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樹前
摘要:本文立足對國企改革中職工持股在改進企業治理實現科學經營、調動職工激情建立有效激勵機制等作用,著重分析了職工持股對增強責任感和發揮職工積極性的作用,并對完善規章制度加強持股會建設、適當擴大職工持股比例、堅持公平公正公開透明等注意事項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國企改革;職工持股;激發積極性
職工持股制度上個世紀初起源于美國,是企業職工通過某種方式持有本公司股份、分享公司發展紅利、共享發展成果,參與企業治理,并約定有條件退出的股權激勵制度。在當前我國國企改革中,探索推進職工持股有利于調動職工工作積極性,增強職工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對凝聚職工力量推進企業發展作用巨大。
1 國企職工持股對構建和諧企業、發揮職工作用的重要意義
1.1改進企業治理,實現科學經營
一是有利于推進股權多元化,構筑職工與企業利益共同體。人力、資本都是企業發展必不可少的要素,通過職工持股,使國企的人力要素轉化為資本要素,股權由一元向多元發展。職工通過持股,能在參與企業生產的同時,更多參與管理,自身利益與企業經營效益直接掛鉤,使職工從企業長遠發展考慮開展工作,突破了個人主義的利益藩籬,使各項有利于企業長遠發展的決策部署更加便于被職工接受。二是有利于推進各機構作用發揮,建立科學的法人治理結構。現代股份公司設董事會、股東會、監事會等機構,但未實行職工持股的公司,職工是股東社會伙伴,無權參與發展決策,個別情況下會出現利益訴求相悖的情況,職工個別情況下不合理訴求也不能得到股東會認可,易引發雙方矛盾。實行職工持股后,可理順各方面關系,職工可以以股權參與決策,在選舉董事長、董事、監事等事項中具有話語權,在企業發展決策制定中也能參與,可更好地發揮各機構作用、平衡各方面關系,使決策制定更加科學、執行更加順暢。對董事會而言,職工持股可使決策中更加重視職工利益、尊重職工意愿,并能讓職工參與了解真實決策情況,實現管理者與勞動者間良性溝通。對監事會而言,職工可以以股權為基礎,增加職工監事名額,發揮監督作用,更好地維護職工權益。三是有利于促進企業公平。職工持股通過身份改變,提升在企業中的地位,能更好地保障職工民主權利,使職工在勞動中由被動管理者變為主動參與者。可增加收入,體現收入分配的公平性,能緩解企業內部勞資矛盾。同時,國企職工持股還可以看做是與社會保險和社會福利相配套的一項制度措施,具有一定“福利性”,可使職工在退休或喪失勞動能力后獲取一定生活保障。
1.2調動職工激情,建立有效激勵機制
一是增強職工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現代企業持續發展依賴質量和創新,單純依靠監督和考核,很難從本質上提升這兩個要素,特別是創新有賴于職工高度責任感和創新精神。職工持股作為一種激勵制度,將職工與企業利益的連接,職工既是勞動者、又是所有者,具有勞動收入和分紅、派息等多種收入,如企業經營不善,勞動收入減少,股份本金甚至有無法收回風險,使職工產生企業是“自己的企業”的認同感,督促其自覺高質量高標準開展工作,積極投身企業創新發展。二是實現職工“當家做主”。雖然一直強調職工是企業主人,但國企與各類企業一個通病就是因缺乏職工與企業深層次利益聯結機制,職工大都不關心企業發展和生產經營,形成一種“人人是主人,人人又不是主人”的尷尬局面。通過在改革中推進職工持股,使職工參與企業事務管理具備所有權基礎,能進一步改進企業內部民主管理形式,達到將公司經營管理權從資本所有者、經營管理者手中部分分離出來的目的,以最小“對抗性”實現職工最大限度參與。職工通過手中股份,以此為物質基礎選舉信任的職工代表進入監事會、董事會等機構,更好地在企業事務管理中反映職工利益訴求,能更加充分激發職工工作熱情、化解勞資雙方矛盾,打造和諧工作氛圍,提升企業勞動生產效率和經營管理質效。三是有利于穩定企業職工隊伍。人才是推動企業發展的第一要素,人才流動性大、職工隊伍不穩定是影響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瓶頸。特別是作為國企,通過大量成本和培訓費用,經過較長時間才能培養出具備豐富管理經驗和掌握高新技術的關鍵人才,但在市場競爭中容易因利益驅使等辭職、跳槽,不僅造成人才損失,嚴重情況下甚至會造成商業戰略、技術泄漏等問題。在人才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能否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成為企業長遠發展重要保障。通過實施職工持股,經驗豐富的管理人才和掌握高新技術的人才能根據自身對企業發展的貢獻獲取更多股份,也就有更多地分紅和派息,而如果職工辭職、離崗,就意味眾股份喪失。同時,能力強者股份多,也使職工增強了自我競爭和提高意識,使他們明白通過努力工作,提升自身創新能力、技術水平,就能獲取更多股份,也成為留在企業的一個動力,并能使企業更好地利用內部人力資源,實現人才挖潛和使用。
2 發揮職工持股作用的注意事項
2.1完善規章制度加強持股會建設
要在國家層面完善職工持股立法基礎上,加強企業內部有關職工持股、鼓勵職工參與、規范職工持股管理的規章制度,確保職工持股規范運行,更好地發揮作用。要把職工持股會建設作為一項重點,克服職工持股弊端,明確其法律地位和作用,通過探索建立持股會,打造職工認購企業股份、行使股東權利履行股東義務、進行自我管理和約束、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專門代理機構。
2.2適當擴大職工持股比例
我國國企改革職工持股初期階段,職工持股比例較低,難以發揮調動職工積極性的作用,研究表明職工持股超過30%后能使職工從產權人立場上對企業產生認同感。因此,要在探索經驗、完善立法基礎上,對規模小、職工人數少的國企加大職工持股比例,滿足條件的可超過50%;規模大、職工人數多的也要盡量超過30%,確保發揮職工持股作用。
2.3堅持公平公正公開透明
要堅持管理層與普通職工“不歧視原則”,公開透明操作、公平公正運行,注重內部職工持股合理性和財富分配公平性,讓每個人都能按勞動付出和崗位重要性獲取股份,鼓勵引導職工多持股,合理進行利益關系調整和收入分配秩序理順,更好地發揮激勵職工作用。
3 結論
綜上所述,國企改革中,要注重結合職工持股理順內部關系、改善企業治理,更好地激發職工工作積極性,為企業持續發展營造和諧的內部環境。
參考文獻:
[1]朱昌明,陶夢瑩.國企員工持股,還是民企員工持股:杭州新天地混改解析[J].企業管理,2016(S1).
[2]賈壯.國企員工持股,釋放改革活力[N].人民日報,2016-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