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鴻程
摘要:在電能表計量技術不斷發展進程中,電能表失壓現象出現頻率也逐漸增加。電能表失壓現象的發生,極易導致電能表表計電量與實際電量差距過大,這種情況下就需要進行電量追補。本文以三相三線電能表A相失壓為研究對象,闡述了三相三線電能表A相失壓因素,介紹了三相三線電能表A相電量追補計算流程,對三相三線電能表A相失壓后電量追補方式進行了適當分析,以期為三相三線電能表表計正確率的提升提供依據。
關鍵詞:三相三線;電能表;A相;失壓;電量追補
前言
三相三線電能表失壓后顯示電量,為電能表故障階段實際計量電量,又可稱為故障電能。在三相三線電能表發生失壓故障后,其故障電量大多會低于實際電量,最終導致實際計量用電量精確率下降。這種情況下,就需要依據故障電量與實際用電量差值進行電量追補。而在三相三線電能表失壓情況下,并不能有效獲得電能表數據。因此,對三相三線電能表A相失壓后追補電量進行適當分析非常必要。
1.三相三線電能表A相失壓因素分析
1.1三相三線電能表A相失壓后模擬試驗設置
明確三相三線電能表A相失壓因素,是三相三線電能表A相失壓后電量追補計算的關鍵。據此,本文選擇型號分別為DSSD331、DSSD536三相三線電能表,進行了試驗模擬分析。本次實驗中全部三相三線電能表初始電流均為1.0A、相位角均為0,功率為175.2W。實際記錄數值依據電能表計進行功率測量[1]。
1.2三相三線電能表A相失壓后模擬試驗結果分析
通過對不同端口間電壓端測量,可得出DSSD331、DSSD536電能表A相失壓后電能表A相端子跟B相端子間的電壓范圍在47.9V到50.2V之間,且在三相三線電能表失壓狀態下,電能表表計測量功率為正常功率的一半。
2.三相三線電能表A相失壓后電量追補計算系統構建
2.1構建電壓回路等效電路模型
相較于普通電能表而言,三相三線電能表在A相失壓后,參考電壓端電壓值與輸入電壓回路值具有一致性。這種情況下,若三相三線電能表A相失壓,則其電壓回路端等效模型各點電位一致。
2.2設置電量追補計算標準
依據三相三線電能表失壓模擬實驗結果,可得出互感器高壓熔絲熔斷是三相三線電能表A相失壓的主要因素。據此,可從A相二次側失壓、電壓互感器高壓端A相失壓兩個層面進行分析。
一方面,假定三相三線電能表三相均對稱,則對應向量圖如圖1,此時P失壓=0.5×UIcos(90°+ψ)+UIcos(30°-ψ)=0.5×UIcosψ。
上述式子中,U、I分別為線電壓、線電流;ψ為功率因數角。
K=P正常/P失壓=UIcosψ/(0.5×UIcosψ)=2
在實際計算過程中,若三相三線電能表A相二次側失壓,由于其運行電量值為常規電量值的一半,則最終計算電量值為失壓追補電量值。
另一方面,若電壓互感器高壓端A相失壓,可假定電壓互感器接線模式為Y/Y模式。假定三相三線電能表三相均對稱,則電路失壓電量同樣為正常運行電量的50%[2]。需要注意的是,在實際計算過程中,為保證最終電能表失壓電量計算的準確性,相關人員可在電能表A相失壓狀態下,依據電能表類型輸入電能表電壓端電壓。結合各元件運行情況,合理調整等效電路參數。
3.三相三線電能表A相失壓后電量追補計算案例分析
3.1故障概述
一用戶新安裝了一只三相三線的電能表,整個電能計量系統的倍率為100。安裝階段該三相三線電能表無功讀數為0,有功讀數為0。在該三相三線多功能電能表運行100天后,現場校核發現該計量裝置出現A相熔斷情況。而A相熔斷器斷裂問題的發生,致使該三相三線電能表A相失壓,最終出現A相電量計量低于實際電量的情況。隨后電力檢修人員對大用戶負荷管理系統進行了調查,發現該三相三線電能表自安裝之日起始終位于失壓狀態。在三相三線電能表A相失壓狀態下,有功電量指示為204.13kW?h,無功電量指示為20.02kVar?h。
3.2三相三線電能表A相失壓后電量追補計算理論依據
圖1 三相三線電能表A相失壓后向量圖
查閱資料獲知該三相三線電能表主要采用兩元件方式進行計量。依據該三相三線電能表A相失壓后向量圖(圖1),可得:
以第1元件有功功率計算,P1=Uab×Iacos(ψa+30°);
以第2元件有功功率計算,P2=Ubc×Iccos(ψc-30°);
若該三相三線電能表三相均對稱,則總功能P總=P1+P2=UIcos(ψ+30°)+UIcos(ψ-30°)。
同樣,在三相三線電能表A相失壓后對于無功功率,則有第1元件無功功率為:Q1=UIsin(ψ+30°);第2元件無功功率為:Q2=UIsin(ψ-30°)。
3.3三相三線電能表A相失壓后電量追補更正系數計算
依據三相三線電能表有功功率及無功功率計量原理,在三相三線電能表A相失壓后電量追補計算時,首先可對追補有功電量進行計算。由于三相三線電能表A相失壓情況下熔斷器斷裂,則第I元件電壓為零。由于三相三線電能表內部電源變壓器CA相與A相、CB相分別為繞組串聯、繞組并聯連接模式。且三相三線電源變壓器內三相繞組阻抗一致,則在三相三線電能表A相失壓后,第I元件電壓值為CB相電壓的一半,而第II元件正常運行。此時該三相三線電能表月電量計算為:A=P正?!罷I+PII×(T-TI)。
上式中:A為三相三線電能表月度電量,P正常為電能表正常運行功率,TI為第一元件失壓前運行天數,T為總運行天數。
K=P正常×T/A=2
依據上述公式,可得出在該三相三線電能表三相均對稱時,應追補有功電量為:204.13×(K-1)×100=20413kW·h。
同理,在三相三線電能表A相失壓后,第I元件及第II元件總無功功率為20.02×(K-1)×100=2002kVar·h。
3.4三相三線電能表A相失壓后電量追補計算效果對比
在三相三線電能表A相失壓后電量計算完畢后,為確定最終計算數據的準確性。可人為控制三相三線電能表A相熔斷失壓,隨后采用電能表現場校正儀器,進行三相三線電能表電流、電壓的計算[3]。最終測得該三相三線電能表有功功率誤差為48.9%,無功功率誤差為49.5%。表明整體計算數據正確率較高。
綜上所述,通過三相三線電能表A相失壓電量追補計算系統構建,可以獲得準確的追補電量誤差范圍,從而保證三相三線電能表A相失壓時追補可靠性。據此,相關人員可依據三相三線電能表運行數據,構建完善的三相三線電能表A相失壓更正功率檢測模型。結合當次A相失壓前分量計算及電量追補等效模型構建,可保證三相三線電能表A相失壓電量追補計算準確度。
參考文獻:
[1]朱敏珊.電能表失壓故障計算退補電量的模擬仿真分析[J].通訊世界,2018(1):213-216.
[2]王海濤,胡元璐.基于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電能表失壓斷相后電量追補的分析[J].電氣技術,2017,18(8):56-58.
[3]吳錫權.淺析三相三線多功能電能表失壓追補電量方法[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6(6):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