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泳洋
江蘇省海安市城東畜牧獸醫站,江蘇海安226600
江蘇省海安市被譽為“中國禽蛋之鄉”,蛋雞養殖產業是全市的重點產業,隨著經濟和畜牧業的發展,蛋雞養殖產業已成為全市的支柱產業和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具有鮮明的產業特色。在飼料生產、種苗生產、獸藥經營、蛋品加工等產前、產中和產后行業迅速發展的大前提下,蛋雞產業得到了進一步的融合發展,海安市作為江蘇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推廣示范基地,開展了蛋雞低蛋白飼料的研究與推廣項目,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現就低蛋白飼料對蛋雞產蛋性能的影響進行分析,以期為蛋雞養殖業提供參考,從而實現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我國的蛋白質飼料資源較為缺乏,豆粕的價格逐漸升高,在蛋雞養殖的過程中,蛋白質飼料的含量占據總飼料的20%~40%,蛋白質飼料的成本直接決定了飼料的總成本,此外,蛋雞在消化蛋白質飼料的過程中,會產生氮等污染物,隨著糞便排泄到環境中,增加了養殖對環境的污染程度,所以在實際生產中低蛋白飼料的使用,受到了越來越高的重視,不僅對養殖效益有較大的提高,還能夠起到保護環境的作用。
目前,養殖生產中普遍使用玉米-豆粕為基礎配制的日糧,以滿足蛋雞對營養的需求,日糧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在不同程度上有過量的情況。所以,通過平衡氨基酸的含量以促進蛋白質的高效利用十分關鍵。在日糧中添加人工合成氨基酸,能夠節約蛋白質飼料資源,進而降低養殖成本,同時還能夠減輕養殖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
蛋雞飼料的營養是直接影響其產蛋的關鍵性因素,對低蛋白飼料進行營養調控是提高蛋雞消化率,進而增加產蛋率、改善雞蛋品質的關鍵。為了提高蛋雞的產蛋性能,在低蛋白飼料的推廣中,主要研究了體外預消化以及體內促消化2 個方面。
體外預消化是利用發酵技術為飼料進行生物發酵,主要原料是植物性農副產品,通過接種特定的益生菌種,合理控制飼料發酵過程中的溫度、水分、需氧量等,在微生物的繁殖與代謝過程中會產生高活性益生菌及其代謝產物,此種方式能夠有效提高飼料利用率,并且減少抗生素在飼料中的應用,此外微生物飼料還能夠提高蛋雞的免疫能力,改善其亞健康的狀況,微生物飼料中含有大量的有益菌,在其代謝過程中可產生消化酶、功能性多肽等生物活性物質,同時還會刺激蛋雞內源性消化酶的分泌,進而提高飼料利用率,在飼料口味和營養方面,經過發酵處理的飼料,具有良好的適口性、較低的pH 值,能夠促進蛋雞對鈣、鐵、磷等物質以及對蛋白質的消化與利用。在低蛋白飼料中添加部分生物飼料,能夠起到促進飼料消化的作用,從而提高蛋雞對飼料的消化利用率。
體內促消化的主要實施途徑是在低蛋白飼料中添加酶制劑、微生態制劑、益生元、吸附劑等功能性飼料添加劑,通過此種方式能夠調節蛋雞腸道內的微生態菌群,使其達到平衡的狀態,并解決蛋雞內源酶不足的問題,能夠有效提高蛋雞產蛋后期對飼料的利用率,使蛋雞的生產潛能發揮到最大值,進而提高蛋雞養殖的經濟收益。
低蛋白飼料減少了豆粕的使用量,使粗蛋白的含量降低,因此無法滿足蛋雞對氨基酸的需求,需要對低蛋白飼料進行營養平衡,海安市技術團隊對氨基酸的補充進行了平衡設計,包括將賴氨酸含量補充到0.72%~0.76%,蛋氨酸含量補充到0.34%~0.38%,蛋氨酸+ 胱氨酸含量補充到0.62%~0.67%,其他如蘇氨酸、色氨酸、精氨酸、異亮氨酸等也做了平衡設計。控制飼料中鈣的含量在3.9~4.2,磷的含量在0.32~0.34。通過營養平衡設計,使飼料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能夠滿足蛋雞的需求,并且保證了鈣磷的平衡。
蛋雞的生產性能隨著其日齡的增長呈下降的趨勢,具體表現為蛋雞的產蛋率在產蛋高峰期時能達到95%左右,而產蛋后期會降低至90%,單次產蛋的間隔時間延長,此時蛋雞對營養物質的需求也要低于產蛋高峰期,尤其是對蛋白質的需要量有明顯的降低。產蛋后期,蛋雞的消化吸收能力也有所減弱,此時需要在日糧中增加維生素、鈣、磷等的供應量。在本次項目的實施中,技術團隊針對蛋雞的營養需要以及生理特點,篩選出了適合蛋雞產蛋后期使用的飼料配方,降低2%的豆粕量、增加1%玉米和1%石粒,同時平衡鈣、磷、氨基酸和維生素的含量。通過對比試驗可知,使用低蛋白飼料的蛋雞產蛋率和產蛋量有了明顯的提高。
雞蛋品質主要包括蛋重、蛋殼質量、蛋殼顏色、蛋形指數等雞蛋的外部品質。使用低蛋白飼料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蛋殼強度、蛋殼厚度、蛋白高度和哈夫單位,但是數據所顯示的差異并不顯著。而在蛋黃顏色上會有一些區別,主要是因為蛋黃的顏色是由葉黃素產生的,低蛋白飼料中含有吸附劑,會吸附飼料中的葉黃素,從而改變蛋黃的顏色[1]。在雞蛋組成方面,使用低蛋白飼料基本不會改變其蛋殼、蛋白、蛋黃比例。與飼喂常規日糧的蛋雞相比,使用低蛋白飼料,會使蛋雞對干物質、有機物、粗蛋白、鈣、磷的表觀消化率有所提高。
1)蛋白質含量對蛋品質的影響。蛋白質水平或蛋白質采食量是影響蛋雞產蛋大小的主要因素,如果長時間缺乏蛋白質和氨基酸,會使產蛋量降低、蛋重減輕、甚至是停止產蛋,如果飼料中蛋白質和氨基酸的含量過高,會導致蛋雞對其他營養的需求量增高,導致能量利用率降低。在產蛋后期蛋雞對蛋白質的需求量會有所降低,所以適度減少蛋白質的供應量、使用低蛋白飼料不會影響產蛋量和蛋品質[2]。
2)蛋的化學成分。雞蛋中的蛋白質、脂肪和水分等,受飼料的影響較小。但是雞蛋中的微量元素受飼料的影響較為明顯,適當地增加飼料中的維生素A、維生素D 或B 族維生素,能夠使雞蛋中相應物質的含量有所增加,飼料中礦物質的含量也會增加蛋中相應物質的含量。低蛋白飼料并不會減少其他營養物質的供應量。蛋雞在產蛋后期對鈣的利用率會下降,但是此階段蛋重增加,因此,蛋雞后期飼料中的鈣含量應適當提高,以保證蛋品質良好[3]。
近3年來海安市推廣蛋雞產蛋后期使用低蛋白飼料,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總計推廣了低蛋白飼料484 230 t,應用低蛋白飼料的蛋雞達到了3 400.97 萬羽,其中由飼料廠生產的有382 230 t,養殖場戶自配102 000 t,蛋雞養殖生產的經濟效益達到了15 072.119 3 萬元。
我國的蛋白質飼料較為缺乏,尤其是豆粕,在飼料中含量占比在25%左右,蛋白質飼料的成本直接影響了養殖的成本,豆粕的價格近年來有上升的趨勢,導致了養殖成本連年增長,加之蛋白質飼料大多依賴于進口,推廣蛋雞產蛋后期使用低蛋白飼料,不僅能夠降低養殖成本,還能夠減小進口需求的壓力。此外低蛋白飼料,在提高消化利用率方面有顯著的優勢,糞便中的粗蛋白含量能夠降低10.64%,減少了蛋雞生產中氨氮對環境的污染,達到了保護環境的目的。
海安市的蛋雞養殖產業發展迅速,但在實際生產中仍然存在部分問題,例如對產蛋階段的劃分以及飼料的營養水平控制的不合理,產蛋周期較短,產蛋量低,對環境的污染較為嚴重等,這些問題制約了海安市蛋雞養殖產業的良性發展。根據蛋雞的不同生理階段對飼料配方進行調整,能夠激發蛋雞的生產潛能,并且減少對飼料的浪費。此外蛋雞在產蛋后期對飼料的吸收率降低,如果不改變飼料營養物質成分,會增加污染物的排放,導致雞舍內環境質量下降,影響蛋雞的健康,從而降低產蛋率和生產性能。通過合理劃分蛋雞產蛋階段,以及采取營養調控技術,能夠有效解決以上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