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碧
廣西桂林市陽朔縣福利鎮水產畜牧獸醫站,廣西桂林541900
非淀粉多糖(NSP)是一種由單糖通過糖苷連接而形成的多糖。NSP 在甘蔗渣、麥麩、玉米芯、麥稈等作物中含量很多[1]。NSP 對于動物的生長發育至關重要,它能夠增強動物的消化功能,增加動物消化道對于食物的附著力。NSP 是一種對營養有抵抗作用的因素,NSP 酶可以降解NSP,從而提高動物的飲食消化率,增加飲食的能量,促進動物的腸道健康,從而保障動物的健康生長。
NSP 酶是一類可降解非淀粉多糖的酶,包括纖維素酶、戊糖酶(阿拉伯酶和木糖酶)、混合鏈—葡糖酶、果膠酶、曼納酶等[2]。纖維素酶和果膠酶可以分解植物細胞壁,釋放細胞內含量,由單胃動物的腸道吸收。葡糖酶、木糖酶和果膠酶能水解水溶性葡糖酶、木糖酶和果膠,有效降低動物腸道中微生物的粘度,促進內源性消化液和微生物的充分混合和消化,促進養分的吸收,提高飼料的利用率和能量,降低料重比。NSP 酶還能減少畜禽腸道中有害微生物的數量,提高畜禽體內代謝激素水平,通過消除可溶性非淀粉多糖對內源性消化酶的抑制作用提高免疫力,又通過補充內源性消化酶的缺乏等,提高動物的生產性能。
目前,纖維素酶已經廣泛應用于畜禽養殖中,越來越多的養殖企業開始發現這種制劑對于動物的營養吸收是具有幫助的,特別是對于反芻動物的營養吸收,效果更好。在反芻動物的相關研究中,纖維素酶不僅能夠提升動物的營養吸收,而且還能提高它們的乳汁生產和飼料效率。
目前已經有很多的研究發現,木聚糖酶對于畜禽的生長具有增加作用,對于畜禽的腸道也具有較好的作用,可以促進食物在腸道的吸收[3]。在養豬生產中,在豬的飼料中添加木聚糖酶對于豬的平均日增重具有顯著的增加作用(P<0.01),顯著或極顯著地增加了日平均飼料攝入量和營養表觀消化率(P<0.05 或P<0.01),提高了豬的生長性能和明顯的養分消化能力。有研究表明,添加木聚糖酶的小麥替代玉米飼料對豬生長性能、結腸菌群和氮排放都具有顯著的改善作用,木聚糖酶能刺激腸道細菌增殖,抑制有害細菌增殖,減少氮排放。
葡聚糖對腸道菌群有實質作用,強化胃腸粘膜屏障功能,改善胃腸環境,改善營養消化吸收,直接或間接影響哺乳動物腸道相關淋巴組織的免疫活性[4]。在飲食中加入酵母葡聚糖可以改善早期斷奶小牛的瘤胃乳頭寬度、長度和粘膜厚度。葡聚糖與豬免疫球蛋白和鋅結合可以提高外周血中T 細胞和B 細胞的水平,刺激白細胞中吞噬細胞的活動。此外,葡聚糖還能提高小腸的絨毛高度,提高絨毛高度與隱窩深度的比例(P<0.05)。目前,關于葡聚糖的免疫調節機制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小鼠和水生動物,但很少涉及豬、牛等哺乳動物。
甘露聚糖酶能有效地防止病原菌和寄生蟲入侵腸道,從而提高動物的抗病能力。試驗發現在育肥豬的飲食中分別補充甘露聚糖酶1 000 和2 000 U/g,結果表明,實驗組日平均體重增幅分別比對照組高6.22%和12.99%,在飲食中添加甘露聚糖酶可以提高飼料利用率和雞蛋質量。
NSP 是飼料纖維的主要成分。這些纖維在細胞壁中含有飼料營養素,一些纖維溶解在水中并產生粘性物質,這些粘性物質抑制動物的正常消化功能并防礙它們吸收營養。NSP 去除,則植物中的營養物質就可以從細胞壁釋放,從而增加可代謝能量和蛋白質的利用。大量的實驗表明,NSP 酶在消除或鈍化NSP 方面有明顯的作用,在生產中的應用可以顯著提高養分的可消化性,降低飼料成本,提高動物生產性能,減少疾病的發生。玉米和小麥含有大量的NSP。許多植物蛋白質來源,如豆粕,也含有NSP,這些NSP 可以通過在飼料中添加NSP 酶來去除。同時,NSP 對內源性消化酶有抑制作用,通過NSP 的加入可以提高內源性消化酶的活性。總之,添加NSP 酶是提高小麥、大麥、黑麥、次級面粉、麥麩等的飼用價值和提高其利用率和使用比重的有效途徑之一。NSP 酶的應用可以使用更多的非常規飼料材料,對飼料資源的開發利用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在臨床上研發更好更高效的非淀粉多糖酶制劑,對于養殖過程中促進動物的健康生長與提高飼料的利用率,具有很大的益處,這也是新型飼料添加劑的研究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