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東華
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雖然側重點不同,但二者在開展財務工作時是相輔相成、聯系緊密的。財務會計能為管理會計提供基礎的財務信息數據,二者的數據基礎是一致的,在相同的數據基礎上針對管理需求開展不同方向的財務分析活動;管理會計能為財務會計提供更多管理方法和手段,并不斷優化財務會計流程,擴大財務會計的工作范疇,提高財務會計工作的科學性、合理性,促進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不僅能夠保證企業財會信息的可靠性,而且能進一步促進企業的財會信息集成化,借助互聯網背景下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整合財會信息資源,為企業管理者提供更加全面、完整、準確的決策參考信息。
在“互聯網+”背景下,逐漸突破了傳統財務管理的界限,借助現代化信息技術,制造企業的財務信息共享程度更高、數據處理能力更強,企業財務管理的職能范圍被進一步擴大,財務管理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一些企業為了促進財務轉型升級,開始紛紛探索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策略[1]。但目前企業在實現二者的融合發展方面仍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首先,企業的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工作脫節,導致企業的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人員無法通過業務流程及業務內容實現有效銜接,財務管控作用難以發揮。企業的財務部門對其生產以及業務經營內容知之甚少,只能對一些基礎的財務數據進行核算,無法深入分析各個業務流程情況,相關管理會計的應用受阻,導致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難以有效推進。其次,財務人員對融合的認識不足,沒有準確把握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緊密聯系,互相工作的支持配合意識不強,導致財務工作產生了大量的重復性勞動,造成資源嚴重浪費。最后,財務分析能力不強,管理工具缺乏應用。目前企業財務轉型還停留在理論階段,企業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不高,管理會計工具的應用能力不強。在制造企業普遍推廣會計電算化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在控制生產成本、跟蹤生產過程、提升產品質量、促進產品銷售等的各個環節都開展價值鏈分析活動,找出財務的關鍵控制點,成為企業實現財務轉型的主要目標之一。但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對這些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數據缺乏關注,未能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對相關數據進行深入分析,使財務管理難以跳脫出原有的管理框架,阻礙了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進程。
業財融合是促進企業實現財務轉型的核心思想,是以價值創造為導向,提升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結合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路徑分析,重新整合企業的業務流程體系結構,對企業的ERP等信息管理系統進行改進和完善。在原先財務會計功能模塊基礎上添加管理會計職能模塊,通過財務會計與業務數據的直接對接,為企業的管理會計提供充足的業務信息資源,通過管理會計對業務信息的分析研究進一步優化業務管理流程,從而促進企業的業財一體化。為了更好地實現業財融合,企業一方面要優化工作流程,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尋找合適的財會信息融合端口,實現財務會計管理的自動化信息數據分析,將數據分析結果同管理會計各個模塊相結合,提高二者的融合效率;另一方面要改善工作機制,建立系統化、精細化的財會管理體系,要求財務會計報表中要在完善財務信息數據的基礎上添加更多非財務信息數據,如生產環節員工的工作情況指標、資源使用率指標、銷售環節的客戶滿意指標、營銷反饋指標等,以便管理會計能夠更好地結合企業的經營情況調整財務管理策略、優化資源配置;同時,通過量化財務核算標準、明細管理目標、規范管理行為,有效提升融合質量[2]。另外,企業將管理會計的思想及工具方法應用到財務會計中,能進一步完善企業的財務管理體系,提升財務管理水平及質量。管理會計是在財務會計職能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針對財務會計的預算管理、成本管理以及財務報表分析等基本職能發展出了全面預算管理、作業成本管理、全價值鏈成本管理以及EV管理等多種管理會計工具,不僅拓寬了企業財務管理的廣度,強化了財務管理功能,更挖掘了深度,使企業的財務管理更加精益化,能夠更好地服務于企業的經營戰略,提高經營價值。

在互聯網背景下,財務數據信息共享有了更加有利的技術條件。目前,許多企業已經開始利用云計算以及先進的數據分析技術處理企業的財務信息,通過建立數據庫系統實現信息資源整合,通過搭建財務信息共享平臺促進企業不同的財務信息數據實現對接共享,極大地提升了企業的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效率。首先,結合制造企業的生產及業務經營特點,建立數據統一處理平臺,實現賬務系統的融合,將各種財務數據信息按照企業實際的財務管理需要進行重新分類和編碼,保障數據標準的一致性,以便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都可在同一系統中查找、檢索和分析統計相關數據信息。企業的財務人員在進入該平臺時需要有專門的賬號及登陸密碼,并且根據登錄身份的不同,進入的界面端口不同。既能有效保障數據信息安全,還能幫助明確自身工作權限,做好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背景下的基礎支撐工作,保障企業各項管理活動穩定、有序進行。其次,數據庫系統的建立實際上相當于建立一個財務數據池,將企業的借貸信息、管理成本信息、生產收益信息、營銷數據信息等全面完整、分門別類的納入企業的數據池。數據池實時更新、動態調整,為企業財務與管理會計人員提供強大、完整的財務參考信息,從而提高財務管理效率,促進二者更好地實現融合。
目前,企業對財務會計的培養模式主要有兩個方向,一是促進企業現有的財務會計實現向管理會計轉型,逐步形成管理會計占據主體地位的財務管理體系;二是設置專門的管理會計崗位,如預算管理會計、成本管理會計等,由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并行完成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無論企業目前采取何種管理會計人才培養模式,其人才培養的根本目的是不變的,都是為了進一步提高企業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能力,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從而實現財務管理目標。企業首先要提高財務人員的工作轉型意識,不能將財務工作局限在傳統的財務核算層面上,要進一步強化財務的企業管理功能,讓企業財務人員認識到管理會計對企業決策以及風險控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從而促進企業財務人員自主的實現職能轉型。其次,企業要引進先進的管理會計人才,優化企業人才結構,對企業財務轉型工作的開展加以指導,對現有的財務會計流程進行優化,更好地促進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最后,企業要定期開展教育培訓活動,一方面是為了強化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協作配合意識,幫助企業的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互相了解到對方的工作需求,從而有針對性地為對方的工作提供支持;另一方面也能幫助企業財務人員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財務管理思想和管理會計工具,提升其財務管理能力,提升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對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關聯性以及當前制造企業財務管理現狀進行分析,從優化業財管理流程、促進財務信息共享、提升人員管理水平三個方面給出促進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實現融合的有效路徑,希望能為制造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提供一定的借鑒與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