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國祥
我國目前的造船業主要依靠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和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兩大軍工企業。這兩個公司承擔的海軍武器裝備研制任務大多為復雜巨系統。尤其是艦船的研制,其零部件數達數百萬量級,配套設備數以千計,是一個需要集團總部、總體所、總裝廠、系統所、設備廠等多層參與部門分工協作、協調同步的過程。具有研制階段多,周期長,涉及專業種類復雜,參與機構人員眾多,系統性強,配套產業鏈長等特征,需調用全集團的資源組織實施,整個過程需要頂層決策支撐、組織協調、協同研制、過程管控等多層次、全方位的綜合保障和管理。
研制特點具體如下:
1.技術密集、高度集成
艦船是一個綜合武器平臺,為滿足軍事對抗的需要,追求高性能和獨特性能是軍用艦船發展的主要追求目標。因此在軍用艦船的研制過程中,總是盡可能瞄準至關重要的前沿技術加以研究、培育、開發、應用,所涉及的技術領域廣,包括造船工業、兵器工業、電子工業、航天航空工業、機電工業、材料工業等方面的前沿技術和工業資源;集成了空基和陸基獨立使用的許多武器、電子、機械系統。這就構成了它在技術上的高度綜合性,增大了研制、建造及其管理工作的難度和復雜程度。
2.總體牽頭、多方協作
我國軍用艦船研制實行的是總體設計部門牽頭的體制。由總體設計部門按照戰斗技術任務書要求,完成初步設計、技術設計(含船體設計和系統配置)方案,由系統與設備研制牽頭部門按照總體設計要求,進行系統設計、集成和調試。其中設備設計制造既有設計部門承擔的,也有生產部門承擔的,既有船舶行業的,也有外行業的,形成一個總體——系統——設備——配套層層負責的分工協作體系。建造過程中的施工設計、工程變更也由總體設計部門負責,總體建造廠負責船體建造、設備安裝、交船驗收。這個過程是在海軍裝備部門的監管和集團公司協調下有序展開的。
3.過程復雜、周期較長
一艘艦船的誕生通常要經過需求論證、總體與系統概念研究、基礎技術與應用技術的預先研究、方案論證、設計、建造、試驗等一系列研究與工程工作。這一過程中的不同工作既有時間上的階段性,又互相交融、迭代。一艘艦船完整的發展過程一般可分為:①預研階段,主要包括:總體概念研究(包含需求論證、作戰環境分析、目標方案圖像提出、技術經濟可行性分析、技術路線確定等)、基礎技術研究、主要系統技術預先研究等。②型號研制階段,主要包括:戰斗技術任務制定、總體設計與建造、系統研制與集成、系統與總體試驗、批產等。③使用保障階段,主要包括:維修保障、技術改進、現代化改裝等。
4.管理嚴格、程式周密
軍用艦艇的研究、設計、建造是在國防裝備與科技發展計劃的嚴格制約之下進行的,服從軍方裝備主管部門、政府職能部門、行業負責部門的指揮和指導,接受戰斗技術任務書和多種標準、規范、指令的約束,管理工作有鮮明的政府行為特征。整個過程按照既定規程,分階段實施,按節點審查、試驗、鑒定。例如設計建造分為:制定戰斗技術任務書、初步設計、技術設計、施工設計、生產設計、首艦建造、完工設計、批量建造(批產)。各個階段都有明確的計劃、任務要求、時間節點。
5.行動敏捷,快速響應
雖然軍船工程是極其復雜的大系統工程,過程相對較長,但在追求先進性、可靠性、可用性的同時,整個工程過程還必須盡可能縮短周期,以滿足國防需要。這就要求過程整體和各個局部能夠對情況、指令、協同要求做出敏捷、適時、正確的響應。
6.單件小批量研制
軍用艦船研制是接受軍方裝備主管部門指導,按照戰斗技術任務書要求研制生產的一種產品,其生產通常是單件或小批量的。由于研制周期長,隨著技術進步及戰斗技術任務和戰技指標的調整,即使是同樣型號的艦船,單個產品之間往往也有較大的差異。
綜上所述,艦船的研究、設計、建造是一個覆蓋管理部門和各參與單位間長期工作交互、信息交融、協調同步的過程。高效、高質量和快速響應的要求決定了艦船武器裝備的研制過程需要暢通且便捷的信息資源溝通和全過程的綜合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