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曉峰
青海省德令哈市柯魯柯鎮畜牧獸醫工作站,青海德令哈817099
柯魯柯鎮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第二大鎮,德令哈市第一大鎮,轄區總面積6 125 km2,轄21 個行政村和1 個社區居委會,耕地面積0.56 萬hm2,草場面積49.66 萬hm2,是一個有著漢族、蒙古族、藏族、回族、土族、滿族等19 個民族的農牧結合、養殖業發達的鄉鎮。
1)2017年農業農村部頒布的《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標準》規定,生活區和養殖區分開,規模養殖場必須凈道和污道分開,正常畜和病畜分開,種畜和商品畜分開。然而,在監督檢查中發現有近40%的養殖場凈道和污道沒有分開,更有甚者2 個養殖場生活區與養殖區沒有明顯區分、養殖環境簡直可以說是臟、亂、差,有近50%的養殖場沒有病畜隔離區。
2)2017年農業農村部頒布的《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標準》規定,有畜欄、食槽、自動飲水裝置、通風降溫、采暖設施設備。但是,19 個養殖場有17 個沒有自動飲水裝置,只是從生活區接上一根皮管子將水引到養殖區,冬季就用簡易水車運水;加幾個小窗戶就是所謂的“通風降溫”;采暖設備只在4 個養豬場的母豬產仔圈,有幾個產仔床。
3)2017年農業農村部頒布的《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標準》規定,大門口有消毒池,進生產區有消毒室,有高壓噴槍消毒設備,有獸醫室和防檢設備。100%的養殖場大門口都有消毒池,然而,消毒池就是個擺設,池內常年沒有消毒液,11 個養殖場消毒室不規范,不能起到徹底消毒作用;獸醫室內長期存在過期獸藥、生物藥品,2 個手動噴霧器就是高壓消毒設備。
4)2017年農業農村部頒布的《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標準》規定,規模養殖場有排污、糞便堆放處及無害化處理設施。通過檢查有3 個養殖場沒有完整的排污系統,近50%的糞便堆放處不能滿足糞便防滲、防雨、防溢流等要求,3 個養殖場沒有無害化處理設施或無害化處理設施不全、不能達到徹底無害化處理要求。
5)2017年農業農村部頒布的《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標準》規定,養殖場生產管理、防疫消毒、檔案管理制度健全,養殖檔案齊全、填寫規范、記錄完整、保存完好,推行自繁自養、全進全出。然而,70%以上養殖檔案沒有記錄或記錄不完整,不能體現養殖生產內容。
6)2017年農業農村部頒布的《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標準》規定,畜禽規模養殖場標準化養殖最低標準生豬每年最低出欄1 000 頭(母豬600 頭,育肥豬400 頭);肉牛每年最低出欄1 000 頭或能繁母牛100 頭;肉羊每年最低出欄1 000 只或能繁母羊250 只;蛋雞籠位2 萬以上。但是,19 個養殖場只有1 個養牛場和5 個養羊場勉強達到標準,其余13 個養殖場均沒有達到要求,甚至有2 個養殖場存在長期無畜禽存欄現象。
7)2018年農業農村部頒布的《畜禽規模一致性糞污資源化利用設施建設規范<試行>》第四條規定,畜禽規模養殖場應根據已知污染防治要求,建立與養殖規模相配套的糞污資源化利用設施設備,并確保正常運行。然而,19 個規模養殖場沒有1 個建立與養殖規模相配套的糞污資源化利用設施設備。
8)養殖方式單一落后,經濟效益低,同時90%以上養殖場沒有專業的畜牧獸醫人員,對防疫消毒不重視,消毒不徹底、走過場。
9)在監督檢查中還發現2 種畜種混養現象,經詢問得知,場主說是要給職工年終發福利,買進100 多只羊沒有地方飼養,就先在自己的牛場與牛一起飼喂。
1)從源頭抓起,嚴把建場關。開始建場時就嚴格按照規模養殖場標準建場,應有設施設備一應俱全,做到真正規?;I化、標準化。
2)加大培訓力度,對養殖場員工及獸醫人員進行系統培訓,盡量使其做到專業化養殖。
3)加強監督檢查力度,杜絕人情監督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