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錚
在號稱“亞洲最昂貴的地方”的東京銀座商業區,奢侈品店林立,然而這里卻有一家樸素的店面,很多人路過時會不由好奇地向里張望——這里竟是米店。
米店開在寸土寸金的商圈,不怕虧本?事實上,這家店2013年開業,至今一直火爆,月銷售額超過千萬元人民幣。
走進米店,最惹眼的是兩排原木柜臺。每排九個格子,裝了18個品種的大米。其中有16種是店鋪團隊嘗過100多種日本各地的大米后挑選出來的;另外2種是日本知名主廚熊古喜八挑選的。
每一粒米都有三個以上的標準去衡量,比如甜度、黏度、軟硬程度……每一個維度的指標,都用卡片標出來,方便顧客選擇。更夸張的是,米店還根據不同指標,做了一張大米屬性的象限分布圖。對大米情況一竅不通的人,看到貼心科普,也能瞬間了然。
跟著店鋪一步步的引導,顧客選定了大米。為確保口感,這家店全是現場碾米。店員還會詢問需要的碾米程度,分為三分、五分、七分、白米幾個檔次。完成后,還會問顧客是否要帶走米糠,并提醒最好在一個月內享用。
最后,收到一個精美如同禮物的包裹,顧客會覺得,這家店花的心思讓人感動,進而激發認真生活的欲望。
顧客再一轉身又有了新發現,柜臺旁邊,還有各式調味品、加工食品……顧客不由自主地想:“等等,家里還缺點什么嗎?隨手買點吧。”
這樣尋思著,突然香味撲鼻,顧客順著氣味尋去,好香的米飯,哪來的?真想嘗嘗。于是在貨架轉角,驚喜地發現藏在白簾后面的餐廳。餐廳簡潔干凈,賣的食物也簡單,都是米店里的食材和樸素制作的菜品。然而,很多人大老遠跑來,為的就是吃一碗米飯。這里的飯干凈好吃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在等待米飯蒸熟的過程中,顧客也享受充滿期待的激動心情。
很多東京旅行的攻略上,都會推薦這家店。慕名而來的人,只要一坐到這里,都會望眼欲穿,來回打量半透明的廚房,渴望的心情不斷發酵。20分鐘后,飯一上桌,一鍋米飯,配幾樣小菜,就能美美地吃上一頓。
風卷殘云后,抹抹嘴,十分滿足,顧客對米店好感倍增,于是不急著走,又到二樓看看。興高采烈地走進去,驚喜地發現有近6000種與大米相關的生活器具,每一樣物品都是精心挑選的,漂亮、有設計感,還很好用。店員會告訴你,什么樣的器具適合做什么樣的食物,顧客會開心地再次選購。
除了在空間布局上挖空心思,米店在大米的包裝、各種周邊產品上也做足功夫。包裝都是專業設計的,會根據不同節日變換花樣。每份大米會像咖啡豆一樣包裹,并寫明產地、日期。很多顧客都把大米當成禮物送人。
米店還會舉辦以“體驗”為主題的聚會,教顧客辨別優質大米、烹煮米飯或分享做飯小技巧。如今,米店在東京另一個繁華商圈又開了分店,人氣依然不減。
他們把大米的一切演繹成認真有趣的生活態度,點燃了顧客的生活熱情,令人敬佩和贊賞。
(摘自《莫愁·智慧女性》 圖/陳明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