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浩 劉金煒 張馨文 劉文華(山東協和學院商學院)
2019年,是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開局之年,是貫徹新實地高教40條奠基之年,也是山東協和學院推進綜合改革的關鍵之年。根據教育信息化2.0的要求,依據《教育部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為對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行業對應用型、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的需求,按照教育部有關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總體規劃,結合學院“培養專業基礎扎實,實踐能力突出、具有社會責任感和創新創業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定位,樹立了“辦學以教師為本,教學以學生為本”的指導思想,商學院提出“倡導實驗教學作為應用與創新型人才培養的中心引領地位,把實驗教學即作為理論教學的驗證,又作為專業知識應用與創新的手段”,同時,鼓勵教師優化實驗課程內容,加強綜合性、設計性、創新性實驗教學項目的開發應用,擴大創新實驗項目的覆蓋面和學生受益面。
跨境電商主要指的是跨境網絡貿易,是Internet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新型貿易形態,是電子商務和跨境貿易的有機結合。據網經社電商研究中心發布的《2018年度中國跨境電商市場數據監測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達9萬億元,同比增長11.6%,發展勢頭強勁;王健教授認為跨境電子商務的課程,跨境網絡零售會是國際貿易長期的一個補充,各種圍繞B2B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有不可估量的潛力;然而,周記順等人指出當前我國跨境電商發展正面臨著政策法規不完善、配套服務不成熟、區域發展不均衡和人才崗位不匹配等諸多困境,而且,目前人才匱乏格局已經出露端倪。
實驗能力培養是提高高等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通過實驗教學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魏福安等人針對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提出了六種改革的方法,這些方法對今后國內實驗教學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孫聰等人將現代化教學方法引入實驗教學,同時依托國家重點學科平臺,將前沿科研成果反哺融入實驗教學,激發學生實驗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實驗教學效果上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綜上所述,經濟管理類專業實驗課程是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環節,但存在(1)培養的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實踐能力培養不足(2)傳統電子商務實驗教學模式單一的問題,所以對該類課程的實驗教學改革進行研究與探索具有重要意義。
在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驅動下,培養創新人才亦成社會推動發展前進不可忽視的迫切任務,在“互聯網+教育”的推動下,我們意識到只有實現教育信息化,才能促進信息技術與教學及創新應用的融合,實現教育發展的新氣象。
本課題依據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和教育信息化2.0的要求,山東協和學院商學院以“一參、二創、三結合”的實驗教學模式為樣本,研究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電子商務管理實驗教學與方法,探索新混合式實驗教學理念,引入慕課及虛擬仿真技術,創新實驗教學方法,引導構建全程評價體系,探索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協同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為經管類專業開展實驗教學改革提供理論及實例參考。為培養高素質應用型技術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并在普通高等學校實驗室建設中起到示范和輻射作用。
經過長期的持續建設,山東協和學院商學院在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特別是實踐能力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特色與優勢。所研課題以《跨境電商實務》實驗教學為例,使用“一參、二創、三結合”實驗教學模式,開展實驗教學探索。
“一參”:即學校、企業一起參與實踐教學工作。圍繞著影響實踐教學質量的5個關鍵節點,深度開展校企合作,提升應用型人才培養水平。
(1)Entrance(入學),實行訂單式人才培養;(2)Education(培養),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以及相應的課程體系,互派教師,實現人才共育;(3)Examination(考核),改革考試考核方式,實行校企合作共同對實踐教學質量進行評價的制度;(4)Experiment(實習),企業參與實習大綱、畢業論文選題的審定,實行雙導師制;(5)Employment(就業),學生與合作企業雙向選擇確定就業,學生履行訂單協議;用人單位對學生的培養質量進行反饋。基于5E 的校企深度合作,體現了學院倡導的應用型、參與式的辦學理念,將傳統人才培養的學校主導轉變為校企共同主導,形成了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倒逼機制,對實驗教學質量提高產生了明顯推動作用。
“二創”:即創新與創業教育。圍繞著創業理念培養、創業技能提升、創業項目優化、創業融資對接、創業項目落地等環節,投資實驗教學軟件,開發實驗項目,開展“全鏈條式”創新創業教育,形成以技術和模式創新為引領和支撐的創業發展模式。《跨境電商》圍繞著創業理念培養、創業技能提升、創業項目優化、創業融資對接、創業項目落地環節,投資實驗教學軟件,開發實驗項目,開展“全鏈條式”創新創業創造教育,形成以技術和模式創新為引領和支撐的創業創造發展模式。
“三結合”:指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專業間相互交叉滲透的復合型新文科人才培養實踐教學體系,即“專業”+“專業2”+“信息化2.0技術”。實現了產業鏈相加、供應鏈相通、價值鏈相乘的專業培養目標,是教育信息化2.0技術革命下的新文科人才培養的有益探索,具有一定的特色。使“電子商務”+““物流管理”+“信息化2.0”相融合,開展跨境電子商務管理操作實務、跨境電子商務綜合實驗、跨境電子信息系統與信息處理等綜合性及創新性實驗。
所研課題正是基于此模式,以《跨境電商實務》實驗教學課程為例,開展教育實驗教學研究,主要實驗課程是組建仿真跨境電商平臺,涵蓋了注冊認證、產品上架、售后、訂單處理、營銷活動及數據分析等方面,穿插具體的公司案例;邀請阿里巴巴-速賣通平臺培訓師參與實驗教學,包括平臺的操作模擬、案例分析以及從業需要的相關技巧,把跨境銷售的知識點串聯起來;以山東協和學院創新創業教育平臺為技術支撐,開展“全鏈條式”輔助學生創新創業;使“電子商務”+“國際商務”+“互聯網與大數據”相結合,開展跨境電商操作實務、電子商務支付與安全、電子商務網絡創業等綜合性及創新性實驗。
通過對“一參、二創、三結合”實驗教學模式的研究,首先對《跨境電商實務》實驗課程進行實驗教學改革,通過2018-2019第2學期的授課,此課程不僅讓學生較為全面了解在國際貿易領域的電子商務發展,又讓學生明確在外貿B2B領域的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并且教授學生學會了海外市場調研與定位方法、速賣通跨境電商平臺與信息發布、客戶管理系統的使用,最后還學習供應鏈、融資與風控相關的知識。不僅優化了課程實驗教學,形成了山東協和學院特色實驗教學模式,通過教學實踐表明,加深了學生對跨境電商的知識儲備及實踐操作,能更好的掌握速賣通平臺的相關操作,激發了學生探索電子商務的求知欲,提高了學生解決復雜問題的綜合能力。
最終效果:參與此課題的學生利用山東協和學院雙創教育平臺,申請了相關大創項目3項,其中1項省級大創立項在研;參加了全國高校商業精英挑戰賽,并在創新創業競賽省賽榮獲二等獎、經貿物流實踐競賽省賽榮獲三等獎;負責人以此模式申請了山東協和學院校級教改課題,進入教改培育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