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韓穎
河北省滄州市新華區安監局局長劉英杰,用一個女人所特有的剛與柔,創造出優秀的工作成績,用堅忍、奉獻書寫出這一重要崗位上精彩的時代答卷。
河北省滄州市新華區安監局局長劉英杰(中)
安全生產是基層經濟發展的生命線,責任重大。在河北省滄州市新華區,有這樣一位被大家稱作“鐵娘子”的安監局局長。她用一個女人所特有的剛與柔,創造出優秀的工作成績,曾被河北省滄州市新華區區委、區政府授予2017年度三等功,榮獲河北省安監系統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她用堅忍、奉獻書寫出這一重要崗位上精彩的時代答卷。
為了探尋她的成長之路,本刊記者采訪了河北省滄州市新華區安監局局長劉英杰。
通過采訪,記者了解到,這位1972年出生的女局長學習和工作經歷非常豐富。劉英杰專修過醫學、漢語言文學和法學,她說:“醫學使我常懷悲憫之心,漢語言文學給我廣闊與浪漫的胸懷,法學則教會我嚴密的邏輯能力。”
劉英杰曾在新華區城管局、教文體局等部門任職。在曾經的工作崗位上,她改變了原來流動商販對付城管人員“你趕我跑,你走我來”的狀況,優化了城管隊員的執法環境;也曾深入學校一線,與教職員工促膝談心,使教師們在思想上和行動上與教育主管部門保持高度一致;既有過三言兩語勸退“釘子戶”圍攻、成功拆遷的“硬氣”,也有過上下協調,保護孩子們健康成長的“柔軟”。
2017年4月,從事過多個基層崗位的劉英杰迎來了人生中的又一次挑戰——調任滄州市新華區安監局局長。
“安監的活兒不好干,專業性強,任務重,責任大,是份‘苦差事’”,身邊的同事朋友給她打了太多的“預防針”。
然而,這一重任恰恰激起了劉英杰骨子里的堅韌不屈。她不僅欣然接受挑戰,還暗自下定決心:“要對得起組織的信任,把事情做好,專業性強就好好學習,怕擔責就不做共產黨員。”
到任后,她就與局班子成員和年輕同志們逐一交流溝通,了解大家的思想心聲和每個人的長處,然后依據各自特點,對監管、執法、協調等各項工作職能進行了全面的分工調整,讓每名同志都人盡其才,一下子把部門上下的凝聚力戰斗力激活了。
初為安監人,劉英杰自視為工作上的“門外漢”,把工作經驗豐富的領導和兄弟縣市的前輩局長們都當成了學習的老師和榜樣。
在滄縣安監局局長的辦公室,她目睹了其接電話時,頭都沒抬就從一堆文件中找到了“目標”。這位安監系統的老班長向劉英杰介紹:“安監局雖然文件多,但緊迫程度不同、目標不同,把文件按照時限和重要程度排序,放到自己順手的地方就好。”得此“章法”,面對紛繁復雜工作任務的劉英杰一下子明朗了起來。
新華區主管副區長楊正宇曾任滄州市安監局副局長,自然成為“安監新兵”劉英杰的老師,多次交流中,楊正宇提出了“在區安委會之下成立專業委員會”的想法。
劉英杰查閱國家、省、市分別下發的《安委會成員單位安全生產職責分工》,越看越覺得“成立專業委員會的想法高明”,能夠進一步充分發揮安委會對各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工作的推動作用,促進“三個必須”的全面落實。她立刻行動、上下協調,不久《滄州市新華區安全生產委員會組織機構設置及工作規則》下發,新華區安委會下設危險化學品、消防、商貿流通、房屋建筑、教文體、食藥衛生、農業水利等14個專業委員會,區政府各主管副區長擔任各專業委員會主任,各主管部門一把手任副主任,《規則》還要求“專業委員會全體會議每年度至少召開2次”“專業委員會組織所監管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大檢查每年不少于2次”,形成了一個專業的安全監管架構,在推動區域安全生產工作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一點一滴的多方請教和日常工作經驗總結中,劉英杰的工作逐步“順手”了起來,她也開始發現以往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在工作中,劉英杰發現召開警示教育大會等常態化方式,不能充分發揮對企業基層一線安全生產工作的警示提醒作用,她隨即行動,改為經常性地將安全生產短信直接發送至全區所有企業主要負責人和分管負責人,換“正能量”為事故警示、天氣提醒、典型違章行為等,每周3條,起到了時時刻刻提醒的作用。中國石化滄州煉化公司(以下簡稱滄州煉化)安環處處長黃汝奎笑談:“現在手機一響起‘叮’聲,我第一反應就是安全短信來了。”
就這樣,劉英杰漸漸成為了一名安全生產戰線上的“行家里手”。
從事安全生產工作,關鍵就是要有精益求精的職業操守和工作能力。隨著工作的不斷深入,劉英杰越來越發現僅憑安監局里的幾名安監人員是遠遠不能滿足當前安全生產工作要求的,人員不足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專業技能的不足。于是,劉英杰擴充了安全生產專家庫,成立智囊團,彌補了日常安全生產執法檢查專業性、技術性、全面性不足的問題,大幅度提高了客觀分析、掌握全區企業安全生產狀況和管控風險的水平。
總是說 “落實企業安全生產的主體責任”,可是怎么落實?除了排查整改隱患,還有沒有更加有效、可持續的方法?2018年7月1日起施行的《河北省安全生產風險管控和隱患治理規定》(河北省政府2號令)讓劉英杰眼前一亮。結合貫徹落實該規定,依托滄州煉化等大企業,以大帶小、以點帶面的“雙控”體系建設在新華區有序鋪開。
劉英杰先后組織在滄州煉化等企業舉行了多次現場觀摩會,為不少到現場參觀的中小企業負責人“掃了盲”,讓許多不知“雙控”為何物的企業負責人有了直觀概念,對創建工作有了深刻認識,同時也幫助“大”企業實現了自我增壓。中節能(滄州)環保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節能滄州公司”)副總張廣新說:“觀摩活動結束后,我們很快再次開展了公司級的風險辨識,對此前辨識出的風險進行了梳理,對于一些辨識不準確、不科學的問題予以了糾正。”而滄州煉化、中節能滄州公司等“大”公司在觀摩活動發揮的標桿示范作用,也引領了行業企業全面熟練掌握“雙控”體系建設,對新華區“雙控”體系建設的擴面提速發揮了助推器的作用。
“這種以大帶小、以點帶面的觀摩方式,就是為了解決區內企業對‘雙控’體系建設思想意識不到位、概念理解不到位、工作推動不到位這3個問題。從根本上實現安全生產由被動處置向主動防范的轉變。”劉英杰一針見血地指出。
在一項項工作的精細化開展中,劉英杰也由一名安全生產戰線的“小學徒”變成了人人信服的“大工匠”。
在劉英杰身上有一種難得可貴的精神,那就是既要全局總體部署,又要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怎樣提高一線員工的安全意識,成了劉英杰的“心頭病”。為此,她把警示教育講堂搬到車間,直接對一線員工面對面交流,僅2018年就開展了20余場宣教活動;在“安全生產咨詢日”,累計發放宣傳材料2萬余份,懸掛條幅50余條,展牌180余塊;在安全宣傳教育“七進”(進企業、進學校、進機關、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進公共場所)活動中,組織印制高質量的安全生產知識手冊1萬5 000冊,真正讓安全宣傳工作深入到村莊、家庭、企事業單位,進一步傳播安全文化,普及安全知識。為了打通安全生產為民服務的最后一公里,把安全防患意識滲透到每個人心里,她積極打造安全文化示范社區,將宣傳陣地直接搬到了居民中間,將安全知識直接灌輸到老百姓腦子里。
“在最好的日子里,要做最壞的打算。”是劉英杰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為了做好應對最壞情況的準備,她在2018年9月組織了“地企聯合”應急演練。區政府各部門聯合滄州煉化開展重大危險源“地企聯合”應急桌面演練,進一步加強了地方政府與央企的溝通聯系,檢驗了政府與企業的應急聯動機制,有效提高了突發事件應急聯動和協同搶險能力。在“地企聯合”桌面演練的基礎上,又組織了重大危險源事故“地企聯合”實戰應急演練。滄州煉化安環處副處長楊連勇感慨道:“這次是我們滄州煉化第一次以這種‘先桌面推演再實戰演練’的方式搞演練,此次演練呈現出情景設置合理,過程科學有效,進一步優化了危險化學品企業應急預案,完善了應急工作機制,對提高應對和處置危險化學品突發事件意義重大、作用顯著。”
“應對最壞的情況”還體現在速度上。2018年11月28日零時40分左右,河北省張家口市橋東區發生爆燃事故。當天凌晨,一貫高度關注全國安全生產形勢的劉英杰就在媒體上看到了有關報道,隨即于當日上午10時組織全區危化品企業召開了警示會,第一時間通報了事故有關信息,要求全區立即開展隱患再查工作,汲取教訓,舉一反三,嚴防事故。
劉英杰在滄州煉化指揮重大危險源事故“地企聯合”應急演練
干工作就要有擔當。為了這份擔當,從事安全生產工作后,劉英杰沒有休息過一個節假日,早上提前一小時到單位,下班晚走一小時,常摸爬滾打在一線。為了這份擔當,她把嚴肅認真、沖鋒在前的工作狀態傳遞給局里的每一位同志,一起擰成一股繩,而將女性柔軟的一面體現在對大家生活中無微不至的關心上。在“安全生產咨詢日”的前一天晚上,她忙到晚上11點多,接到公公病危的通知,她趕回老家,卻沒能見到公公最后一面,她在公公靈前跪了一夜,第二天早上5點多又匆匆趕回市里參加咨詢日活動。活動很成功,得到了市里的高度表揚,忙碌的劉英杰始終沒有離開現場半步。“這是我這輩子都難以忘懷的傷痛。”劉英杰說,“但是,‘大家’與‘小家’之間的抉擇,沒有對錯。”
談及工作,劉英杰說,干安全生產工作絕不是一些人口中碰運氣的事,認識有多深,執行才有多到位,所以每天都會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如臨大敵,需要謹慎再謹慎、細致再細致。
一個女人承擔起一份重擔,在艱巨的任務面前展現出鋼鐵般的意志,正是這樣一個“鐵娘子”撐起了新華區安全生產這柄“保護傘”,守護著新華區的安全生產工作;正是這樣一個“鐵娘子”撐起了安監戰線的脊梁,守護著群眾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