些財務會計問題。所以,在司法實踐中不能準確地弄清案件的事實,從而不能對案件作出正確的判決。
(1)借鑒國際經驗,積極開展法務會計理論研究。理論指導實踐的發展,目前我國對法務會計的研究雖己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從整體上看,還剛剛處于起步階段。理論上的欠缺無疑制約著我國法務會計實務的發展。所以,為及時改變這種局面,建議設立中國法務會計學會,井創辦法務會計期刊,專門研究法務會計理論與實務,以對國家有關主管部門制定法務會計制度提供決策參考。在開展法務會計理論研究的過程中,應強化會計界與法學界的聯系,將國際經驗與我國實際相融合,建立起適應我國國情的法務會計理論體系。同時,建筑企業在開展法務會計理論研究的過程中,應結合行業的特殊性,建立起與本行業相適應的法務會計理論體系與規范體系。
(2)健全各種法律保障體系。要關注己頒布實施的各種法律制度的規范狀況和執行力度,井對這種執行結果進行歸類量化;認真確認,真正做到各項經濟業務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為法務會計的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法律環境。
(3)加強建筑企業法務會計人才的培養。首先,應在現有高等教育培養人才的基礎上,加強法律專業知識的培養,增強法律方向的課程,必要時可以設立法務會計專業或在研究生中設置法務會計研究方向。其次,鼓勵會計理論工作者投入法務會計研究,對法務會計提供理論支持。再次,應在現有的專業職稱考試中加大法律知識的比重,從而提高整個從業會計人員法律素質。最后應加強在職人員培訓,打破行業界限,加強會計界與法律界的有效溝通,使在職人員成為復合型人才,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
(4)著手法務會計制度建設。應當建立健全法務會計資格認證和年檢制度以提高司法鑒定的質量。逐步建立健全諸如法務會計人員資格認定制度、法務會計咨詢制度、法務會計操作規范等法規制度。
(5)加強各相關機構、部門之間的協作。法務會計工作的開展涉及諸多機構、部門,只有這些機構、部門之間密切合作,相互協調,才能為我國法務會計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并且,突出會計師事務所在法務會計的主體中的地位,逐步將法務會計行使的權利歸于會計師事務所,這既符合國際慣例,又符合獨立性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