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德蓮
青海省門源縣畜牧獸醫站,青海門源810300
隨著我國科技水平不斷提高,各種新型的技術手段普遍應用于各行各業當中,大大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效率和質量,推動了我國經濟的發展。對牛羊檢疫部門而言,臨診檢查是工作人員的首要任務,為了確保臨診檢查工作能夠得到有效的實施,僅憑借人力顯然不足,并且容易出現人為失誤,從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為此,牛羊檢疫技術成為臨診檢查中必不可少的技術手段,能夠更快發現牛羊身體上存在的異常,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處理,有利于臨診檢查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在牛個體檢查工作開展前,工作人員應明確本次臨診檢查的意圖,分清次、重點,規劃好具體檢查流程,確保整個工作環節的順暢性。對于牛個體而言,如魯氏桿菌病、牛肺疫等重點疫病已被明確列入一類、二類重特大疫病。因此,工作人員應提高警惕,將上述魯氏桿菌病、牛肺疫等視為重點檢查內容。首先,對牛個體形態進行觀測,使用檢測儀器對牛個體脈搏、體溫等各項指標進行檢測,查看對應數值是否在正常值范圍內。檢查牛個體皮膚狀況,若出現皰疹、結痂等現象,應立即向飼養員詢問情況,并開展后續病情診斷工作。通常情況下,當牛個體出現牛瘟或存在寄生蟲時,可能會出現此類癥狀。如果牛的鼻子出現膿性鼻液或太過干燥,應考慮是否被惡性卡他熱病毒侵襲。牛個體疾病類型較多,且不同癥狀的表現形式也會存在較大的差別。這就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做到謹慎、細致,不放過每個細節,嚴格按照相應的臨診檢查標準,準確判斷出各頭牛存在的病癥類型,便于得到有效的解決[1]。
1)靜態檢查。在對牛群體檢查過程中,主要涉及到牛的靜態檢查和動態檢查2 種方式。其中,牛靜態檢查主要在牛群休息時段實施,在不驚嚇到牛群的前提下,仔細觀察牛群睡姿,查看牛臥下和站立過程中的行動是否便捷,觀看地面上是否存在牛毛,有無撓癢的舉動。這些均是臨診檢查工作中的重點,相關人員需密切關注牛群的動向。
通常情況下,當牛群中存在病牛時,與正常健壯的牛相比較,兩者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別。病牛多表現為懶散、站立不穩、呼吸急促等癥狀,還有些病牛鼻腔、口腔中會流出較多分泌物,頻繁發出呻吟聲。若在臨診檢查中發現此類癥狀的牛個體,應立即將其隔離,根據病牛的臨床表現,針對性開展各項病情診斷工作。
2)動態檢查。動態檢查主要是在牛群行走期間進行,觀察牛個體的精神狀態和行走姿勢。一般情況下,體格健壯的牛個體通常表現為行走有力、精力十足,比較活躍。相反,病態下的牛個體在行走時會表現出一副懶散、走路不穩、兩眼無神等精神狀態,若牛個體存在蹄部疾病,便會出現跛行,若沒有得到及時的醫治,嚴重情況下還會直接導致牛體殘廢,無法正常行走。若牛個體出現牛流行熱病癥,工作人員需要對病牛身體狀況進行評估,如果病牛處于呼吸型特征,可向病牛體內注射2 000 mL 葡萄糖、500 mL 生理鹽水,另外,還需要注射適量碳酸氫鈉、肌苷等藥物。
在羊的臨診檢查過程中,也需要使用靜態和動態2 種檢查手段。其中,在羊群休息時,多數羊個體會平躺在地面上,或是悠閑的吃草,這時羊群處于放松的狀態,若是旁邊有人故意驚擾,正常的羊個體會馬上起立,并且產生戒備心理,在行動上較為敏捷、快速。此外,健康羊個體通常外表精神狀態飽滿、羊毛整潔有光澤。若羊個體中存在病態羊,則會表現出相反的狀態,不愿與其他羊個體相接觸,精神不振,跟不上群體的行動,肢體活動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此外,部分病患羊個體在排泄時,出現腹瀉。針對這種情況,工作人員需要對此類羊個體肛門進行檢查,查看是否存在細菌感染[2]。
在對羊群進行動態檢查時,所采用的方法與牛群基本一致。此外,了解羊群的飲食、身體形態等基本情況。對于存在病癥的羊個體,會表現出進食少、身體瘦弱、行動不積極等癥狀。相反,若是羊個體處于正常狀態,通常進食量大、體格龐大,在進食中存在爭搶現象。
通常情況下,若羊個體存在結膜和角膜之類的炎癥,可選用相關藥物進行治療。準備好沖洗器、洗眼瓶等用具,若沖洗器材不夠健全,也可使用注射器來代替,將沖洗藥劑轉入20 mL 注射器當中,按照正確的操作方法,完成相關治療工作。此過程主要涉及到鹽酸腎上腺素溶液、鹽酸可卡因溶液、阿托品溶液等多種藥劑,以上3 種溶劑含量分別為0.1%、3.5%、0.5%。
綜上所述,為了確保人們的飲食安全,牛羊臨診檢查工作應引起相關人員足夠的重視。工作在實際開展過程中,工作人員應保持認真、嚴謹的工作態度,及時發現牛羊個體身上存在的病癥,并采取有效的治療方式,有利于牛羊身體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