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麗
(武漢理工大學 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湖北 430070)
pH對厭氧發酵產酸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微生物的胞內酶、生物體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和對特定物質的毒性。不同的微生物對不同的pH的適應性不一,對不同的pH的敏感性也不同。比如水解菌適合在pH為3至10的條件下生存;而在pH為6.5至7.5范圍內,產酸菌的活性較強。黃曉峰[3]等人研究了在序批條件下,不同pH對污泥厭氧發酵產酸的影響,發現pH=4.5的總酸產量最高,可達21g/l。DAHIYA S等人[4]將調節反應器內pH分別為5至11,研究了污泥在序批運行方式下VFA的生產情況,發現pH=10的實驗組VFA總產量最高,可達6.5g/l。而JIE W等人[5]在序批式運行條件下,調節反應器的pH為5至12,探究pH對污泥發酵產酸的影響,結果發現pH對微生物,VFA的產量與組成和菌群結構均有影響。pH為10.0是VFas積累的最佳值。
相比低溫發酵,在高溫條件下發酵,產生的乙酸占總酸的比例會更高。Song等人[6]研究發現,污泥的水解效率隨著溫度的提高而提高。相比于中溫發酵,高溫發酵的水解率提高了7%左右,SCOD的產量也提高了近一倍。CHEN H等人[7]研究表明,污泥分別在35°C、42°C和55°C條件下發酵6天,隨著溫度的升高,VFA的產量增加,而55℃的VFA產量可達600mg/l。實驗發現,溫度不僅影響了污泥溶解和沼氣生成,還影響了微生物群落多樣性。郝久曉等人[8]研究通過對比污泥分別在中溫(35℃) 和高溫(55℃) 下發酵發現,VFA產量可達6g/l,是中溫發酵的10倍。
通過在污泥發酵產酸的過程中人為添加對污泥發酵產酸有利的物質,可以改善污泥水解的效,從而提高產酸量。李秀艷等人[9]研究表明,不同添加劑對污泥發酵過程中污泥有機質的釋放,水解效率及微生物種群有不同的影響。發現CaO2在發酵過程中促進了污泥的崩解,提高了VFas的產率。當添加量為0.1g/g時,最高VFA產率為455.8mg/g,比對照提高了44.7%。而王冬波等人[10]通過研究不同濃度CaO2對污泥產VFA的影響,發現當CaO2濃度從0.05 g/g增加到0.25g/g時,最大產氫量從0.77 ml/g提高到10.5 5ml/g;而隨著CaO2的濃度增大,VFA的產量也增大,最大可達22.1%。除此之外,近年來對表面活性劑偷價值污泥促進其發酵產酸的研究也很多,比如黃小芬等人[11]研究發現,生物表面活性劑能顯著增加污泥厭氧發酵過程中VFA的積累。低劑量的生物表面活性劑可將VFA的產量可提高4倍。HE Z-W等人[12]在污泥中添加劑量分別為0、14、28、56、84和140 mg/g高鐵酸鉀,發現高鐵酸鉀用量為56 mg/g,運行時間為5d時,SCFAs的產生得到提高,最高產量為343 mg/g,并縮短了發酵時間。
經預處理后污泥的生物固體總量降低,含水率降低,穩定性提高,從而為后續的發酵產酸創造更好的條件。近年來,預處理由于其處理成本低,效果良好且穩定,可以得到其他副產品等優點,得到了更加廣泛的使用。常用的預處理方法有物理法,化學法等。
2.1.1 物理法
2.1.1.1 超聲法
超聲波是一種成熟的污泥解離機械技術。低頻超聲在20世紀60年代首次用于實驗室污泥裂解研究。據報道,超聲波有效地改善了污泥的厭氧消化。例如,馮等人研究了超聲波對污泥理化特性的影響,確定了1000 kJ/kg ts的Se是改善污泥沉降性的最佳能量。為了降低能源消耗。
2.1.1.2 微波輻射預處理
微波輻射對污泥細胞的破壞主要表現在兩方面:
1)在振蕩電磁場作用下,偶極子旋轉產生的熱效應,將細胞內的液體加熱到沸點,使細菌細胞破裂;
2)極性分子的偶極子方向變化引起的非熱效應,從而提高氫鍵斷裂與復雜生物分子的展開與變性的可能性。EBENEZER A V等人研究發現,在14000 kJ/kgTS的微波條件下對污泥進行預處理,在序批條件下,35℃發酵35天后,沼氣產量上升570.7%。
2.1.2 化學法
化學法是通過破壞污泥中的細胞結構,使其胞內物質進行釋放的方式來提高污泥發酵的VFA產量的。比如酸處理法,堿處理法,氧化法等。
2.1.2.1 酸預處理
DEVLIN D C等人研究發現,用濃度為8.75 mL HCl/kg污泥的HCl處理污泥,調節其pH為2可以使沼氣的產量增加14.3%。TAKASHIMA M等人在170℃下,用H2SO4調節污泥的pH為5-6,持續1 h后進行發酵,結果表明,污泥的VSS降低了2~2.5倍。
2.1.2.2 堿預處理法
堿水解的基本原理是基于溶劑化和皂化,從而導致木質素-碳水化合物鏈的解聚和斷裂,使不容易生物降解的物質更容易被胞外酶所降解。此外,它還通過皂化分子間酯鍵 (如乙酰和醛酸等)來增溶木聚糖半纖維素,但其程度低于酸性預處理。
SHAO L等人研究發現,添加8 g NaOH/100 g堿溶液(NaOH) 對污泥進行預處理后,其SCOD增加了83%。
2.1.2.3 臭氧化預處理
臭氧能破壞細胞膜和游動菌的結構,在活性污泥法中已成功地應用于剩余污泥的增溶和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