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亞雄
每到發薪日,就是新加坡醫生應益林極為難過之時,他每月必須拿出一筆錢來支付因為網絡造謠而受罰的賠償金。這種情形會一直持續到2033年3月,而且賠償的對象不是別人,而是總理李顯龍。
事情源于幾年前應益林在博客上撰寫了一篇質疑李顯龍涉嫌挪用公積金的文章《新加坡人,你的公積金到哪里去了?》。事實上,公積金的使用情況每年都向國人公布,應益林也很清楚這一點,他的質疑沒有任何依據和道理。在當事人承認了錯誤之后,主動提出了賠償5000新元以表示悔過。
其實這個事情,本來給予嚴厲的訓誡,充其量再給個行政處分就可以了結,但李顯龍卻堅持聘請律師,依法維權。法院以誹謗罪判決應益林賠償李顯龍15萬新元,并支付3萬新元訴訟費。考慮到應益林收入不高,且有兩個嗷嗷待哺的孩子,在法庭的協調下,李顯龍同意分期付款,并確定付清的最后期限。
李顯龍說,他之所以選擇打官司,就是為了告訴國人,在互聯網上發布不負責任的涉嫌違法言論,必須付出相應代價,而一旦犯罪,處罰將更加嚴厲。
新加坡很早就頒布了《互聯網操作規則》,加強網絡監控,嚴厲打擊網絡謠言。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領導人帶了頭,主管部門自然不敢懈怠。前不久,日裔澳大利亞人高木愛一下飛機就被新加坡網警逮了個正著。警方為了等待她的到來,差不多守候了三年的時間。
原來,三年前,還在澳大利亞上大學的高木愛,眼見新加坡男朋友也就是后來的丈夫經營的一家網站很不景氣,便移花接木地在網站上刊登了一場有關騷亂的3篇文章和4張圖片,以吸引網民的眼球。
查實這樁網絡謠言之后,警方并沒有遠渡重洋抓人,是因為得知高木愛已成為新加坡媳婦,相信她總有一天會回來省親。事實正如他們所料。在法庭上,高木愛對曾經散布網絡謠言的事實供認不諱,但辯稱當初只是為了提升網站的人氣,并無犯罪意圖,亦未造成嚴重的后果,且已時過境遷,請求網開一面。但高級法官薩利娜·伊莎克認為,判決固然可以考慮從輕,但高木愛違法犯罪的事實并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失,必須判處十個月的監禁。
新加坡對散布網絡謠言的成年人,不論是本國的,還是外國的,一律嚴懲不貸。即便是未成年人涉嫌網絡犯法,也不會輕易放過。2015年3月18日,一名未滿16歲的新加坡男生模仿新加坡總理公署網站,制作了一張該署公布前總理李光耀去世消息的截圖。恰逢李光耀病重,一些國際媒體信以為真,紛紛轉載,直到新加坡官方澄清后,才發現是假新聞。
盡管李光耀在五天之后真的駕鶴西去,但這樁網絡謠言并未不了了之。檢方認為,該少年因為年幼,對事情有可能造成的嚴重后果無法估計,且事發之后又非常懊悔,可以免于起訴,但并不能證明他沒有犯錯。于是,在當事人父母在場的情況下,就其違反電信法律,給予了嚴厲警告。
(摘自《發明與創造》 圖/王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