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是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用于彌補人口老齡化高峰時期社會保障需要的國家戰略儲蓄金。目前我國的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尚處于建立完善之中,本文將通過對現階段文獻資料的整理和分析,對全國社保基金現狀以及發展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和總結。
關鍵詞:全國社保基金;投資監督管理;法制建設
一、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發展概況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是由國有股減持劃入的資金和股權資產、中央財政預算撥款、經國務院批準以其他方式籌集的資金及其投資收益構成的,其作為社會保險基金的儲備金,是中央政府專門用于社會保障支出的補充、調劑基金。全國社保基金經過多年探索實踐,現在的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已經逐漸發展完善。自從2001年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入市以來,全國社保基金資產總額和投資收益不斷增長。盡管全國社會保障基金規模穩步增長、投資收益水平逐步提高、管理體制和治理結構不斷完善,但仍還存在著基金來源不足、投資管理松散、法制滯后等一些問題,未來需進行進一步的改善。
二、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全國社保基金的資金來源不足
當前的全國社保基金的資金主要來源于財政性撥入和投資收益兩方面。有許多學者認為現有的資金來源不足以支撐全國社保的健康運行。2006年,鄧大松和吳漢華等人曾在《做大、做強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的戰略選擇》的文章中指出當前全國社保基金來源較困難,使社保基金的做大有著很大的不確定性。他們認為穩定、持續的資金來源是建立我國儲備基金即全國社保基金的基礎。金剛、柳清瑞(2010)也在文章中提及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的各項資金來源不穩定。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的各項資金來源不足將會影響未來社會保障危機的解決,引起社會的不穩定。
(二)基金投資渠道狹窄,收益率不高
基金投資渠道的不同以及組合方式會影響投資收益的多少。當前多數學者的觀點認為現階段的全國社保基金的投資渠道較為狹窄,應進行優化組合。學者鄭秉文(2004年)認為隨著市場的發展,投資范圍雖有所增加,但總體仍以銀行存款或國債為主,投資渠道太過狹窄。項懷誠(2006)曾提出堅持"安全至上,注重效益"的基礎上,全國社會保障基金需要通過投資實現資金的保值増值,理事會要借鑒公共養老金管理的國際經驗逐步擴大投資范圍。此外,鄭秉文(2017)認為在實現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在嚴格遵循安全性原則的前提下,及時調整各投資渠道所占比重。
(三)信息披露機制不規范,缺乏監督
目前全國社會保障基金規模龐大,一旦資金監管不慎,將會引發嚴重的社會安全問題。學者劉欣艷(2008)認為信息批露不健全,基金管理透明度低,缺乏監督,加上內控薄弱,進而導致了全國社會保障基金被擠占, 挪用的現象頻繁發生。此外,曾雄旺,楊亦民,葉明歡(2013)認為僅僅通過會計報表和年度報告,無法對“全國社保基金”的使用形成有效的公眾監督。違規私自挪用基金、使用不當等現象越發嚴重,對我國社會保障基金的穩定和政府公信力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
(四)相關的法律機制不健全
完善的法律機制可以保證全國社會保障工作的順利運行,實現基金利益的最大化。楊霞(2011)認為《社會保險法》雖對全國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問題的規范意義重大,但對全國社保基金的投資管理方面仍未作出針對性的詳細規定,全國社保基金投資仍處于無法可依,立法層次底的境況。
綜上所述,多數學者的觀點認為: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的問題主要集中于資金來源、投資管理以及法律制度方面的不足,需國家政府給與高度重視,加以深入研究,來進一步完善全國社保基金體制的發展。
三、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發展政策建議
(一)增加資金來源,充實全國社保基金
金剛、柳清瑞(2010)提出將劃轉至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的國有股范圍從目前“股權分置改革之后首次上市發行公司”擴大至“全部含有國有股的上市公司”,再進一步擴大至含有國有股份的全部國有企業,則全國社會保障基金規模將會得到大幅增長。2017年,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樓繼偉曾表示,我國將推進多渠道籌集全國社保基金的進度。著重在鞏固擴大現有籌資渠道和研究開辟新的資金來源兩方面下功夫。
(二)拓展投資渠道,優化投資組合
我國基金投資渠道狹窄因素限制,為了達到基金保值增值的目的,新型投資渠道同樣不能忽視,要不斷進行挑戰。鄭秉文(2009)提出作為主權養老基金,基于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的風險容忍度,應繼續拓寬其投資渠道實現其保值增值。楊君(2011)主張,在審慎判斷風險的前提下適當增加海外投資,尤其是那些經濟發達、政局穩定的國家的證券投資。張蘭蘭(2011)建議根據社保基金的特點,以收入債券為突破口,發行房地產抵押貸款證券,發行超長期的政府國債投資項目等。羅鋒(2014)認為,社保基金可以分散投資一些規模較大、信用較好的公司債券以及部分融資規模較大但是收益性、安全性高和流動性都較好的信托產品。鄭秉文(2017)主張從長期主義和主動主義的投資理念出發,如果實施大類資產投資比例監管,投資范圍勢必還應繼續擴大。
(三)加強信息披露,嚴格監督管理
學者李曉紅、穆軍(2009)指出,要從信息來源和信息披露體系兩方面來建立嚴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增強基金透明度。龐仙君、袁放建(2010)在《全國社保基金委托一代理關系分析及其風險控制》中提出應成立面向全國社保基金運營的監督領導小組,加大對社保基金投資的監督管理與審計工作,選擇優質的基金管理公司。同時,及時準確地披露基金運營信息,加強風險控制。
(四)完善全國社保基金的法律制度
鄢萍、金津(2010)指出,社保基金的管理運作離不開強有力的法律法規支撐,應盡快出臺一部較高法律層級的法律或行政法規。自2016年5月1日起我國開始施行新的《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條例》,取代了《暫行辦法》。這是其建立16年來,對其法律性質與功能定位的明確。我國社保基金基金法律的完善確保了全國社保基金的健康持續發展。
五、總結
綜上所述,我國的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發展已經漸漸步入正軌,基金的各部分都處于不斷優化完善之中。我們應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主動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將全國社保基金規模逐步做大做強,規范和提升基金管理能力。筆者也將繼續以嚴謹的態度進行深入探究,為后者研究提供借鑒,探索適合中國的全國社保基金道路。
參考文獻:
[1]鄧大松、吳漢華、劉昌平.做大、做強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的戰略選擇[J].管理世界,2006(3).
[2] 金剛、柳清瑞: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發展的問題與展望[J].社會保障研究,2010年(5).
[3] 鄭秉文 .建立社保基金投資管理體系的戰略思考[J]. 公共管理學報,2004( 4) : 4 - 21.
[4] 項懷誠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管理運營的幾個問題[J]. 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1(1):1-7.
[5] 鄭秉文. 全國社保基金投資理念與策略亟需重大調整[J].中國財政,2017,(19):32-33.
[6] 曾雄旺,楊亦民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存在的問題與優化對策[J].經濟縱橫,2013(12):27-28.
[7]鄭秉文.金融危機對全球養老資產的沖擊及對中國養老資產投資體制的挑戰[J].國際經濟評論,2009.
[8]鄭秉文.全國社保基金投資理念與策略亟需重大調整[J].中國財政,2017(19):31-33
作者簡介:劉嬌(1994—)女,山西呂梁人,山西財經大學2017級研究生社會保障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