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啟光
摘要:可行性研究是工程建設項目前期工作不可缺的重要內容之一,對項目投資決策起著重要作用。本文敘述了可行性研究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項目可行性研究;工程建設項目;重要作用。
可行性研究是在建設項目投資決策前對有關建設方案、技術方案和生產經營方案進行的技術經濟論證。即是對技術、經濟、財務、商業以及環保、法律等多個方面進行分析和論證,以確定建設項目是否可行,為正確進行投資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工程建設項目的可行性研究是對與擬建項目及擬建方案所涉及的有關社會、經濟、技術等各方面情況進行深入調查研究、經濟分析和論證以及對項目建成后的經濟效益進行科學預測和評價的過程。其的目的就是為實現項目的最佳經濟效果,對項目的經濟合理性、技術先進性進行全面分析和論證,給項目投資決策提供科學準確的依據從而有效地規避風險,提高投資的經濟效果和社會效果并為開展下一步工作打下基礎。
1.工程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的必要性
隨著我國工程建設的快速發展,工程建設行業的從業人員日益認識到一個工程建設項目的管理不僅是施工階段的工程管理,還是全過程的管理。項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即項目決策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項目建設的成敗、工程造價的高低、投資效果的好壞,關系到項目的使用功能能否最大程度發揮。因此,可行性研究對工程建設項目的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
1.1可行性研究是投資決策的依據。
工程項目的可行性研究是確定項目是否進行投資決策的依據。由此,可行性研究也就成為投資業主和國家審批機關提供評價結果的主要依據以及確定對此項目是否進行投資和如何進行投資的決策性的文件。目前很多國家和地區已開始依據可行性研究結論預測和判斷一個項目技術可行性、產品銷路、競爭能力、獲益能力再做出是否投資的決策。
1.2可行性研究是建設項目融資的重要依據。
批準的可行性研究是項目建設單位籌措資金特別是向銀行申請貸款或向國家申請補助資金的重要依據,也是其他投資者的合資理由根據。凡是應向銀行貸款或申請國家補助資金的項目,必須向有關部門報送項目的可行性研究。銀行或國家有關部門經審查認定后,才可進行貸款或進行資金補助。可見可行性研究是向銀行申請貸款的先決條件。凡貸款投資某項目,必須向貸款行提送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銀行通過審查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確認了項目的效益水平、償還能力、風險水平才能同意貸款。
1.3可行性研究是建設項目審批和設計的重要依據。
可行性研究報告經審查,符合政府部門的規定或經濟立法,對污染處理得當,不造成環境污染時,方能取得有關部門的許可。在可行性研究中,環境保護已成為一項重要內容,可行性研究中所提出的措施和辦法,是環保部門進行審批的依據。此外,在設計過程中,可行性研究報告對地址、生產工藝流程、設備選型、詳細的經濟技術方案等已確定的原則一經批準則成為詳圖設計的主要依據。
1.4可行性研究是項目建設生產的依據。
可行性研究報告中所附的工程地質、水文氣象、勘探、地形、礦物資源、水質等所有的分析論證資料,是檢驗工程質量和整個工程壽命期內追查事故責任的依據。當項目完成,正式投產后的生產,也應以可行性研究所制訂的生產綱領、技術標準以及經濟效果指標作為標準。設置相應的組織機構、進行職工培訓以及合理的組織生產等工安排亦要根據批準的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與項目有關的生產組織工作。
2.項目可行性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項目可行性研究存在的問題:例如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工作方面做的不夠深入;認為項目的報批只是應付審查;在可行性研究階段中的工作不全面;部分從業人員的素質和思想觀念落后使得可行性研究階段工作不能準確的預見工程項目工作中出現的情況等問題。針對這些情況,提出如下對策:
2.1進一步完善可行性研究的獨立性、客觀性、公正性。
針對于項目前期管理投資的獨立性、客觀性、公正性不足的問題,一方面要進一步改革和完善現行經濟管理體制,引進市場機制和競爭機制并逐漸與國際市場接軌,轉變投資者不重視前期投資控制的落后觀念,使投資達到效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應加強政府的機構改革,做到“政企分離”以避免因“長官意志”和“本位主義”而影響造成的高估效益、低估投資和“可批性研究”等不良現象的發生。
2.2大力完善可行性研究的依據和報告內容。
針對一些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中依據不足的問題,在可行性研究過程中應重視并加強在報告中需要的國家、地區及行業等的長遠規劃;國家的產業政策;項目建議書及其批文;項目資源報告;需利用礦產資源的項目,國家批準的礦藏資源報告;建設投資估算中主要設備的咨詢價格資料;建設項目相應的工程造價的定額、標準;建設項目的經評價中的財務指標和參數等。
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內容應該包括:項目概況、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市場預測、項目建設選擇及建設條件論證、項目規劃方案、建設規模和建設內容、項目外部配套建設、環境保護、勞動保護與衛生防疫、消防、節能、節水、總投資及資金來源、經濟、社會效益、項目建設周期及工程進度安排、結論等。
2.3做好市場調研和項目風險預測分析。
市場調研是可行性研究的基礎,進行項目市場調研時,要扎實做好項目前期對市場和資源、環境等因素的基礎性調研工作,摸清市場有效需求規模和潛在需求規模,為項目擬建規模的投資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另外,要運用市場調查和預測的科學方法,實現市場調查從定性分析到定量說明的轉變,改變重技術輕市場的現象。必須高度重視市場研究及其成果的表達,具體的說,就是除了要能定性說明擬建項目在資源、物質技術條件和需求方面的存在形式外,還需滿足市場預測對調查在時間跨度上的定量要求。
項目進行可行性評定的一個關鍵要素是對建設項目未來現金流量進行預測,因此,在進行可行性研究財務評價時,必須對各種可能的風險因素對財務評價指標的影響進行分析,找出敏感性因素,揭示項目的市場風險和主要因素的風險等級程度,并有針對性的提出防范和降低風險的對策措施,這是進行項目可行性研究必須的深度要求。
以上是本人據多年的實踐經驗及參考部分文獻作出的分析與初淺看法,有不當之處,希望能同各位專業人士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