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菲(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高職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中一種不可或缺的教育形式。為國家發展培養大量的實用型技術型人才一直是高職院校的教育目標。然而,隨著近年來在校企合作辦學模式下,我國高職教育在教學實踐中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其中學生成績的管理問題是較為突出的問題。就目前的狀況來說,高職院校成績管理實踐中所出現的問題集中表現在管理理念的狹隘化、管理手段的簡單化、管理制度的主觀化、管理效果的弱化等方面。高職院校成績管理問題的解決需要管理者、教師與學生三大主體之間的協調與配合。因此,我們認為解決當下高職院校成績管理問題的途徑有:改變理念、完善制度與簡化程序。
成績是把學生、教師與學校勾連起來的關鍵因素。對學生成績進行有效的管理離不開正確的理念。科學正確的管理理念可以使當下高職院校成績管理這一教育實踐活動最大限度地接近其本真狀態。就其性質來說,高職院校成績管理活動是一種復合型實踐。一方面它是為保持高職院校正常運轉的管理活動;另一方面它也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活動。高職院校成績管理的本真狀態就是怎樣在管理的基礎之上增強其促進學生成長成才功能的發揮。當下高職院校成績管理本真狀態的實現需要通過以下幾種思維的轉變。
首先,由技術型管理模式向適應型管理模式轉變。當下高職院校成績管理早已擺脫了傳統的管理方式,進入技術型管理模式階段。通過引進先進的管理技術,特別是以計算機和互聯網為核心的現代科技,高職院校成績管理效果顯著,如降低成績管理的成本、提升成績管理效率、加強成績管理靈活性等。科學技術的應用對于高職院校成績管理來說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科學技術極大地改善了高職院校成績管理的方式;另一方面科學技術培養了高職院校成績管理者的惰性。前一種狀況很容易被我們感知到,而后一種狀況對我們來說較為隱蔽,不是那么容易認識清楚。成績管理者惰性的主要表現形式就是“唯技術論”,即對成績管理過程中所出現問題的性質不加區分,很少去質疑技術所產生數據的真實性,特別是對適應性問題的忽略。成績管理過程中適應性問題的解決需要管理對象參與到管理實踐中來,特別是對于情況復雜的高職院校學生,管理者更應通過自身不斷調適已達到管理者的要求。因此成績管理過程中適應性問題的解決需要一個過程,而不是有技術就能解決的問題。
其次,由單一型管理模式向復合型管理模式轉變。單一型成績管理模式是當下高職院校成績管理實踐中的常態。單一型成績管理模式是指把成績作為其管理的唯一對象。具體來說,單一型管理模式就是對成績產生過程、輸入過程、查詢過程與維護過程的管理。成績管理者想通過這種直接的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果。這種割裂學生、教師與成績之間關系的處理問題的方式在認識論上無疑犯了形而上學的錯誤。成績是學生的成績,成績也是老師的實踐成果。因此,成績管理不應該僅僅是對成績的管理,還應該包括對學生與教師的管理。這就是復合型成績管理模式。復合型成績管理模式就是以成績管理為核心,學生管理與教師管理為輔助,形成推動成績管理發展的合力。
最后,由學習型管理模式向研究型管理模式轉變。學習型管理模式是當下高職院校成績管理實踐中又一常態。學習型成績管理模式是指管理者因自身管理能力不能夠滿足成績管理的實際需要而進行相關業務的學習與培訓。就管理者的學習態度來說,我們可以將其分為主動學習與被動學習兩類。然而,無論是哪一類學習類型都揭示出同一個問題:管理者在成績管理實踐中處于被動地位。研究型成績管理模式則是指管理者在勝任成績管理的日常工作的基礎之上,為推動成績管理實踐向高層次發展,針對管理實踐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的管理模式。與學習型管理模式比較起來,在研究型管理模式之下的管理者在成績管理實踐中處于主動地位。高職院校成績管理由學習型管理模式向研究型管理模式的轉變也是由管理自發向管理自覺的轉變過程。
當下高職院校成績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不僅需要通過改變理念達到其本真狀態,而且也離不開對其“善”的探討。高職院校成績管理的“善”就是指整個管理過程在價值追求上要做到合理性。成績管理合理性的建構離不開制度建設。完善成績管理的各種制度,是我們無限接近高職院校成績管理“善”的關鍵環節。
第一,完善成績生成、輸入、查詢、反饋與維護制度。高職院校成績管理教育實踐活動是一個由眾多環節組合而成的系統性過程。具體來說,成績管理過程包括成績生成、輸入、查詢、反饋與維護過程。這些過程是成績管理的核心過程。完善高職院校成績管理制度就是要建立成績生成、輸入、查詢、反饋與維護的制度。完善的成績生成制度可以確保成績對于每一個學生來說是公平的;完善的成績輸入制度可以最大程度上降低學生成績主觀干預度;完善的成績查詢制度可以提高學生成績形成的透明性;完善的成績反饋制度可以最大程度上調適學生的日常學習狀態;完善的成績維護制度可以完整地呈現不同階段學生學習的狀態,為成績管理的發展提供詳實的參考資料。因此,我們可以說對成績管理過程中的核心環節進行制度建設與保障可以使成績管理更加的合理,最大程度上趨向于成績管理的“善”。
第二,完善成績管理隊伍建設制度。要想達到成績管理的至善狀態,完善成績管理核心環節的制度建設僅僅是基礎性的工作。除此之外,還要完善高職院校成績管理師資隊伍建設的制度。對當下高職院校成績管理師資隊伍建設的制度完善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要確保成績管理師資隊伍發展的穩定化,這是保證高職院校成績管理高效發展的基礎性條件。二是要促使成績管理師資隊伍發展的專業化,當下高職院校成績管理已經進入與現代科學技術特別是與計算機和互聯網深入融合的發展階段,在此發展階段,成績管理不僅僅是體力勞動,而且更是腦力勞動。因此在此階段如果成績管理者不掌握相應的技能就無法有效地完成此項工作。
第三,完善對成績輸入者的管理制度。成績輸入者即教師是成績管理過程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在成績管理過程中,教師是管理者與學生之間發生關系的中間環節。完善對成績輸入者管理制度的最終目的就是確保其能夠按時保質保量的完成成績的錄用。成績輸入者管理制度的完善需要校、院兩級領導部門之間的有效配合。學校職能部門對成績錄入者肩負有技能培訓的任務,而學院對成績錄入者則是督促協調的任務。可以說,完善的成績錄入者管理制度是促使當下高職院校成績管理達到其“至善”狀態的關鍵性因素。
在當下高職院校成績管理發展的過程中,除了探尋實現其“本真”與“至善”狀態的路徑之外,也離不開對實現其“美”路徑的探究。高職院校成績管理的“美”是指心理的一種體驗,即在具體的實踐中管理者、教師與學生感受到的舒心。在成績管理過程中,怎樣才能做到使以上三大主體的主觀感受是舒心呢?我們認為唯一的途徑就是簡化成績管理過程的程序。
第一,簡化成績的生成程序。簡化成績的生成程序是促進成績管理向美轉變的首要條件。簡化成績的生成程序可以使廣大學生對生成成績的方式更容易接受與更加認同。當然,在這里我們所說的成績生成程序的簡化并不是對考試的合理性與必要性的一種挑戰,恰恰相反,而是對其的一種維護。因為,我們在這里說成績生成程序簡化之所以能夠成立,根本原因是現在科學技術的進步,特別是以計算機與互聯網為代表現代信息交流方式的轉變,極大地降低了成績生成傳統程序的繁瑣度。先進的科學技術與成績生成程序相結合,一方面使學生因操作明了而舒心,另一方面使老師因操作簡單而舒心。
第二,簡化成績的錄入程序。高職院校成績管理如想達到“美”的狀態,除了上面的簡化成績的生成程序之外,還需要簡化成績的錄入程序。當然,就目前高職院校成績管理的現狀來說,成績錄入的主體依然是廣大的任課教師。簡化成績的錄入程序就是簡化任課教師關于成績錄入的過程。具體來說,簡化成績錄入程序就是要做到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成績錄入方式的簡化。成績錄入方式的簡化就是要通過減少錄用過程的一些多余無用的舉措,簡化教師錄入成績的過程,使教師更加簡便地使用成績錄入系統。另一方面是簡化成績提交的形式。成績提交形式的簡化需要現在科學技術的支持,引入數據分析的方法。這種方法可以做到對學生成績進行整體性分析,全面準確地反映學生日常學習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