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俊
青海省海東市平安區小峽鎮畜牧獸醫站,青海海東810600
豬高熱癥又被稱為豬無名高熱癥,其典型癥狀為豬體溫處于持續超高的狀態。作為養豬過程中的常見病,豬高熱癥具有較強的傳染性,不僅會對豬的正常生長以及發育造成影響,同時具有較高的致死率,已經成為當前生豬養殖產業危害性較大的一種疾病。
外部環境是豬高熱癥的一個主要誘因,多種外部環境因素均會對豬的免疫系統造成影響,導致其免疫力低下,進而對各種病毒的侵襲無法起到有效的抵抗作用。
1)天氣驟變。一旦天氣發生突然變化,對于突發性的氣候生豬很難有效適應,進而引起免疫力降低,從而導致豬高熱癥的發生。
2)豬舍衛生條件差。豬舍內的環境較差,缺乏有效的清洗處理,沒有及時將帶病菌的糞便進行有效清理,都容易導致豬只因受到致病菌的感染而患高熱癥。
3)缺乏科學的飼養管理。在日常的飼養過程中,由于忽視了豬只的飲食健康,導致飼養水平較低,長期為豬只提供劣質飼料,都容易導致生豬免疫力降低,進而引起高熱癥。
4)消毒工作不到位。由于消毒工作不到位,沒有及時進行徹底的消毒,所選消毒制劑并不對癥,沒有做好日常疾病的防控工作,都容易導致病菌的大肆繁殖,進而對豬的免疫能力造成嚴重的影響,使其患上豬高熱癥。
1)病毒感染。豬瘟病毒、豬圓環病毒以及豬繁殖與呼吸障礙綜合癥病毒等病毒的入侵都容易導致豬只高熱癥狀的出現。
2)其他疾病。衣原體病、弓形體病等其他疾病也容易導致豬高熱癥的發生。
3)霉菌毒素。如果飼料內存在大量的霉菌毒素,這些霉菌毒素在進入生豬機體后并不能得到有效的分解,從而加重器官的負擔,一旦生豬體內積聚了過多的毒素,就極有可能導致高熱病的發生。
1)沒有進行科學的免疫。在日常的養殖過程中,一些養殖戶沒有對豬群進行科學的免疫,導致豬只極容易患上高熱癥。
2)疫苗質量。如果在疫苗接種的過程中,所采用的疫苗為劣質疫苗,不僅生豬無法獲得有效的防疫作用,同時還會導致豬只免疫力降低,進而引起豬高熱癥的發生。
3)免疫操作不當。一些養殖戶在進行免疫操作的過程中,為豬只多次反復接種疫苗,或者將多種疫苗進行混合使用,疫苗注射深度不足或者間隔時間控制不當等,也容易導致免疫失效,進而引起豬高熱癥的暴發[1]。
生豬一旦患有豬高熱癥,如果采用地塞米松等藥物來進行治療,并不能對疾病進行有效的控制,反而是治標不治本,導致病豬仍然存在死亡的情況。如果大量使用抗生素,會導致生豬腸胃以及腎臟的負擔過重,進而損害生豬的內臟,導致免疫力降低。
除了以上幾種發病原因,高溫、缺水以及豬群之間的咬斗等也容易導致豬高熱癥的發生。
對豬高熱癥進行及時并且有效的治療可以盡可能地降低治療成本,減少養殖戶的經濟損失。
要對患病生豬的基本癥狀進行判斷,從而及時并且準確地進行確診。
1)群體治療。一旦出現病豬,應立即對其進行隔離,結合豬群染病的具體情況,將西藥或者中草藥進行拌料喂食或者飲用水喂食,從而幫助病豬群消除癥狀。當前,豬高熱癥較為常見的治療藥物主要包括阿莫西林以及替米考星等[1]。
2)個體治療。對發病豬只進行個體治療時,主要采用頭孢噻呋或者其他藥物,肌肉注射或者靜脈注射來進行治療。
在對豬高熱癥進行治療的過程中,要盡量做到對癥治療,結合病情的嚴重程度對藥物劑量進行有效的控制,保證消炎以及解熱兩項工作的同步進行。
在豬高熱癥的治療過程中,必須要加強對病情潛伏期以及治愈后鞏固期的重視,早發現早治療,以防交叉感染的出現。
首先,應為豬群提供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從而有效減少外界環境中各種細菌以及病毒的傳播,以規范化以及標準化的方式來進行豬的正常飼養。其次,要加強飲食安全管理,盡量為豬群提供高質量的飼料,通過精細喂養,從而有效提高豬的抵抗力,盡可能減少疫病發生的可能。此外,要做好養殖場內的環境消毒工作,定期采用多種消毒產品對病菌進行消毒,從而有效減少環境中的寄生蟲以及細菌,通過封閉的隔離管理,盡可能阻止外來病菌的進入。
首先,在日常的飼養過程中,在充分了解當地疫病的實際情況以后,要制定科學的免疫計劃;其次,在免疫程序的實際運行過程中,正確選擇疫苗,保證疫苗的品牌、生產日期、生產批號以及質量,使生豬能夠使用安全的疫苗;此外,要做好疫苗的儲存工作,保證獸醫能夠正確地進行疫苗的接種,進而提高生豬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