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玉平
云南省麗江市永勝縣三川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畜牧辦,云南永勝674207
肉驢具有抗病力強、成活率高、自然生態適應性廣等特性,養殖時可以降低養殖戶的養殖成本,增加利潤空間。肉驢營養豐富、生長較快,且養殖成本相對較低,因此肉驢養殖在我國傳統畜牧業中占據了很重要的地位。
肉驢是草食家畜,適應性好、抗病力強、易管理,放牧及圈養均可。農村地區的田間路邊草地、秸稈、糧食下腳料等皆可作肉驢飼料,來源廣泛,成本較低。肉驢飼養成本較低的同時,其市場需求卻越來越旺盛。
在我國素有“天龍,地驢”一說,可以說肉驢全身都是寶。其肉質細膩鮮美,營養豐富[1]。蛋白質含量達到16.9 g/100 g,比牛肉高0.9%,比豬肉高9.1%;微量元素更勝,如驢肉中鐵含量為43 μg/g,而牛肉、豬肉中的含量分別為30、14 μg/g;驢肉中鋅含量為42.60 μg/g,而牛肉、豬肉中的含量分別為33、18 μg/g。驢皮是制作滋補佳品阿膠的最重要原料,近幾年我國阿膠的銷售量逐年攀升,導致了驢皮的需求也日益旺盛。低養殖成本與高消費需求決定了農村肉驢的養殖前景越來越好。
農村肉驢趨好的養殖前景,再結合科學的養殖技術,才有可能提高養殖場的規模,進而提高經濟效益,增加養殖戶收入。這里主要介紹5 個方面的養殖技術。
第一,養殖舍的建設技術。肉驢養殖舍的建設要科學,一般采用半開放驢舍(只需要敞開一面墻),基本設施必須配足(既要配有料槽與水槽,還要有防止肉驢亂跑的圍欄)。每個驢舍不宜養殖過多,以防肉驢活動空間受限,影響肉的品質。為保證肉驢機體所需的適當體溫,天氣寒冷地區還可以在塑料暖棚中養殖,這種方式主要適用于北方地區,且有利于大規模養殖。
第二,“肥美”肉驢培育技術。肉驢養殖者以最大收益為追求目標,都想提高養殖效益,將肉驢培育得又肥又美,但這些都離不開科學合理的培養方法。首先,要提高育肥的管理技術。對肉驢進行科學分類,因類培育,對于剛購買的肉驢不宜立即放置在驢舍內,最好單獨培育2~3 d,以確保肉驢各方面素質良好,能夠很好地吸收營養物質。其次,為了增加肉驢的增肥速度,建議購買肉驢易消化的飼料,保證飼料中的營養物質能夠滿足驢的生長所需。最后,為了提高肉驢對營養物質的吸收能力和肉驢品質,可以在其日常飼料中加入食鹽和清水,同時注意不限制肉驢運動[2]。
第三,飼料成本控制技術。為了在不損害驢肉品質的前提下控制飼料成本,肉驢育肥結束以后要對其飼料進行科學合理的控制。其關鍵是準確判定驢結束育肥的時間,所以養殖戶必須經常觀察肉驢的飲食情況并結合相應的指標做出準確判斷,據此改變養殖方案,進而控制養殖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具體來說,驢是草食動物,可以投喂玉米、谷子、豆蔓等質地較硬的秸稈,再輔以豌豆、玉米、炒棉子等精料或小麥麩皮等[1]。每天早、中、晚各喂1 次,先喂單草(即草樣秸稈)讓其食至大半飽,再喂合草(即將秸稈再摻以苜蓿、豆蔓等含蛋白質較高的飼草),待其有停食時,再喂拌草(即把槽底所剩的草,再摻以豌豆、玉米、炒棉子等整粒飼料或小麥麩皮及少量水)。
第四,疫病防治技術。為了實現提高肉驢產品品質和經濟效益的目標,必須做好肉驢疫病的防治工作,保證肉驢健康成長。首先,必須做好定期消毒以及疫情檢查,保證驢舍內的衛生狀況良好。其次,加強肉驢的疫苗接種工作。疫苗接種是預防特定疫病發生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方法,例如,炭疽芽孢疫苗、破傷風疫苗可以預防炭疽病、破傷風等。最后,還應經常給肉驢洗澡,為其刷拭身體,以便有效地清除灰塵和病菌,減少寄生蟲。
第五,育種技術。育種技術比較關鍵,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肉驢的健康狀況和養殖成本。選種時以形體較大、耐粗飼、抗病力強、適應性好、繁殖性能好、飼料報酬高的驢種為佳,如我國現有的陜西關中驢、山東德州驢、山西的廣靈驢和云南驢,都是育肥驢的優良種選。如果是集約化養殖,還可以采用人工授精法采集良種精液,有利于大批量繁育,加速良種的推廣和培育。另外,目前肉驢多以同類交配繁育為主,但也可和馬進行雜交。
肉驢產品的特殊營養以及日益增加的社會需求,促就了我國農村肉驢的養殖前景,也為農村貧困群眾提供了一種增加經濟收入的途徑;肉驢養殖有利于農村貧困群眾進行可持續生產、提高收入,并逐步擺脫貧困。本文對農村肉驢養殖前景和養殖關鍵技術的闡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肉驢市場需求的滿足和農村肉驢養殖業的發展,對肉驢養殖戶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