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爽
摘要:通過深切、詳盡的分析ERP系統管理中存在問題的原因,從多系統集成框架設計、業務流程重組設計、系統功能設計等幾個方面入手,通過業務流程優化和編程技術等手段,設計庫存管理系統、APS系統與ERP系統集成應用方案,實現了對企業當前使用的ERP系統的優化研究,
關鍵詞:庫存管理系統;APS系統;ERP系統
1.優化思路
通過對Fourth Shift ERP系統在公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剖析,由于ERP系統在公司使用時間已經很長,公司主要業務流程和ERP 業務已經貼合很緊密,所以更換ERP系統已經不可能。更換ERP系統不但需要耗費很多財力、人力資源外,公司需要重新設計流程來迎合新ERP 流程,兩套流程的磨合需要很長時間,所以說更換ERP系統是行不通的。只能選擇在原來ERP基礎之上,對ERP系統進行二次開發來添加功能,滿足當前公司發展需要。
針對Fourth Shift ERP系統在庫存管理方面功能缺失及當前庫存管理要達到的需求,通過二次開發拓展庫存管理功能,添加基于條形碼技術的專項庫存管理系統。這種專項庫存管理系統,不但實現了操作簡單、數據錄入快、運行穩定等特點,而且還對一些庫存操作流程進行優化,流程較以前更簡潔,執行效率更高。基于條形碼的庫存管理系統,使得庫存中的物料都會存在唯一的“身份識別號碼”條碼序列號,系統通過此序列號碼對物料進行追溯和先進先出控制,所有出入庫業務操作都要通過移動掃描終端進行操作,庫存管理人員無需擔心漏記、錯記。生產排產方面,需要設計一套適合公司制造流程的APS系統,這種系統設計嚴謹、邏輯復雜,對生產車間設備、模具、人力等資源項目進行統計,同時結合自身算法進行生產模擬,模擬真實生產環境下計劃執行情況。排產系統不僅可以統計生產資源,而且還可以對這些資源進行調控,將生產計劃分配于執行計劃的設備、人力、模具資源上,這種業務流程完全摒棄了人為分配生產資源的流程,不需要過多的人為干預。
總之,優化的總體思路就是二次開發,設計新的系統對Fourth Shift ERP流程和功能進行彌補或者拓展,形成集成系統共同承擔業務的運行。
2.ERP庫存管理流程設計
2.1 ERP物料采購流程設計
系統原采購流程中,原材料來貨后需要向質量檢驗部門進行報驗,檢驗合格后才可以辦理倉庫入庫,采購原物料入庫主要分兩部分,一部分是實物入庫,實物到倉庫現場進行入庫時,需要記錄入庫數量和倉庫貨位號,當倉儲人員把貨物放到貨架上,到此實物入庫結束;另一部分就是系統入庫,實物入庫后,倉庫保管員根據實際入庫情況填寫物料接收單,然后移交給微機操作員將數據錄入到ERP系統中。庫存管理系統在進行設計時就充分考慮到了現有物料采購業務流程給倉管人員帶來的不便。因此,在設計系統時,也要根據采購訂單數據來開始采購入庫流程,然后通知質檢部門進行檢驗,檢驗合格后,質檢部門通過系統打印出條形碼合格證,此合格證信息會關聯來料采購訂單,為后續產品追溯進行數據記錄。檢驗人員將合格證張貼在檢驗合格的物料上,通知倉庫人員進行入庫操作,倉庫人員通過手持掃描槍掃描物料條形碼和庫位條碼信息進行物料入庫操作,隨后在系統中打印此批入庫信息。
2.2 物料移庫操作流程
物料移庫業務主要就是實現物料在庫位之間的物料移動操作。對比新舊流程,通過掃描設備可以快速采集物料移動信息。原流程中物料移動需要進行兩個步驟才能進行,這兩個步驟可以并行,兩個步驟無論誰先誰后,只要都做了就可以保證物料入庫完成,這個流程最大的缺點就是,缺少任一個步驟都可以結束此流程操作,所以極易造成賬務錯誤或者庫存擺放錯誤。庫存管理系統中的移庫操作流程就不會出現缺少步驟也能執行的可能,兩個步驟是順序執行的,沒有創建移庫單,是無法進行掃描操作的。所以這種流程的設計規避掉了不必要的漏洞,為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庫存移動提供保障。總之,新系統下的移庫操作和采購入庫操作一樣操作起來簡單容易,同時也會在系統中留下日志,便于追溯。
2.3 物料出貨流程
系統原出貨流程。倉庫實際出貨前,微機操作員先要在系統中對需要交付客戶的訂單進行出貨,并打印相應出貨單。隨后倉庫管理人員根據此出貨單去揀貨并進行貨物出貨。原流程中倉庫實際貨物出貨滯后與系統出貨,這很容易導致貨物的漏發或者錯發。原流程中系統發貨存在先進先出制約,在系統制約下貨物出貨只能先出批次較老的。隨后進行的倉庫出貨方面,并不會依據系統批次進行貨物出貨。庫存管理系統出貨很簡單,系統根據銷售訂單生成出貨單據,在生成此出貨單據時系統嚴格按照先進先出約束。倉管人員根據此單據,通過掃描終端進行出貨掃描,如果在掃描過程中掃描到了并非此單據要出的物料。掃描終端會報警以提示掃描信息非法,因為條碼數據系統唯一,不存在重復,掃描過程中較容易控制先進先出。庫存管理系統對物料控制較為嚴格,并非任意物料都可以進行掃描出貨,出貨清單無列出或者其他條碼物料,是不可能通過系統掃描。新的流程操作將實際出貨與系統出貨進行有效的整合,規避掉了操作繁瑣容易漏記的問題,新的業務流程操作更為簡單,更能適應操作人員的日常行為。
2.4 庫存盤點流程
原盤點流程需要先從系統中提取庫存清單,庫存人員需要以此為數據基礎來進行庫存盤點,盤點時操作人員根據清單去找貨,找到貨物要清單數量進行實物與賬目的核對,若出現差異,在清單上進行核對,盤點結束時,匯總差異并進行庫存調整。很多公司一直沿用這種工作流程,需要庫存時點清單進行庫存盤點。進行庫存盤點時,倉庫人員效率低,要根據清單對物料進行查找,盤點過程中的大部分時間用來找貨。貨物清點需要做重新計算。在盤點結束后,需要針對差異做相應的庫存調整,所以說此流程效率低,操作麻煩。
新的流程操作起來非常簡單,首先在系統中創建倉庫盤點操作單,然后進行盤存,盤存過程也十分簡單,操作人員手持掃描槍,先掃描庫位標簽,然后掃描放置于此庫位上的存貨標簽,遇到零箱自動提示零箱現存數量,操作人員清點零箱過后填入實際數量。盤存結束后,系統會給出詳細盤存報告,報告中會指出錯放、盤盈、盤虧物料。可以通過系統自動進行庫存調整,以達到帳實對應。此流程中,所有的操作都不需要以庫存清單作為盤存依據,而是以實際庫存信息為依據進行盤存。盤存開始時,需要對操作人員進行合理分配,每人掃描一塊區域貨物或者每人掃一層貨物,進行貨物掃描時,無需擔心重復掃描。整個盤存流程設計縝密,不會出現錯盤或者漏盤情況。
實際盤存過程中,掃描的每一條記錄都可以在系統中實時看到,這使盤點變得更直觀。庫存管理系統在設計時就考慮到了,如果平時有需要對單個貨架或者幾個貨架進行盤點的需求。這種流程同樣適用與指定貨架的盤點,無非就是開始創建操作單為貨架操作單而已。這種通用的設計流程可以適應不同業務的操作,所有盤存業務流程的設計都是為了方便庫存管理人員操作為基礎,新的流程使用后特別是花在庫存盤點操作的時間就可以節約一大半。平時針對貨架的盤點完全可以取代月末倉庫盤點。
參考文獻:
[1]陸衛華.COCKPIT生產線排序補料系統設計[J].江蘇科技信息,2011,10:44-47.
[2]王晟,趙壁芳.面向企業的ERP數據挖掘系統設計[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1306:176-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