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東艷
浙江省義烏市依托互聯網和大數據信息技術,加快構建“大應急”格局,通過政府統籌引導、企業自主參與、專業機構市場化運作的方式,傾力打造“1+14+X”智慧安全管理平臺,實現日常風險管控和事故警情快速處置一體化,助力城市安全發展。

浙江省應急管理廳副廳長李公杭(前排左二)率隊調研義烏市智慧安全建設情況
浙江義烏,世界聞名的“小商品之都”,它是我國最大的小商品出口基地和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在義烏1 105.46 km2土地上,匯集了各類中小企業近8萬家,其中工業企業2.7萬家;出租房屋8.2萬處、50多萬間;工業供地2 750余宗。
面對龐大的監管群體,靠安監員、網格員、村(居)安全員的力量,幾乎不太可能全面覆蓋。而今,依托互聯網和大數據的發展,義烏市傾力打造的智慧安全體系,“1+14+X”即通過1個市級智慧安全管理總站、14個鎮街智慧安全管理中心和若干個區域智慧安全站,覆蓋全市安全生產和火災事故險情相對較重的區域,實現日常風險管控和事故警情快速處置一體化。
2018年,義烏市開始建立“技防+人防”事故防控處置機制,推進全市智慧安全體系建設。14個智慧安全中心站融入屬地鎮街“四個平臺”指揮中心,安全站則按照轄區管理需要,在事故隱患最多最復雜的區域優先布點建設。經力推,義烏市現在建智慧安全站48個,投運38個,推進速度較快的義亭鎮投運8個、后宅街道投運5個、廿三里街道投運5個、佛堂鎮聯網8個。
各智慧安全站配備監控大屏和巡邏車輛等設備設施,配齊安全處置和消防救援等應急裝備。智慧安全站核心是智慧安全物聯網預警平臺,具備城市消防遠程監控和無線煙感探測器、重點企業(部位)技防設施接入功能,能夠實時監控聯網單位的火災預警信息、聯網設備故障信息、消防水系統的壓力信息、消防水池(水箱)的水位信息、消防控制室值班信息等各類技防設施和報警信息。對于火災預警信息,智慧安全站能在3~5分鐘內到達現場核實確認,對初期火災進行有效救援和控制。
義烏市安監局黨組書記、局長陳東介紹:“我市原多數工業企業消控系統處于癱瘓狀態,消防安全管理和設施設備基礎短板明顯。如今,接受智慧安全站管理服務的這部分企業,消控系統已全部處于正常運行狀態;企業沒有配備消控系統的,通過智慧安全站管理服務,安裝了煙感報警器。”在為生產經營單位新裝煙感報警器基礎上,義烏市對涉及危險化學品、噴涂作業、粉塵作業、充電樁等重點場所安裝探測監控器,進一步夯實了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硬件基礎。目前,全市已安裝煙感報警器14萬1 292個,聲光報警器8 801個,手動報警器5 386個,液位傳感器330個,智慧用電系統275套,消控室和高危場所(涉粉塵、危化品、噴涂作業單位)視頻接入281家。

義烏市智慧安全運營管理中心監控平臺
后宅街道位于義烏市西北部,中心鎮距離市中心8 km,緊鄰國際商貿城。優越的地理位置,使后宅街道大量出租房用于電商、倉儲、物流、家庭作坊等,單純的出租房管理已經不能達到安全監管的要求。在政府監管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不轉移的前提下,義烏市鼓勵政府、企業以購買服務的方式引入專業第三方服務機構,后宅街道試行了這一合作模式。
2018年3月,后宅街道依托浙江中辰智慧安全大數據平臺,運用物聯網、云計算、三維建筑信息模型(BIM)、地理信息(GIS)等先進技術手段,根據地域特點,規劃建設16個智慧安全站,包括1個中心站,6個農村站,9個鎮區站。除工業區、公共建筑、九小場所和出租房外,將大量存在的農村作坊一并列入,實現無盲區、全覆蓋。
后宅街道正昊智慧安全站設在小微企業聯合體產業園內,這個產業園共有10家宗地企業,工作人員800余人,引進浙江中辰集團智慧安全站作為第三方安全管理公司,對原有多家企業間的圍墻進行拆除,統一消防通道,組建區域聯防體系,實現資源共享。在世紀星創業園業主傅女士看來,智慧安全站能第一時間對火災事故險情發出預警并組織處置,大大減輕了她的管理壓力。她說:“我這幢樓里有生產香水的、生產毛絨玩具的、還有生產電子元件的,小微企業安全基礎薄弱,我經常要提醒老板們注意安全生產,檢查消防通道和消防設施。安裝了這些煙感報警器,接入智慧安全站平臺后,就放心多了,花點錢也是值得的。”智慧安全站不僅24 h監視所有安全物聯設施,每周還組織企業安管員開展安全生產巡查排查,并跟蹤隱患整改情況實行閉環管理,每季度組織一次全員培訓和應急處置演練,力圖通過“信息化+社會化”服務,解決多數企業管不好的問題,幫扶提升企業安全管理水平,逐步實行自我運行管理機制。
眾所周知,消防應急處置以“救早、滅小和三分鐘到場”效果最佳。智慧安全的傳感器一觸發警情,智慧安全站平臺同步顯示警情位置,企業負責人、員工及安全巡查員在各自手機客戶端接收警情通知。在主要服務區內,智慧安全站專業工作人員和警情周邊人員可在3~5分鐘內快速抵達現場進行處置。
2018年12月15日凌晨2時02分12秒,后宅街道003號站接到大傅宅413號二層A06B35煙感告警,站點人員陳健波2時03分到達現場,發現二樓有明火,但一樓卷閘門鎖死進不去。出警人員迅速將情況反饋給站點值班人員并請求增援,值班人員隨即啟動應急預案增派2名救援人員,并向后宅街道專職消防隊報警及聯系業主。2時04分,站點增援人員趕到現場,業主將鑰匙從四樓扔下,3名站員打開卷閘門并攜帶滅火器到二樓現場進行滅火,火勢得到基本控制。然而因煙勢過大,唯一逃生通道被煙霧封住,業主一家四口還被困在四樓,情況十分危急。副站長張福圣打電話給業主,引導其退回房間并用濕毛巾將門封住等待救援。2時15分,站點其余人員到達現場協助處置,隨后后宅街道專職消防隊到達現場,將被困人員救出,站點人員將現場交由專職消防隊后,負責外圍警戒工作。2時50分左右,余火基本撲滅。凌晨3時,確認現場安全后,站點人員收整器材歸隊。

后宅街道智慧安全站分布圖

后宅街道智慧安全站組織架構流程圖
義烏市安監局副局長許雙源介紹:“智慧安全站投運以來,已成功撲救初期火情32起,解救被困人員10名,實現‘救早滅小’,有效避免火災后果擴大,成為政府消防應急的有力補充。”
義烏市“智慧安全”平臺,實時共享安監、消防、綜治、派出所等部門的安全信息數據。管理中心對智慧安全站上報的安全問題難點和相關險情實行統一管理,通過“四個平臺”及時向基層網格交辦任務,扭轉了市場監管、綜治、安監、行政執法等各管一塊的碎片化狀況,整合了安全監管處置資源,提升監管效力。
目前,義烏市“1+14+X”智慧安全管理體系,已將事故防控關聯較大的九小場所、出租房、人員密集場所、危化品經營使用單位、三場所兩企業、特種設備等重點行業領域安全風險防控和應急處置一并結合統籌考慮,服務于703宗地、1 942家企業、1 482處出租房、433家“九小場所”、70家商場超市、20家電商單位、8家賓館、88棟高層建筑和部分影院、醫院、網吧等場所,覆蓋村(社區)138個。
陳東局長表示:“智慧安全體系正處于建設發展期,我們要引導社會客觀認識其事故防控和應急處置的積極作用,通過監督規范智慧安全站市場化運作,吸引企業參與,進一步擴大聯網規模,將其打造成覆蓋全市的安全防控應急處置一體化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