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四年級 謝華棟
趙云問:“我們在哪兒?”
我說:“月球。”趙云“啊”了一聲,說:“嘿!嫦娥呢?吳剛出去了嗎?我要參觀月宮。”
我抹了把汗,說:“那都是傳說。月球上沒有生命。”趙云說:“為什么呢?”我說:“月球上沒有水,沒有氧氣,人們無法生活。”
站在月球上看向地球,地球發出藍色的光芒,再看看月球,上面布滿了隕石坑。
趙云突然發現了一個腳印,我說:“這是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的腳印,由于月球上沒有水,沒有大氣,所以幾十年前的腳印仍然保留著。”
趙云說:“馬上就要‘天狗吃月亮’了,我們趕快回去吧。”我說:“地球繞著太陽轉,月球繞著地球轉,當地球處于太陽和月球之間時,太陽射向月球的光被地球擋住,就出現了月食,也就是所謂的‘天狗吃月亮’啦。”
我們回到飛船,來到了火星上,趙云問:“火星上的一天和一年是多長時間呢?”我說:“一天也是24小時,但一年是687個地球日!”
我們朝著另外一個行星飛去時,我說:“火星是最后一個類地行星,也就是,說我們已經飛出了類地行星帶,正在往類木行星帶飛去。”
不一會兒,我們在一顆巨大的行星上著陸了。
“天狗吃月亮”其實就是月食,以前古人不了解這個,所以說月亮被狗吃了,天狗吃月亮是古人對“月食”這一天文現象的俗稱。
月食是一種特殊的天文現象,指當月球運行至地球的陰影部分時,在月球和地球之間的地區會因為太陽光被地球所遮蔽,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塊。此時的太陽、地球、月球恰好(或幾乎)在同一條直線上。月食可以分為月偏食、月全食和半影月食三種。月食只可能發生在農歷十五前后。
話說我們在木星上著陸,趙云突然感覺身體重了許多。
我說:“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比地球要重316倍。重量是除了太陽以外,其他行星加起來的兩倍重。木星的引力非常大。假如你在地球上重38千克,那么到了木星上大約是97千克。”
趙云問:“那木星的一天和一年是多少呢?”我說:“我就知道你會問這個。木星上的一天是9個小時,非常短。可一年是12個地球年。”
趙云問:“等一等,你所說的‘衛星’是什么啊?”我說:“衛星指的是圍繞一個行星運轉的天體。比如月球,它圍繞著地球運轉。所以月球又叫‘地衛一’。”
我又說:“木星也有衛星哦。”趙云問:“有多少顆?”我說:“68顆。其中的木衛一、木衛二、木衛三和木衛四是伽利略發現的,我們就把它們叫作‘伽利略衛星’。”
我們回到飛船,在土星上著陸了。
土星擁有美麗的光環,被稱為“太陽系中最美的行星”。
趙云說:“我們剛剛看的木星好像也有光環。”我說:“對,木星也有光環。只不過土星的光環最明顯。”
趙云問:“土星上的一天……”我說:“知道你要問什么。土星的1天是10小時,一年是29個地球年,擁有62顆衛星,僅次于木星。”
飛船快速地穿過木星。趙云問:“下一站去哪兒?”我說:“天王星。” 未完待續!

土星光環是指圓球形的星體周圍有一圈很寬的“帽沿”。土星環系的總寬度超過20萬公里,而最大厚度卻不超過150米,可謂“其薄如紙”!

假設我們的地球縮小成一個蘋果這么大,直徑大約就是8厘米左右。那么其他七大行星大小是怎樣的呢?
首先我們看看位于地球內側的鄰居——金星。太陽系中金星的體積和地球是最接近的,只比地球小一點,要是地球是一個蘋果,金星大概是稍微小一號的蘋果。離太陽最近的水星就會變成核桃這么大,而我們地球外側的鄰居火星就會變成雞蛋大小。
作為太陽系最大的一顆行星,要是地球是蘋果那么大,木星足有一個撐開的大雨傘大小,直徑比地球大十倍還要多。而木星的鄰居土星也很龐大,它的直徑比我們上課所使用的單人書桌還要大。剩下的兩個大行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他們的體積與地球相比就像是大個的西瓜。
而太陽系的“家長”——太陽,它的真實體積就更加龐大了,可以裝下130萬個地球,所以要是與地球這個“蘋果”相比,太陽的體積就像是間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