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占才
青海省門源縣泉口鎮泉溝臺畜牧獸醫站,青海門源810399
羊肉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豐富,已經成為深受消費者青睞的一種肉食。近年來,隨著居民消費對羊肉需求量的日益增加,我國養羊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但在養羊生產過程中,羊只不可避免地會感染一些疫病,對羊肉的食用品質造成不利影響。尤其是目前羊寄生蟲病頻繁發病,在北方放牧地區羊寄生蟲病的感染率高達100%,給養殖戶造成了較為嚴重的經濟損失。因此,筆者總結了我國羊病防疫的現狀,并探尋相應的有效防疫措施,以期為養羊產業從業者提供幫助,從而促進我國養羊產業的健康發展。
當前,養羊過程中很多疫病大都是管理不當而引起的。比如,①養殖戶由于缺乏養殖常識,在養殖過程中畜禽混圈,以致寄生蟲病在不同動物之間進行傳播進而感染;②沒有做好羊只的管理工作,羊只在放牧過程中一旦出現皮膚損傷,寄生蟲即可通過傷口進入到羊只的消化道內,導致羊寄生蟲病的發生;③一些養殖戶由于缺乏用藥常識,無病不投藥,寄生蟲病流行嚴重時再防治已晚,造成防治效果較差[1]。只有養殖戶在養殖過程中采取科學的飼養管理措施,認真執行,細心觀察,才可能減少羊只寄生蟲病的發生。
一些養殖戶在進行羊只交易的過程中,往往避開檢疫關,沒有經過屠宰檢疫而隨意屠宰羊只,甚至將割除的帶病器官隨意丟棄。這些問題都容易引發羊腦多頭蚴以及棘球蚴等各種寄生蟲病的發生以及流行。此外,由于缺少實驗設備以及技術人員,無法及時診斷,羊寄生蟲病往往無法得到及時防治。
對于養殖戶來說,在日常的飼養過程中,養殖人員可以通過看書、看報、上網等途徑學習養殖、疫病防治技術,不斷提高自身科學管理的意識;同時,相關上級主管部門也應當定期對養殖戶進行培訓,使養殖戶及時掌握最新的養殖知識以及防疫技術,提高寄生蟲病的防控能力以及成效。
對于防疫監管部門來說,動物監督檢疫部門還應注重培養技術骨干,加強防疫監管,從而提高動物貿易的安全性;私宰羊只必須要進行就地屠宰檢疫,從而保證肉品食用安全;對病尸、病料以及污物必須妥善處理,以防造成污染。
消毒工作對于羊寄生蟲病的預防至關重要,養殖戶在日常的飼養過程中必須要制定嚴格的衛生消毒計劃。要保證圈舍以及相關用具的清潔干燥,圈舍內外的各種糞便以及污物要及時清理并做好無害化處理工作;要保證圈舍內外環境的整潔衛生,將羊舍周圍存在的垃圾以及雜物等徹底清除,同時將死水坑填平,做好圈舍周圍的滅蚊蠅以及防鼠工作;羊舍徹底清掃以后,還需要交替使用高效低毒的消毒劑進行消毒;此外,圈舍周圍的環境必須要定期進行消毒[2]。
應結合當地寄生蟲病的流行特點、寄生蟲的感染規律以及飼養方式做好羊寄生蟲病的驅蟲工作[3]。如果進行臨時性的驅蟲,不能只對個體進行見病投藥。一旦發現有已感染發病的羊只,必須進行全群驅蟲。
羊只寄生蟲病的防治必須要做到人畜同防同治。人畜共患寄生蟲病較為常見,如果人類患有寄生蟲病,一旦隨地排便,其糞便極容易對草場造成污染,使羊只患病。因此,人畜同防同治具體要做到以下3 點:首先,必須對人體寄生蟲進行普查普治;其次,養殖戶要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保證飲食衛生;最后,一旦發現糞便中存在寄生蟲,必須立即進行驅蟲以及滅蟲,這樣才能切斷人畜間寄生蟲的傳播。
羊寄生蟲病是養羊過程中較為常見的一類疫病,該病一旦發生不僅會給養殖戶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同時會給人類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脅。當前在羊寄生蟲病防疫過程中普遍存在著缺乏科學的飼養管理、防疫監管存在漏洞等問題,導致羊寄生蟲病的防疫效果較差,因此應當做好人員的培訓以及監管工作,在日常的飼養過程中加強消毒以及衛生管理,做好藥物驅蟲工作,實現人畜同防同治,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避免羊寄生蟲病所造成的損失。
山羊爛舌病的預防
①對病羊應細心護理,加強營養,隔離飼養于避開烈日、風雨及曝曬的圈欄內,并對口腔、鼻和蹄部病變部,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清洗及消毒處理,以免發生繼發性感染,也可注射青霉素、頭孢噻呋或磺胺類藥物。②嚴禁從疫區購入山羊,從外地購入山羊時,應加強檢疫。③夏季應選擇高地放牧,定期給山羊進行藥浴,驅除體外寄生蟲。④用疫苗對3月齡以上的幼山羊開始進行預防注射,以后每年注射1 次,特別注意,孕羊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