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勇
摘要:我國的“一帶一路”建設是國際經濟發展的形式,所以應努力的把握住戰略機遇,在此基礎上推動對外開放的新舉措,更是我國首先提倡的、推動的國家戰略并在國際社會中產生了非常深刻的影響。在“一帶一路”戰略的帶動下船運工作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在面臨新的國際形勢與風險的情況下對船舶消防安全檢查工作進行有效的研究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并可以進一步促進我國船舶行業的發展。
關鍵詞:“一帶一路”戰略;船舶消防;安全檢查
1“一帶一路”
1.1提出背景
隨著當今世界格局的變化,也使世界局勢變得更加復雜與深刻,世界經濟也到了轉型升級的新時期。為了更好適應復雜的國際經濟形勢,我國國家主席在2013年九月與十月間出訪中亞與東南亞國家期間,首先提出了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經濟戰略構想,隨即得到全世界的高度關注及強烈共鳴。
1.2內容與意義
“一帶一路”主要是指的是絲綢之路經濟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一帶一路”戰略在得到全世界共鳴的同時也為我國的對外經濟發展開辟了新的路徑,并成為我國經濟新的增長點,可以進一步推動全球化經濟發展的平衡同時構建起一個政治互信、經濟相互融合、文化包容的命運共同體、利益共同體以及責任共同體。
2船舶火災的特點
2.1起居處所火災
船樓是船舶的指揮中心,也是船員生活起居和工作服務場所。船樓火災的特點是:①火勢向上蔓延快。船樓內部梯道由甲板向上貫通,下層艙室起火后,火勢會沿走廊、梯道并向上層甲板蔓延,及至整個船樓。②溫度高、煙霧濃,有毒氣體多。船樓起火后,走廊、梯道內將充滿高溫、濃煙和有毒氣體。③易形成多層次、內外擴展、縱橫延燒、上下發展的立體火災。由于船樓內可燃物質較多,房間頂板、底板、側板相連,樓內梯道上下貫通,發生火災后火焰突破兩舷門窗時,火舌可沿著船體或船樓外部,順風向船樓上部蔓延,發展成內外擴展,縱橫延燒,上下貫通的立體火災。④威脅機艙安全。船樓起火后,艙壁的熱傳導和火焰仍有可能使機艙起火。
2.2機艙火災
機艙內發生火災,將對船舶機械設備、各類油品儲柜、上層建筑的起居服務處所構成嚴重威脅:①火災隱蔽,不易發現。機艙位于船舶最低處靠艉部,一般情況下大部分面積均在水線以下,由于受船型設計局限,大型船舶機艙除風機外普遍沒有通外部的通風口,工人工作后遺留火種引起的火災,在初期不易被機艙外人員發現,從而延誤滅火時機,造成火勢擴大。②火勢發展快,溫度高,煙霧大。機艙底部起火,火勢沿廢油液面迅速向四周擴展,同時向上部發展,形成空間立體燃燒。③熱傳播強,火勢向上蔓延快。機艙上部空間大,拉空能力強,火勢經抽拔作用向上部發展快,并通過艙壁縱橫傳導。④機艙通道小而窄,懸梯陡而曲折,毒煙濃,能見度低,偵察、進攻困難。⑤爆炸危險性大,人員易傷亡。機艙油柜或空壓氣罐直接受火焰烘烤,易引起油柜、油蒸氣或空壓氣罐爆炸,極易造成船員和滅火人員傷亡。
2.3貨艙火災
貨艙火災特點:①艙內陰燃,火源不明。通常情況下,干貨艙內堆積的各種貨物多數是可燃的,發生火災后,燃燒往往以陰燃的形式緩慢進行,且火源不易被早期發現。②艙內溫度高,通過熱傳導方式蔓延。隨著燃燒時間的延續,艙內一氧化碳和其它燃燒產物逐漸增多。由于艙蓋緊閉艙內熱量劇增,其高溫通過鋼質艙壁和層甲板的熱傳導,引起上下或左右毗鄰貨艙木質隔板及貨物燃燒,并有可能引燃主甲板上的船樓,形成多艙室火災。③火勢向豎井方向蔓延。在貨艙口蓋處于封閉的情況下,處于各層甲板艙內的火勢主要是向桅室豎井方向蔓延,由于桅室豎井貫通上下貨艙,當底艙起火時,可順豎井迅速向上蔓延至各層甲板貨艙,造成多層次火災。④貨艙開口、燃燒加劇。若起火時貨艙口處于開啟狀態,因大量空氣流入貨艙,燃燒區域供氧充分,火勢很快就會發展成猛烈燃燒,靠近起火貨艙的相鄰貨艙或上層建筑將受到火勢的嚴重威脅。⑤撲救難度大,時間長。貨艙起火后,因貨物擺放嚴密,艙內又分好幾層甲板,施放滅火劑不能有效地作用于火源。
3船舶消防安全檢查方面的幾點思考
3.1船舶固定式水基局部滅火系統簡介與分析
3.1.1船舶固定式局部水基滅火系統介紹
(1)細水霧滅火系統要想有效的使用應全面遵循細水霧滅火原理,也就是增加單位面積內水微粒的表面積,水微粒子化后即使是同樣體積的水其總面積也會增大。當表面積增大后可以更好的進行熱量吸收使燃燒反應被冷卻。吸收熱量的水微粒會產生氣化反應,其體積可以增大到1700倍。隨著蒸汽的產生既可以稀釋火焰附近的氧氣濃度,這樣就可以使燃燒反應窒息,更可以有效的控制熱輻射。所以可以說細水霧滅火時利用高效的冷卻與缺氧窒息的作用。(2)滅火系統的組成:第一,本地控制部分主要包括淡水柜、控制箱、淡水柜液開關、淡水泵、給水泵、水泵進口閥與安全閥、電磁閥氣控閥、管線、噴嘴以及聲光報警系統裝置等,這些系統都是船舶滅火裝置重要的不可取代的系統。在細水霧系統啟動后可以向滅火區域噴撒水霧。第二,控制部分主要的部分是控制箱,在控制箱中可以實現對船舶各個監控區域中的報警與遙控釋放,當船舶接收到火災報警后細水霧滅火系統啟動。
3.1.2船舶固定式局部水基滅火系統分析
第一,船舶機艙消防安全方面。(1)若船舶中A類機器處于易燃區域應做好局部保護滅
火措施;(2)應對機艙內的易燃點等進行檢查將火災消除在最初的萌芽狀態;(3)局部滅火可以不用封閉,人員也不用進行撤離,局部火災可以及時的被消除;(4)不會給A類機器所處的范圍內的設備或系統帶來不利的影響向;(5)在進行系統滅火時應避免出現哈龍等氣體出現。由于燃燒物會發生鏈式反應會給人體帶來危害性較大的氣體,火災現場的人員應及時的撤離現場;(6)系統滅火時相關人員可以不撤離機艙,不會引起船員的驚恐情緒,為滅火提供便利;(7)系統滅火不會給機艙及人員帶來危害。
第二,機艙配備及管理方面。(1)機艙設備及其系統的造價成本相對較低;(2)機艙設
備及其系統比較簡單,也給安裝帶來了便利并可以降低耗水量;(3)操作系統相對簡便;(4)后期的維護與管理比較方面。
3.2思考
(1)基于:船舶固定式局部水基滅火系統能降低船舶火災的可能性,提高船舶A類機器處所滅火效率等特點,以及目前國內航行海船船舶建造水平逐漸提高、船舶總噸逐漸增加、船隊船齡逐漸減小、國內船員操作維護能力逐步提升的實際。
(2)建議:在國內《船舶與海上設施法定檢驗規則》(國內航行海船法定檢驗技術規則)相關章節中增加對“船舶固定式局部水基滅火系統”相關要求的有關內容。①能補充完善國內《船舶與海上設施法定檢驗規則》(國內航行海船法定檢驗技術規則)在某些方面的不足與欠缺(船舶消防方面);②國內《船舶與海上設施法定檢驗規則》(國內航行海船法定檢驗技術規則)接軌國際公約;③提高船舶A類機器處所滅火效率等,使國內航行海船航行更加安全;④即能節省能源,又能保護海洋環境;⑤國內航行海船,若改變國籍投入國際航線時,在這方面就直接能滿足國際公約的相關要求,而不需再增配該設備及其系統。
結語:在“一帶一路”戰略的構想和布局下,中國經濟發展進入轉型升級的新常態,必須使船舶的消防設備設施及系統真正做到:配有:符合公約、規則所要求的設備及其系統配備于船上;好用:通過高素質的人員隊伍,進行有效的維護保養、檢驗到位,使之處于良好工作狀況與即刻可用狀態;會用:管理與使用者能熟練、規范操作之,同時加強有效的船舶安全監督檢查,中國龐大的遠洋運輸船隊航行必定會更加安全。
參考文獻:
[1]汪傳旭.“一帶一路”國家戰略下長三角航運中心布局研究[J].科學發展,2017(04):2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