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偉
摘要:現代科技進步,推動了電氣自動化技術發展的步伐,尤其是計算機技術在電力系統中輸電、變電等流程的應用,實現了電力系統的智能化發展。同時PLC等技術的應用,使得投入成本顯著降低,運行效率不斷提高。電氣自動化技術憑借自身快捷高效的優勢,提高了電力系統的穩定性,為電力行業的國際化發展夯實了基礎。
關鍵詞:電力系統;電氣自動化技術;應用
城市化建設的推進,以及建設工程項目的增加,導致用電量隨之提升,電力行業為提高電能生產與傳輸成效,引入了自動化系統,實現了電力系統的可靠運行。但實現電力系統中電氣自動化技術功用的最大程度發揮,還需加強電力系統對電氣自動化控制要求的深入分析。
一、電力自動化在電力系統的作用
電力系統對電氣自動化控制的要求,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根據系統各部分技術要求,實現設備低成本、安全可靠運行,確保各操作人員合理掌控。二是借助電氣自動化技術,提高電力系統安全性,降低故障與事故發生率,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盡可能的減少人力資源。三是能夠有效收集、處理系統運行的數據信息,確保系統穩定運行。四是滿足電力系統高效、環保、經濟與安全運行等方面的要求。電力自動化在電力系統的作用,主要涉及以下幾點;
1.實時仿真
電氣自動化為仿真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提供了基礎保障。電氣自動化技術在系統中的應用越發成熟,工作人員在實踐摸索中,對系統各狀態下的同步實驗仿真操作越發自如,借助龐大的運行數據量,能夠實時了解系統運行狀況,系統實驗仿真針對性、精確度隨之提高。工作人員借助運行數據,對各電力裝置運行狀態展開測試,為系統混合型電力實驗室的設立奠定良好基礎。
2.智能電力服務
電能是其他能源所不能代替的,隨著用電需求的增加,電力系統自動化、安全可靠度應當隨之加強。電氣自動化技術的應用,為系統提供智能電力服務提供了基礎保障。工作人員能夠對系統運行狀況實時掌控,運行故障快速處理。同時實現了系統智能控制,系統安全與自動化程度加強。
3.配電網工作便利
自動化技術提高了配電網一體化,載波路由應用減少,衰耗難題得以攻克。配電網反映信息波的準確性、靈敏度加強,運行效率顯著提高。
二、電力系統中的電氣自動化技術
1.實時仿真技術
實時仿真體現系統設備運行狀況的方式,與直流電磁暫態計算程序相符,可在系統電磁暫態、動態流程仿真中應用。當智能管控設備調整路程,以及原動機調節仿真流程不變時,工作人員可利用實時仿真平臺,探索系統長流程。實踐前應當加強明確原型系統動態值,確保電力系統仿真成效。借助實時仿真技術,能夠為系統研究、實驗等提供參數,以及實踐檢測設備,從而實現系統優化,帶動設備穩定發展。
2.智能技術
智能專家系統、線性最優控制技術、模糊控制法、神經網絡控制技術、綜合智能系統等智能技術的應用,實現了系統設備故障的實時診斷。通過網絡及時反饋,工作效率提高,直接體現出了電力系統的智能性。如線性最優控制技術能夠通過對控制系統的分析、研究,優化系統性能,但只能在電力系統內部應用。
3.多項集成技術
PLC、計算機等集成技術,實現了各控制系統的集中化管理,系統綜合實力增強。聯合電氣自動化技術,可以將客戶需要的各個環節合成一體,實現統一管理的同時,客戶需求得以滿足,成本降低企業經濟利益隨之提高。
4.計算機技術
計算機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首先為智能電網技術使用提供了支持。其次能夠在電網調度工作中,合理控制各級別電網,實現各區域電網設備融合,系統工作效率隨之提高。最后加強了系統信息化建設,推動了變電站智能化、數字化發展。計算機技術與電氣自動化技術相輔相成,同時推展了電氣自動化功用發揮的深入。
5.全控型電子開關技術
全控型開關速度低,同時電流密度大,電路簡單便于維護,實現了電路一體化,以及電壓電流保護、電流驅動的高度集成化,以逐步取代半控型晶閘管。
6.對象數據庫技術
在電力系統的監控、監視中廣泛應用,與觸發機制相互配合,實現了數據庫對內部數據的有效控制,同時管控的準確性、實時性提高,最終實現數據庫自動化監控。除此之外,系統效率提高,用戶用電需求得以滿足。
三、電氣自動化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具體應用
1.自動化監控
發電廠是電能直接來源,其安全可靠性,直接決定著電力系統的運行成效。發電廠用電系統,是輸電系統、配電系統連接的關鍵,配置與保護整定要求更高;與此同時,電壓等級、電網絡結構越發繁瑣。在用電系統中,引入電氣自動化技術,發電廠運行成效,以及安全可靠程度不斷加強。電廠電氣自動化系統涉及遠程監測保護終端,以及數據傳輸網絡、監控中心三部分。數據傳輸網絡起關鍵作用,通常情況下,使用光纖通信電纜,或是現場總線等方式傳輸數據,但受到電壓在電磁輻射干擾;對此,會利用電氣自動化技術,降低高電壓對數據傳輸的影響。遠程監測保護終端屬于監測、保護電氣設備的執行機構,直接決定了用電系統運行穩定性。利用電子技術,可提高起運行穩定性與可靠性。以太網技術、綜合化智能技術的應用,為電廠電氣自動化系統的智能化發展提供了基礎保障。
2.變電站自動化
作為電能傳輸配送樞紐,變電站自動化程度,直接影響電網的整體性能。變電站自動化主要體現在快速處理故障設備,恢復電力系統,以及實時收集變電站運行數據,建時電氣設備兩方面。一旦出現故障,繼電保護裝置,會迅速切除故障設備。以往的電磁式設備,逐漸被智能裝置取代,這離不開電氣自動化技術的應用與優化。變電站自動化技術,經歷了相互獨立自動化設備,以及功用單一的電磁式設備,在信息化技術的帶動下,正在向多功能與數字化的態勢發展[3]。
3.電網調度自動化
當前的電網調度已經實現了全自動化,是電力行業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標志。調度中心實時收集電網運行數據,在自動配發前,需要評估系統電力狀態,以及負荷預測,以優化電力結構,確保用戶安全用電。電網調度自動化具有安全可靠供電、提高電能質量、實時監控電網運行狀態、降低電力線路電能損耗、低成本化電力調度等作用。除此之外,也在不斷引入新的控制方法,從而增強調度自動化程度,以規避各因素對電力系統的不利影響,減少事故損失。
4.供配電自動化
電氣自動化技術的應用,提高了供配電自動化程度,實現了對供配電事故的自動控制與監測等。尤其是計算機系統的應用,完全取代了人工操控供電系統,供配電系統運行成效顯著增強。除此之外,電氣自動化技術能夠自動控制保護裝置,防止供配電系統設備影響范圍拓張,當電流超出額定值,供配電系統,會處于自動跳閘狀態。電氣自動化的作用,主要體現在電能計量與電能質量等運行參數的采集、保護與控制等方面,這與饋線自動化、繼電保護裝置等技術應用不無關系。供配電設備出現故障后,自動控制裝置可及時監測,并做出響應,判別故障問題的同時,切除故障設備,從而將故障范圍縮小。
四、總結
圍繞電力系統運行的安全可靠、信息化等要求,積極引入新電氣自動化技術,確保電氣自動化技術在電力系統各關鍵環節的有效滲透與利用,最終帶動電力系統數字化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倩.電力系統中電氣自動化技術的應用及發展方向分析[J].電子測試,2016(23):130-130.
[2]周雪會.電力系統中電氣自動化技術的應用及發展趨勢探討[J].科學家,2016,4(4):102-103.
[3]曾濤,陳麗娜.生產運行電力系統中電氣自動化技術的應用[J].通訊世界,2016(21):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