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夢南(嘉興職業技術學院)
據嘉興市商務局公布的數據統計得知嘉興市2018 年1 月至12月份出口總額為2017.3 億元,同比增長13.6%,進口總額為803.9億元,同比增長15.9%,進出口總額為2821.2 億元,同比增長14.2%。
嘉興市外貿進出口比高于浙江省乃至全國,出口主體數量相比去年增加不少。嘉興進出口速率保持高速增長,進出口增速高于全國、全省平均4.5 個、2.8 個百分點,其中出口增速高于全國、浙江省平均4.6%至6.5%,進口增速高于全國平均3%、低于浙江省平均3.1%。在浙江省進出口總量排名第四,增速第一;出口在浙江省總量排第五,增速第一。
嘉興市紡織品出口總量為351.8 億元,同比增長11.9%,占全市出口總值的17.4%,排第二,而嘉興市紡織品進口總量為229.6億元,同比增長2.9%,占全市進口總值的28.6%,排第八。
根據數據可以看出嘉興進出口外貿一片向好,紡織品作為嘉興的支柱產業在進出口外貿中占有很大比重,并且增速顯著。充分發揮了嘉興作為長三角交通樞紐城市的天然優勢。本文將對嘉興紡織品跨境物流的優劣勢進行分析,找出根源,并針對劣勢構建一套更為完善的嘉興紡織品跨境物流系統,使其繼續保持利好勢頭,提高嘉興紡織品跨境物流系統的經濟效率和競爭優勢。
嘉興市是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重要成員、上海大都市圈覆蓋城市、環杭州灣大灣區核心地級市、滬嘉杭G60 科創走廊中心城市,位于浙北地區、長三角杭嘉湖平原。境內海河交會,東臨上海、西臨杭州、北臨蘇州、南臨寧波,與這些城市相距都不到百公里,作為滬杭、蘇杭交通干線中樞,交通便利,在紡織品跨境物流運輸上有天然的區位優勢。
嘉興紡織品跨境物流劣勢可歸納為:
(1)物流產業層次偏低,例如嘉興物流企業主要集中在傳統道路運輸行業、裝卸搬運和運輸代理行業及水上運輸行業,并且存在著嚴重的“小、低、散”現象;其次嘉興的物流企業信息化水平較低,運用電子商務采購和銷售的企業少之又少;物流從業人員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
(2)物流需求拉動力低。從微觀主體看,目前嘉興市的生產企業和銷售企業還普遍對物流市場缺乏認識,大多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以企業內部自給自足為主,很少需要市場提供的專業物流服務。
我國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關鍵時期,嘉興物流行業發展出現新的機遇:首先可以把握擴大內需特別是信息消費需求的戰略機遇,在有效滿足消費需求、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中發揮物流業更大作用。其次需要把握產業轉型升級的戰略機遇,推動物流需求社會化以及供應鏈一體化,依托嘉興市豐富的紡織品資源以及交易活躍的專業市場和生機勃勃的跨境物流市場,積極推進三次產業融合發展。最后還需把握新型城鎮化的戰略機遇,分層分類,梯度培育,促進城鄉物流一體化發展,在全球經濟貿易下全面對接境外物流通道及物流據點。
嘉興因地理位置形成的跨境物流優勢具有可復制性。例如蘇州、常州、鎮江、無錫等長江三角洲城市,都具備與嘉興類似的區位優勢以及跨境物流資源,因此構建嘉興獨有的跨境物流系統勢在必行,形成有別于其他城市地區的跨境物流競爭優勢。
紡織品跨境物流系統需建立在高效、通暢的物流通道基礎上,并且要與陸路、水路、航空運輸方式合理搭配,鐵路跟水路以干線運輸和大批量運輸為主,航空運輸主要對價值和時效性要求較高的紡織品進行運輸,公路以支線運輸和末端運輸為主。
(1)嘉興紡織產品跨境物流水運通道
嘉興水運路線縱橫交錯,京杭大運河南北貫穿,嘉興港是中國一類開放港口,是全國港口二十強。嘉興港通過獨山港,獨山干河連接乍嘉蘇航路,呼應浙北、蘇南航道網絡,直達上海黃浦江、長江以及錢塘江,構成“海河聯運”,自身定位“最佳配角”,為上海、寧波提供供給服務,實現嘉興紡織品物流與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連接。
(2)嘉興紡織品跨境物流鐵路通道
鐵路運輸主要以干線和大批量運輸為主,嘉興有滬杭鐵路(滬昆通道的首段線路)東西向橫穿,滬杭客運專線地區內主要車站有嘉興、嘉興東站、嘉興南站等,其中嘉興站距上海站100 公里,距杭州站91公里,為地區普通車客運站:嘉興東站為地區主要貨運站。辦理整車、零擔貨運;便利的鐵路線為連接長三角中歐班列,將紡織品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引進來”以及從嘉興“走出去”提供了條件。
(3)嘉興紡織品跨境物流公路通道
公路運輸主要承擔支線和末端運輸,嘉興具有縱橫貫通的公路交通運輸網絡,例如乍嘉蘇高速、杭州灣跨海大橋、320 國道滬杭高速、杭浦高速、申嘉湖高速等,公路和高速公路密度位居浙江省榜首,并且實現了嘉興市區到五縣兩區半小時交通圈和嘉興到護航蘇一小時交通圈。
(4)嘉興紡織品跨境物流航空通道
嘉興的軍民合用機場獲得國務院、中央軍委批準,正在建造。通航之后能夠填補嘉興空運的空白,機場規劃將王店、洪合兩地設計為“南翼”,共同打造南部空港物流平臺。貨運輻射范圍有望從國內發展至境外區域。建成后針對價值和實效要求較高的紡織品,可以提供航空運輸服務。
綜上所述,嘉興具有公路、鐵路、水路、航空多層次、立體的交通網絡,可以滿足紡織品跨境物流貨運量大,以及快進快出的需求。憑借天然的區位、交通優勢,嘉興市已成為長江三角洲的交通樞紐,以及銜接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以“一帶一路”為核心跨境物流通道,嘉興市積極構建紡織品跨境物流據點,現階段規劃了14 個現代物流集聚區,目前,巳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綜合管理機制、公共服務平臺、集聚特色明顯的現代物流園區,值得一提的是,平湖獨山港物流園,嘉興現代物流園已被列為浙江省現代服務業集聚示范區,嘉興港區綜合物流園、嘉興內河港國際物流產業園、嘉興綜合物流園區、嘉善縣現代物流集聚區、海鹽臨港物流園、等5 個據點被列為市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
在全球經濟貿易的發展下,分析上述嘉興紡織品跨境物流通道和物流據點,通過長三角中歐班列、嘉興機場,嘉興港的建設來打通嘉興跨境物流通道,團繞這些通道建設相匹配的物流據點,將這部分物流通道和物流據點環環相扣,完成嘉興紡織品跨境物流系統的構建。
(1)對接長三角中歐班列構建嘉興紡織品跨境物流陸運系統
將古代的絲綢之路變成產業與人口聚集的經濟帶,中歐班列發揮了不可取代的作用。截止到2019 年10 月,長三角中歐班列共開通8 條運行班列線路,聯通歐洲8 個國家和15 個城市,中國國內途徑的城市有蘇州、南京、上海等。
嘉興作為長三角城市群,上海大都市圈重要城市,距離蘇州及上海均不到百公里,因此這兩個城市可作為嘉興紡織品跨境物流對接長三角中歐班列的首選。嘉興至蘇州和上海的鐵路、公路運輸線形成了陸運物流系統主要的物流通道,以這些通道為主干道,周邊設立物流倉儲中心、物流園區以此構成陸運物流系統的據點。對于嘉興紡織品出口來說,紡織品在各個物流通道沿線設立的據點集貨,利用物流通道統一運輸到蘇州、上海的中歐班列園區,并在園區內進行出口前的準備活動,同時采用“一站式通關”原則,在物流園區中的保稅物流中心完成出口紡織品的報關、報檢,依靠中歐班列進行國際運輸,將紡織品送達目的地國通道的沿線據點。在紡織品跨境物流進口時可實行反向操作,完成運輸。
(2)以“嘉興港”為核心打造嘉興紡織品跨境物流水運系統
“嘉興港”位于長江三角南部、杭州灣以北地區,是“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重要環節。
在嘉興紡織品跨境物流水運系統構建中,嘉興市五縣兩區通往嘉興港港口的陸路運輸,以及由嘉興港通往境外港口的海上運輸構成了水運物流系統的主要物流通道。圍繞該物流通道建設的國內外海港、物流中心、倉庫等構成了水運物流系統的物流據點。對于嘉興紡織品出口來說,利用陸路運輸將紡織品進行集貨,并將紡織品集貨到保稅物流中心,將出口紡織品進行分類包裝,“一站式”完成通關手續,然后裝船,運送到境外海港。當紡織品到達境外港口后,再利用陸路運輸實現紡織品的快速分撥,最終送達國外消費者手中。在紡織品跨境物流進口時可實行反向操作,完成運輸。
(3)規劃嘉興機場建設嘉興紡織品跨境物流空運系統
嘉興軍民合用機場已于2019 年上半年全面開工建設,預計2021 年建成通航,打造南部空港物流平臺,目前,規劃機場飛行區等級為4E 級,貨郵55 萬t/年。嘉興機場的定位是錯位競爭,主要以航空貨運為主,客運為輔,打造嘉興航空物流和航空產業基地,拉動嘉興新一輪經濟增長。
在嘉興紡織品跨境物流空運系統構建中,嘉興市各區域紡織品物流中心、倉庫等物流據點通往嘉興機場的陸路運輸,以及由嘉興機場通往境外機場的空中運輸線路構成了航空物流系統的主要物流通道。圍繞這些物流通道建設的境內外機場、物流運輸中心、倉庫等構成了航空物流系統的物流據點。對于嘉興紡織品出口來說,紡織品通過在嘉興各區域設立的紡織品集貨物流運輸中心,利用陸路運輸進行集貨、存儲,然后再次利用陸路運輸,將需要出口的紡織品運送到保稅區,在保稅區內進行出口準備活動,同時采用“一站式通關”原則,在保稅區內完成出口紡織品的報關、報檢,然后將出口紡織品利用陸路運輸轉運至嘉興機場進行裝機,通過航空運輸至境外航空港口,當紡織品到達境外航空港口后,在當地利用陸路貨運實現紡織品的快速分撥,送至各目標地區。在紡織品跨境物流進口時,可實行反向操作,完成運輸。
比如采用載駁運輸。其基本方法是,當班列列車到達境外沿線據點后,甩掛,牽引車將掛車從火車上卸下,并且牽引車可以同時將紡織品進行分撥,而火車繼續駛往下一站目的地。通過采取載駁運輸可以有效提高車輛周轉效率,擴大貨物運輸單元,節約裝卸或換載時間。
沃爾瑪的綠色供應鏈技術管理可以為嘉興紡織品跨境物流系統的改善和優化提供借鑒。在物流方面沃爾瑪規定運輸卡車進行裝卸貨或者進行其他作業時,必須停止發動機,據了解,僅此一項措施,就可以減少排放二氧化碳40 多萬噸,減少能耗約7500 萬美元(估計)。此外在沃爾瑪配送中心,采用了多項先進的可持續性措施,每年能節約幾百千瓦時,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可以每年減少幾百噸。
嘉興紡織品跨境物流運輸過程中通過“物聯網”技術、信息技術,在每一件紡織品中植入“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芯片,實現對紡織品全周期的管理;對紡織品的投放、倉儲、運輸等環節實時監控,通過采用智能終端+芯片跟蹤,完成布草收發數量采集,使清點交接更快捷;實現收發數據實時顯示和紡織品質量、頻次和使用狀況的可追溯。
隨著嘉興紡織品跨境物流的發展,各區域出現了許多行政區內部的信息平臺、物流園區自建的信息平臺和供應鏈信息平臺,這些信息平臺的建設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紡織品跨境物流的發展,但同時,由于各信息平臺之間搭建信息壁壘,導致信息閉塞,對于紡織品跨境物流的快速發展非常不利。在此情況下應整合各物流系統平臺,利用“物流鏈云”,即云端服務。為各平臺提供SaaS 模式的云運輸管理、云倉儲管理、云路徑優化,連接其上下游,實現物流作業執行監控,供應鏈可視化功能的物流管理平臺,不僅幫助各物流環節之間進行互聯互通,還可以整合各平臺之間的資源,利用其獨特模式來提高平臺的物流作業效率;同時,“物流鏈云”以云端化的優勢,幫助嘉興紡織品企業快速布局混合云架構,打通供應鏈全鏈條,加快實現全聯通和數字時代的信息一體化進程。
本文通過對嘉興紡織品跨境物流現狀進行分析,在全球經濟貿易下,通過構建與優化嘉興紡織品跨境物流系統,提升紡織品的集貨與運輸效率,打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跨境物流通道,支撐嘉興跨境物流運輸中心等物流據點的建設,提高嘉興紡織品進出口的開放程度,優化嘉興市、浙江省乃至全國的紡織品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