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聰
摘 要: 為了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展,工作人員可以根據當地車輛維修的實際情況采取加強維修器材通用性、提高配送效率、完善維修模式、強化監管機制、優化資源配置、推動社會保障等方式來進一步加快軍民車輛維修融合的進程,這也是筆者將要與大家進行分享的主要內容。希望相關工作人員可以通過這些改善策略來有效地優化和完善該地區的軍民車輛維修效果,為當地的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關鍵詞: 車輛器材;維修保障;軍民融合
引言:
近年來,軍民車輛的融合發展已經逐漸成為了國內未來幾年一種非常重要的趨勢。在軍民車輛融合的基礎上,其維修效率會有著大幅度地提高,維修器材等資源的額生產也有著較大的統一性,減少資源配置不合理等情況發生的概率。針對這種情況,筆者將以軍民車輛融合為主體展開一系列地探討,希望筆者所提出的一些意見和建議可以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一些理論參考。
一、加強通用性,提高配送效率
近幾年來,國內的車輛等相關裝備設施的使用率一直處于上升的狀態,因此車輛在實際使用中損壞的次數和出現故障的次數也逐漸增加,給車輛維修人員帶來了不小的壓力。與此同時,由于這些車輛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因此對于器材維修的難度也會有著很大的影響。針對這種情況,相關工作人員可以有針對性地加強軍民車輛之間的通用性,除了一些對精密度和保密度有著較高要求的車輛之外,其他一些僅具有普通功能特性的軍用車輛可以適當地向民用車輛進行統一化,如運輸車輛、加油車輛等等[1]。提高車輛器材的通用性的同時可以有效地降低軍用車輛的維修難度,提高車輛維修效率,同時還可以大幅度降低維修成本,減少資源浪費,從而進一步推動軍民車輛的融合發展。
軍用車輛在進行維修時需要對出現損壞情況的舊器材及時地進行更換,傳統的器械運輸通常是以獨立的物流企業進行運輸,這種運輸效率相對來說較低,已經不能滿足現如今車輛的維修需求,因此工作人員可以根據地方地區的實際情況將民用物流與軍用車輛器材生產和維修等相關部門相結合,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運輸體系,讓車輛維修所需使用的器材都能夠在第一時間內進行送達,大幅度提高國內軍民車輛維護工作的效率和質量[2]。與此同時,相關工作人員該可以針對軍民車輛的器材融合建立一個專業的網絡平臺,為車輛器材生產企業、車輛維修企業以及車輛使用企業之間提供一個溝通與交流的途徑,推動民用物流與軍用車輛之間的和諧發展。
二、完善維修模式,強化監管機制
為了更好地加快軍民車輛融合的進程,相關工作人員需要不斷地完善現有的維修模式,以求達到最佳的維修效果。具體措施如下:第一,強制保養。工作人員每隔一段固定的時間便對車輛進行基礎性能的保養,并且針對不同功能特性的車輛制定不同項目內容和保養周期的保養策略,降低軍用車輛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出現故障的概率;第二,定期檢測。每隔一段時期工作人員便需要對車輛的使用情況和基礎特性開展相應的檢測工作,對車輛使用時潛在的一些故障隱患和內部器材的損壞程度進行嚴重等級的評定,最終根據車輛零所存在的實際問題進行故障處理,降低車輛運行風險[3];第三,視情修理。該維修模式主要是以上述我們所提到的強制保養和定期檢測所得出的結果為基本理論依據,根據該車輛的真實使用情況制定最適的車輛維修方案,提高車輛維修作業的針對性,促進軍民車輛進一步地融合與發展。
從客觀的角度上來說,監管機制是保障軍民車輛融合維修工作能夠順利開展的重要條件之一,對此相關工作人員應當根所在地區的實際情況有選擇性地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加強質量監管力度。車輛維修的質量水平一直以來都是工作人員需要重點加強監管的重要指標,將軍用車輛和民用車輛進行融合發展可應用有效地提高維修器材的統一性,從而有效地提高軍民車輛維修的整體質量水平;第二,加強維修成本監管力度,不同種類的車輛維修對器材零件的要求也有著較大的差異性,因此工作人員為了可以有效地降低車輛維修過程中所可能出現的資源浪費等情況,需要不斷地加強成本監管力度,加快軍民車輛融合的進程,提高車輛維修器材的統一性和通用性。以此來有效地降低維修成本,提高車輛維修企業的經濟效益[4];第三,加強安全監管力度,這里的安全性主要蘊含兩層含義,其一是維修后的車輛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的所體現出的安全穩定性,其二是針對一些軍用車輛在進行維修時所體現出的保密性,由于軍用車輛有其獨特的價值性,因此工作人員在維修時一定要加強保密措施,避免車輛維修信息外泄,引發其他更加嚴重且難以控制的后果。
三、優化資源配置,推動社會保障
就目前而言,部分地區仍然存在軍用車輛維修資源不能滿足部隊需求等相關情況,為了可以有效地降低這種車輛維修資源配置不合理等現象的發生,相關工作人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盡可能地避免出現各地區車輛維修部門的儲存倉庫內有大量維修器材的推擠,浪費資源,軍用車輛在維修過程中所使用到的維修器材統一由生產總部按照不同地區的兵種數量和規模不同逐級進行分配和共用,減少器材傳輸的中間環節,縮短維修器材的運輸周期,提高其時效性。上述我們也提到現階段已經有很多地區開始將車輛維修器材的運輸工作與傳統的民用物流相結合,逐漸形成了相對完善的車輛維修器材的傳輸供應體系,從而更好地優化了車輛維修資源的均衡性;第二,工作人員可以通過制定統一的維修器材生產標準來有效地提高軍用車輛器材的使用效率,避免出現維修設備大量控制的情況;第三,每隔一段時間便組織車輛維修人員進行專業技術相關課程內容的訓練。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顯著地提高維修效率,同時還可以將維修人員進行充分地利用,避免造成資源浪費。
從理論上來說,軍用車輛與民用車輛在功能特性上的確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將軍民車輛分開維修不僅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維修的整體效率,同時也會嚴重阻礙國內軍民車輛維修融合戰略目標的實現,對此工作人員可以從社會保障的層面上對其采取相應的融合保障措施。具體如下:第一,首先相關政府部門需要對不同軍民車輛的維修部門進行資質的評估,根據維修企業的整體維修水平頒發相應等級的資質證明,其中所需評定的內容主要包括車輛維修能力、質量等級、安全保密程度等等,頒發資質等級之后還需要定期進行復查,將社會保障在軍民車輛維修工作中所起到的作用進行充分地發揮;第二,適當地調整社會保障在實施過程中所需支出的成本經費,將現實狀態下軍用車輛在修理過程中所消耗的經費進行統一的獲取和收集,并且得出相應的統計結果,將社會保障對軍民車輛維修融合過程中所產生的積極影響以經費預算的形式進行明確化,從而進一步提高國內軍民車輛維修器材的標準化和統一性。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雖然現階段軍民車輛的融合發展在實際施行過程中還存在一些阻礙,但是相信在相關部門對軍民車輛維修部門所執行的體制、模式等相關制度不斷的優化和完善下,在不久之后,國內的軍民融合效率一定會有著大幅度地提高。這樣不僅有利于我國軍事實力的顯著提升,同時還可以最大限度上降低軍用車輛的維修難度,減少資源浪費,這也是我們所期望看到的結果。
參考文獻
[1]王仙鳳,吳克華.軍民融合戰略下車輛裝備保障力量動員問題探析[J].軍事交通學院學報,2017,19(05):28-31.
[2]周浩,翁輝,毛超.海外軍民融合式裝備保障研究[J].海軍工程大學學報(綜合版),2017,14(01):51-54.
[3]蘇釔元,俞翔.海軍陸戰隊裝備軍民融合保障中社會力量的運用研究[J].海軍工程大學學報(綜合版),2017,14(03):72-76.
[4]舒正平,李忠光,張永東等.裝備維修軍民融合保障體系建設基本問題研究[J].裝備學院學報,2016,27(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