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澤楷
小區(qū)里有一處涼亭,專供人們乘涼。那天,我剛要走進亭子,就聽到一陣清脆的鳥兒的啼鳴聲。走進涼亭,我看到一只美麗的畫眉鳥正站在亭子旁的草叢中。
在不遠處的長椅上,放著一個精致的鳥籠,鳥籠四周的竹篾都被涂上綠色的顏料,籠頂上的籠鉤錚明瓦亮,籠門上還掛了個紅絨穗子。對鳥來說,這可算得上一幢相當豪華的住宅了。
哈,原來這是一只掙脫了籠宇的“自由鳥”!它自由自在地,一會兒跳入花叢,一會兒又跳進草叢,尾巴還一翹一翹的。它打量著我,眼睛忽閃忽閃的,小嘴一張一合,不知道在對我說著什么。它那可愛的眼神、清脆的叫聲,著實令我喜歡。
長椅上,還有一位老人在坐著打瞌睡,看來他就是鳥籠的主人了。他聽到了我的腳步聲,迷糊地睜開了眼睛。我主動向他打招呼:“老爺爺,您的畫眉跳出籠子了!”
“我知道,讓它散散步。”
“您不怕它飛走嗎?”我驚訝地問。
“飛走?往哪兒飛!它今天還沒吃食呢。”說罷,老人指了指旁邊的食罐。
我順著老人指的方向看去,罐中的鳥食是一些金黃發(fā)亮的顆粒。我覺得這不外乎是用泡軟了的小米拌著熟的雞蛋黃做成的鳥食,沒什么稀奇的。
我將我的猜想告訴老人,他搖搖頭,沒有說什么。也許養(yǎng)鳥的人都有各自的絕招,只是其中的奧妙不愿意示人罷了。
這時,我瞧見了剛剛那只自由活潑的鳥兒,它從從容容地跳進鳥籠。“啪”的一聲,老人將籠門關上了。那只畫眉悠閑地立在鳥籠中,津津有味地啄食那黃澄澄的顆粒。我想:這樣一只鳥兒,沒有被困在獵人的網(wǎng)下,卻自愿被禁錮在籠中。到底有什么“奧妙”,竟使一只本屬于天空的自由生靈,忘記自己的翅膀,忘卻飛翔的姿勢,放棄對自由的向往?
(指導教師:耿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