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琳(福建省晉江市統計局)
大數據統計分析,是新型經濟資本要素統籌規劃與科學安排的有效形式,它為社會資源科學統籌與系統化安排提供了客觀化的分析依據。為了充分發揮大數據統計分析方法的優勢,首要條件是明晰其在經濟管理領域中運用的方式。
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以及經濟發展趨勢下,運用大數據統計分析方法開展相關分析和預測工作,對于宏觀經濟調控以及微觀經濟發展都有重要意義。具體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看待大數據統計分析方法的應用價值:
(1)宏觀經濟分析角度,我國正處于社會經濟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在整體經濟增速放緩、經濟發展質量提升的大趨勢下,需要利用大數據統計分析方法,提前預測經濟走向,為各行各業的發展提供依據。縱觀經濟發展過程,任何一個時期的宏觀經濟發展都具有一定的規律性,但由于其影響因素眾多,采用傳統的數據統計分析方法,難以對其發展趨勢做出準確預測。而大數據技術方法可以對宏觀經濟數據進行全面采集,基于數據相關關系分析原理,深入挖掘當前經濟發展趨勢的潛在規律,從而為經濟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指導。目前大數據技術已經較為成熟,可以采用Stata、SPSS等數據統計應用軟件,開展實際分析工作,使用較為方便。
(2)微觀經濟分析角度,微觀分析主要是從企業角度出發,分析行業中的經濟變化形式,幫助企業制定科學的戰略發展規劃。受經濟增速放緩的影響,許多行業的利潤空間出現下降,行業內的競爭則更加激烈。企業的經濟運行狀況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重要生命線,必須積極應對行業發展趨勢,提高風險管控能力,才能讓企業從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順利實現轉型目標,獲得更好的發展。在此過程中,也可以充分發揮大數據技術的優勢,結合企業財務管理、運營管理、風險管理等各方面的信息數據,開展經濟分析工作,為企業戰略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在此情況下,可以幫助企業提前制定風險規避策略,確保企業發展的穩定性。
從大數據統計分析方法在經濟管理領域中的具體應用情況來看,大數據統計分析是把握宏觀經濟調控趨勢的重要手段。在宏觀經濟運行過程中,通過分析其潛在規律,可以提前識別經濟危機、行業危機的信號,從而對資本運作、項目投資等活動進行調控。在當前更加開放的市場環境下,各個行業內部的風險問題也容易對產業鏈相鄰行業產生影響,因此利用大數據統計分析方法分析宏觀經濟發展趨勢十分重要。除了預測功能外,還可以通過對歷史數據的挖掘分析,幫助相關利益主體掌握一個行業的發展規律,找到影響行業周期變化的主要因素,從而更好的把握進入和退出時機。
在產業運營管理方面,除了受宏觀經濟的影響,也會受到微觀主體的影響。其中,同類企業在開展運營管理的過程中,具有較高的相似性,包括運營管理流程、運營管理計劃、運營管理評價體系等。通過采用大數據技術進行統計分析,可以有效識別微觀企業運營管理的差異性,并節省許多重復性的工作,實現對管理資源的優化配置。通過開展全數據分析、剔除數據噪聲,得出具有代表性的統計分析結果,反映產業運營的整體情況,可以為產業結構調整、供給側改革等提供依據,從而將宏觀經濟發展與微觀經濟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更好的把握經濟發展規律。站在企業角度,則可以更深刻的認識當前經濟發展形式,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號召,找準發展方向,釋放社會生產活力。
將大數據統計分析方法運用于企業營銷策略的規劃管理當中,首先應建立起營銷信息大數據管理平臺,對企業當前經營活動涉及到的商品類別、服務內容、市場動態等信息采集、傳輸到平臺系統當中,進行統一化、細致化的分析處理。在此過程中,平臺系統將運用多種算法對營銷大數據進行權重篩選,最終實現冗余信息的有效剔除,將當下的商品消費熱點、服務發展傾向挖掘出來,進而明確出廣大消費者的消費需求與服務取向。由此,企業便可基于這一數據分析結果,實現當前營銷方式、未來營銷計劃的優化調整,加大熱銷商品、熱門服務的生產與銷售比重,并做好滯銷商品、冷門服務的變革轉型,以此做到趨利避害、揚長補短,為企業經濟效益、行業口碑的同步提升做出支持。
同時,除了營銷市場現存數據信息的采集以外,企業還應強化自身大數據技術的運用主動性,通過發布線上調查問卷、舉辦商品投票活動、開通客戶留言渠道等手段,積極獲取廣大消費者的反饋信息,進而在數據分析方法的支持之下,對自身經營水平、營銷成果、產品質量進行客觀評價,并提取出反饋信息中的共性特點,打造出新的消費熱點。
將大數據統計分析方法運用于企業資金運轉的控制管理當中,能幫助企業更好地掌握資金運轉情況,進而實施出更加經濟性、價值性的財務決策。具體來講:首先,企業對財務信息進行定性、定量的數據分析,得出不同業務環節內資金的應用價值與回報能力,從而開展更加高質量的投資行為。其次,財務信息的變化情況,能直接反映出企業一定階段內的盈虧水平。據此,企業相關人員應用大數據統計分析方法,可將一段時間內的企業資金運轉數據轉換為線形圖、餅形圖等多種統計圖形式,進而清晰、直觀地考量各時期資金變化的形成點位與發展趨勢。其后,再將數據變化情況與當時的營銷活動、決策內容進行對應分析,便可了解到具體工作行為的實效性與科學性。這樣一來,企業便可做到及時止損、總結經驗,將企業的決策、投資、營銷、管理等行為持續維持在積極狀態中。
將大數據統計分析方法運用于企業內部資源的統籌管理當中,可實現更高水平的資源配置,進而在發揮資源最大化價值的同時,降低企業的資源投入成本。
一方面,從人力資源的角度來講,企業可基于大數據技術實現各部門資源應用的特點分析,并據此選取出科學的人力資源配置方式。同時,在大數據回歸統計法的支持下,企業還可對一定階段內人力資源的變化情況做出了解,繼而對企業當前的人力資源激勵制度、保障制度展開研究,尋找出最佳的人力資源保障途徑。同時,在了解人力資源變化情況后,企業還可實現合理化的人力資源變動預測,繼而適時開展人才的引進工作,保證各部門人才需求的充分滿足。
另一方面,從材料資源的角度來講,企業還可通過采購數據、庫存數據與應用數據的協同分析,了解出各部門辦公用具、儀器設備等材料的實際使用量級,繼而制定出更加科學可行的材料采購計劃,避免材料資源成本的過度浪費。
風險防范控制是大數據統計分析方法在實際中科學運用的主要環節,一方面,大數據統計分析方法,可以作為結構運行的安全防范數據結構體系,它可以為企業資本的周期規劃、可續性防護提供指導;另一方面,大數據統計分析方法,可以在企業管理資本經營中面臨風險時,尋求問題解決的突破點。
某企業借助大數據統計分析方法進行風險防范時,就著重利用其大數據安排視角上進行統籌規劃:(1)結合企業當前經營發展的實際情況,通過大數據分析體系,創建一個模擬數據結構,系統化進行企業運行期間生產、經營、運行、以及管理條件中可存在風險問題。對于其中存在著運行風險問題的環節,管理者可以借助虛擬信息結構進行安全防護,避免企業中局部風險對整體經營造成的沖擊;(2)在大數據整體經營與安排期間,企業也利用大數據中的數據點波動調控探究法,對企業當前運營中的財務風險問題進行安全防護與綜合化調控。對于企業結構中波動較大的部分,企業管理者需要相應進行管理要素的統籌安排,系統實行多維化控制因素的協調性分析與對應化調節。
大數據統計分析法在企業風險管理環節中的應用,基本實現了數據信息系統的規范化調節與有序化控制,它在企業經營結構調節與管理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引導作用。
綜上所述,大數據統計分析方法在經濟管理領域中的運用淺析,是企業管理要素統籌安排的理論歸納。在此基礎上,本文通過宏觀調控趨向把握、產業運營管理、營銷策略規劃、資金運轉分析、內部資源統籌、風險防范控制,把握企業各個方面經濟管理要點。因此,文章研究結果,為企業未來開發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