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靜

大偉回老家接母親之前很矛盾,常慧安慰他:“不管媽怎么樣,我絕對不會跟她吵架。”
大偉是從老家的小鎮上考到南京來的,他的父母目不識丁,卻培養出了一個工科博士。在父母眼里,大偉是“神童”般的存在,所以,當他帶著常慧回家來見公婆的時候,面前這個瘦瘦小小的南方女生讓他們大跌眼鏡,這根本不是他們想象中的兒媳婦。
可不管母親怎么哭鬧,大偉就是認準了常慧,堅決娶了她。2011年,常慧在生孩子之前,大偉曾接母親來伺候月子。常慧進了待產室,折騰一天一夜后,生出來一個女孩。常慧坐月子時,大偉的母親雖然忙前忙后,私下里卻叮囑了兒子好幾回:“趕緊生二胎,這個丫頭片子有啥用。”常慧聽到后,抹了好幾回眼淚。
今年春天,大偉的父親去世了,大偉不忍心讓母親孤零零在家,就想把她接過來住。常慧自然不能反對,那畢竟是大偉的母親,她不想讓他為難。常慧打定主意,不管婆婆有多過分,她都會裝聾作啞。可等婆婆真的進了家門,常慧才發現,這裝聾作啞也不是個簡單技能。
婆婆閑不住,說要去附近的超市轉轉。大半天的功夫,她回來了,還帶著一小推車的大白菜:“今天超市大白菜特價,每人限買兩顆,我可是排了好幾次隊,才買了這一車。”
常慧苦笑著把大白菜拉進地下室,一顆顆碼好。那段時間,家里上頓白菜燉粉條,下頓白菜燉豆腐,女兒小北一坐在飯桌前就皺眉:“媽媽,我不想吃白菜了。”即便這樣,還是有一些白菜爛掉,被常慧偷偷扔了。
常慧自我安慰,“裝聾作啞”至少避免了正面沖突。但她沒想到,這“裝聾作啞”并不是一服良藥,它的副作用才剛剛開始。
常慧發現,小北在家寫作業,婆婆就溜達過來:“你這是寫些啥啊?可不如你爸爸小時候寫的字好看。”一會,婆婆又在廚房里大叫,讓小北去幫她撿綠豆。因為一直被打擾,小北作業都沒法完成,她氣得直跳腳。
見此情形,常慧趕緊對婆婆說,家附近有個公園,有不少老人在那里跳舞唱歌的,建議她出去玩玩。婆婆出去轉了一圈,帶回來一大堆塑料瓶子和宣傳單頁,亂七八糟地攤在客廳里。
常慧問她揀這些東西干啥,婆婆語重心長地回道:“你們就是不會過日子,這些都是能賣錢的。”常慧只好把這些東西先安置到地下室,地下室里的“垃圾”越來越多,小北直抱怨:“我的平衡車都沒地方擱了。”
常慧逐漸被這“裝聾作啞”弄得焦頭爛額,那天,她在網上看到一條新聞,網友把父母當孩子,常給他們買玩具,老人們玩得很高興。常慧有了靈感,她也可以把婆婆當作孩子來哄,來“引導”。
她偷偷把婆婆的那些“垃圾”扔掉,然后給了她五十塊錢,說是賣給收廢品的了。婆婆拿著錢去買了菜,在飯桌上,她還教育小北:“只有付出勞動,才能有飯吃。”附近的商務大廈里有一家保健品公司,經常發些免費領禮物的宣傳單。婆婆去過幾次,領回過雞蛋、掛面、塑料盆、衛生紙。婆婆每次拎著東西回家,都昂首挺胸的,像個得勝歸來的將軍。
常慧耐心地告訴她:“那都是騙人的,你想,天上會有掉餡餅的好事嗎?他們給大家發免費禮物是為了什么呢?”她教育小北的時候,就是這樣和風細雨地給她講道理的。可這一次,婆婆卻跟她急了:“我被騙什么了?我拿回來的每樣東西都是免費的。”婆婆越說越氣,忽地想起了什么,說:“你以為我不知道啊,你把我撿來的東西都扔了,還騙我說賣了。你拿我當傻子啊?”
那天,婆婆生氣了,連晚飯都沒吃。
為了彌補過失,常慧等婆婆情緒平息了,主動找她聊天。以前,婆婆喜歡跟他們絮叨,都是老家陳芝麻爛谷子的事,她和大偉每次都忍耐地聽著,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媽,你在老家的時候都干些什么呀?”常慧努力想跟婆婆建立溝通平臺,婆婆卻一眼看破了她:“你不用強和我說話,反正你們都沒真想聽我說點啥。”常慧心里一驚,原來婆婆早就看出了他們的敷衍。
婆婆自己找到了理想的聊天對象,是小區門衛吳嫂。婆婆每天去找她玩,一聊就是大半天,每次回來都一副很滿足的樣子。常慧猜想,婆婆肯定是去控訴她這個兒媳婦了,只要婆婆能說得痛快,她也不介意了。
有一天,常慧從門衛經過,吳嫂拉住了她,“小常啊,其實你婆婆是個好人。”常慧有點尷尬。吳嫂繼續說:“知道你們是孝順,啥都不讓她干,可她天天閑在家里,就會覺得自己不中用了啊。”常慧這才明白,婆婆大清早去超市排隊,有什么活動就去湊熱鬧,去領各種免費的東西,甚至去撿瓶子和紙殼,就是想證明,她對這個家還是有用的。她之前像哄小孩那樣來哄婆婆,婆婆其實并不開心。
晚上,常慧拿回家一張宣傳單,是附近的藥店邀請老人參加免費養生講座,還要發本書。她把宣傳單交給婆婆,“藥店明天有活動,要是想去的話,可以和樓下的王大媽一起去。”婆婆愣了下:“你不怕我被人家騙錢了?”“我媽可是火眼金睛,怎么可能被他們騙呢。”常慧決定不再替婆婆做決定,她已經跟婆婆講過利害了,得尊重她自己的選擇。
那天,大偉在外地的項目出了問題,他在公司加了一夜班,第二天早上打電話回來,讓常慧給他收拾行李箱送到公司,他直接去趕飛機。 婆婆看大偉一晚上沒回家就很著急,現在一看常慧收拾東西,她更慌了:“這是出啥事了呀?”常慧跟她也解釋不清楚,就說:“您別管了,是大偉工作上的事。”婆婆立時急了:“他是我兒子,我怎么能不管呢?”
常慧警覺自己又犯了錯,于是停下來簡單給婆婆做了解釋,并說:“您放心,大偉沒事,他只是去工作。對了,您送小北去上學吧,我沒時間送她了。”婆婆接受了任務,一臉的莊嚴肅穆:“行,你別管了,我去送小北上學。”
其實,常慧完全可以帶著小北一起,順路送她到學校。但常慧特意讓婆婆去送小北,就是為了讓她感覺到,她在分擔著這個家的重任。
周末,常慧去婆婆屋里,發現她正在補一雙破了洞的襪子,如果在以前,她會脫口而出:“您還補這些干什么,我去給你買幾雙新的。”現在,她已經理解了婆婆行動背后的邏輯,她不喜歡看電視,又不會上網,只是需要找件事來打發時間。
常慧坐在一邊,看著婆婆手下的襪子,針腳細密勻稱,硬是補出了藝術品的感覺。她便把家里那些花色好看的碎布統統找了出來,拿給了婆婆。之前,她就很喜歡那些碎布拼接的手工藝品,遺憾的是自己不會針線活。
常慧負責出創意和圖案,婆婆負責縫補拼貼,婆媳倆玩起了碎布手工。常慧感嘆自己的笨手笨腳,婆婆卻說自己的針線活都是被逼出來的。兩人手里剪著布頭,聊著婆婆年輕時候的事:白天婆婆得去地里干活,晚上還要給一家老小做鞋。
她們的第一批作品成了家里餐椅上的坐墊,花花綠綠的,和整個家的色調并不協調,但勝在有個性,有喜歡的朋友甚至問她們是在哪里買的。
年底,公園里舉行一年一度的閑置物品交換會,常慧和婆婆拿著她們聯合縫制的碎布沙發墊,給小北交換回一整套《查理九世》。小北高興壞了,她愛不釋手的樣子,讓婆婆非常自豪。她臉上笑出了花:“回頭,我跟你媽多做些墊子再給你換書!”
編輯 | 祝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