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委組織部
近年來,江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三個區分開來”重要指示精神,緊緊圍繞中央《關于進一步激勵廣大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意見》要求,鮮明提出建立健全鼓勵激勵、容錯糾錯、能上能下“三項機制”,使干部在科學的考評中釋放潛能、合理的期許中自覺作為、正確的導向中不斷奮進,讓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在江蘇大地蔚然成風、開花結果。
統籌考慮影響干部積極性的各種因素,把鼓勵激勵、容錯糾錯、能上能下作為有機整體,制定下發“三項機制”文件,形成相輔相成、協調配合的制度體系。一是在鼓勵激勵方面,每年表彰命名年度綜合考核優秀市(單位)、20個推進高質量發展先進縣(市、區)、20名優秀縣(市、區)黨政正職,讓干得好的有榮譽受鼓舞;樹立重實干、重實績用人導向,明確“一個優先考慮、兩個優先提拔使用、一個破格提拔使用”,讓干得好的獲重用得提升;對干得好的設區市領導班子、省級機關單位和先進縣(市、區)給予獎勵,讓干得好的獲獎勵得實惠;開展“家家到”談心談話活動,明確各類政策待遇向一線傾斜,對“污名化”干部現象加強處置、妥善應對,為擔當作為的干部撐腰鼓勁。二是在容錯糾錯方面,突出各級領導干部和身處改革發展穩定一線的干部,重點關注改革創新、推進發展、管黨治黨三大領域,明確調查核實、科學認定、準確處置的程序方法,通過問題性質、工作依據、主觀動機、決策過程、履職取向、糾錯態度“六看”,在紀律紅線和法律底線內,對該容的大膽容錯,不該容的堅決不容。三是在能上能下方面,建立不適宜擔任現職干部調整退出機制,依據政治表現、年度綜合考核、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年度考核、擔當作為、履行全面從嚴治黨責任5個方面,列出22條具體情形,進行“下”的調整。強化對“下”的干部的教育管理、跟蹤了解,對調整影響期滿后德才表現和實績突出的,按規定程序提拔任職,讓嚴管有“尺度”、厚愛有“溫度”。

江蘇睢寧縣沙集鎮黨委書記楊帆 (左二) 帶領萬余電商轉型發展,努力闖出新天地——全鎮有網店1.62萬家,電商相關從業人員3.77萬人,先后獲得“全國扶貧先進集體”“ 中國淘寶鎮”“ 中國網銷家具第一鎮”等30多項榮譽,成為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全省首批特色小鎮創建單位。
研究制定《江蘇省年度綜合考核工作規定(試行)》和2018年度《實施辦法》,全面推行設區市、省級機關部門單位年度綜合考核,著力考準考實干部德才表現和工作實績,為“三項機制”落地打好基礎。一是優化考核指標體系。堅持突出重點、體現差異、優選量化,設定設區市推進高質量發展、省級機關服務高質量發展成效、加強黨的建設成效三大類指標,著重考核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完成年度重點工作任務等情況。樹立“抓黨建是最大政績”的理念,實行“乘數計分”,充分體現黨建對高質量發展的引領推動作用。二是改進考核識別方式。將日常考核、分類考核、近距離考核有效貫通,把全覆蓋走訪調研、年終考核、專項考核以及巡視巡察、經濟責任審計等有機結合。在日常考核上,加大平時監測力度,既多角度、多渠道了解干部,又注重掌握干部在完成急難險重任務、處理復雜問題、應對重大考驗中的表現。在分類考核上,對資源稟賦、基礎水平、發展階段、主體功能區定位不同的地區,及不同領域、層級、崗位的干部,區別對待、差異考量。在近距離考核上,經常性、有原則地接觸干部,從發展基礎、工作實績、干部評價、群眾口碑等方面考核識別,做到知根知底、知長知短。三是完善考核工作機制。省委成立考核工作委員會,省委書記任主任,省長、省委副書記任副主任,其他省委常委(不含兼任設區市市委書記的常委)任委員,考核辦設在省委組織部。注重整合考核資源,統籌部門力量,組織開展一體化考核,避免重復考核、多頭考核。建立完善年度綜合考核信息化平臺,為科學精準考核提供有力支撐。
緊緊抓住“用、容、調”三個方面,鮮明選人用人標尺,科學把握容錯界限,暢通“下”的渠道,努力求突破、見實效。一是大膽“用”,用出動力。探索構建“五突出五強化”干部選任機制,把最能擔當的干部放到最需要擔當的崗位。無錫市為解決垃圾圍城困境,從全市各個層面選拔數百名干部,強力推進因群體事件擱置多年的錫東電廠復工,成為近三年來全國同類項目中原址復工投運的唯一范例。淮安市對連續兩年獲得考核一等獎的淮陰區,在干部使用上予以傾斜,2018年7月提拔使用7名淮陰區干部,占使用縣區干部的1/4。二是精準“容”,容出活力。堅持看主流、看大局、看長遠,對發展中的新生事物不求全責備、苛求完美,理直氣壯支持、保護、鼓勵改革創新者。江陰市創新推行風險備案制度,對承擔重大改革任務、開展上級尚無明確限制的探索性試驗以及推進改革創新、先行先試的,進行風險備案,對列入備案的事項,適用相應容錯規定快速處置。鹽城市鹽都區倪楊村對危房改造補助資金使用范疇把握不準,用改造資金新建居家養老院供無房戶居住,經調查確無貪污挪用行為,從落實政策精神實質出發,對相關人員予以容錯。三是果斷“調”,調出壓力。綜合采取調離、改任非領導職務、免職、降職等方式,對不適宜、不勝任崗位的干部進行組織調整。蘇州市明確25種“下”的具體情形,2017年以來對8名因工作失誤等原因不適宜擔任現職的干部進行調整。連云港市2018年以來共調整不適宜擔任現職干部15名,體現了能“下”的震懾力。
把落實“三項機制”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明確主體責任,支持實踐創新,營造濃厚氛圍,著力推動工作常態長效。一是強化責任傳導。各級黨委(黨組)充分發揮領導作用,自覺承擔貫徹落實主體責任,加強統籌謀劃和組織實施。市、縣(市、區)普遍召開常委會、全委會、中心組學習會等,深入學習中央《意見》精神和省委“三項機制”要求。省委督查室牽頭,組織督查組對各地落實“三項機制”情況進行督促檢查,納入抓黨建述職評議考核的重要內容。目前,13個設區市均已出臺激勵干部擔當作為的具體辦法。二是突出案例引領。注重以案析理、以案引路,部署開展案例征集工作,先后遴選十多個省級典型案例,通過《江蘇組工信息》在全省范圍進行推廣,為各地各部門推進實施“三項機制”提供參考。一些地方也采取案例月報、編印選編等形式,積累和推出一批典型案例,基層探索實踐的積極性主動性得到充分激發。三是加強典型宣傳。注意挖掘和發現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先進典型,通過“傳統媒體+新媒體”“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大力宣傳他們的業績和事跡,在全社會形成鼓勵擔當作為、崇尚苦干實干的良好風尚。經組織推薦,南京市委常委、江寧區委書記李世貴和睢寧縣沙集鎮黨委書記楊帆兩名同志在全國范圍進行宣傳,充分展現了新時代江蘇干部擔當作為的精氣神。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調動干部積極性問題,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反復強調“三個區分開來”。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審議《關于進一步激勵廣大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意見》時,總書記又提出新的要求。
2017年底江蘇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提出建立健全鼓勵激勵、容錯糾錯、能上能下“三項機制”,2018年5月印發“三個辦法”。江蘇的做法,突出了宣示性、導向性、系統性、操作性,釋放了激勵干部擔當作為的強烈信號,充分調動了廣大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