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建 李茂炎
摘 要:隨著航空運輸行業的飛速發展,航空附件修理越來越受到關注,市場前景越來越好。航空附件修理企業卻因其技術資料缺乏、技術水平低下和修理工藝裝備差等因素制約了其快速發展。重點探討企業與院校聯合研制航空附件修理工藝裝備,采取有效的措施,來促進校企雙方的資源共享,技術合作,實現航空附件維修行業技術水平和工藝裝備提高,為企業發展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在聯合研制裝備過程中,企業要注重合作單位的資質和人員的開發能力,要全面考慮裝備的設計、使用和維護各項指標的科學合理。
關鍵詞:聯合研制;附件修理;工藝裝備;控制要素
隨著國內航空運輸業的飛速發展,航空修理業也隨之快速發展,航空附件修理作為技術含量和技術要求較高的修理分支,其發展越來越受到關注[1]。航空附件修理的特點是技術含量高、投入大、風險高。航空企業的航空附件修理常常因企業修理資料缺乏、技術水平較低,工藝裝備差等原因不得不送往國外修理,增加了修理周期和修理費用,因此,國內航空附件修理企業必須立足于企業發展和憑借良好的發展形勢,開展積極探索,促進各項合作,尋找到適應發展的道理。
一、研發航空附件維修工藝裝備狀況分析
航空附件維理工藝裝備主要是指試驗裝備和修理中的特殊工裝、夾具等[2]。這些裝備在航空修理企業主要是通過購買CMM推薦裝備、自制自購裝備、基地和航空科研院校等外單位聯合研制等方式來實現。與CMM推薦裝備和自制自購裝備相比,基地和航空科研院校聯合研制的優勢是節約有限的資金,裝備從制作到使用的時間短,能很快投入附件修理,能解決附件修理中的急需問題,同時積累設計制作經驗有利于提高基地技術人員、修理人員的業務能力。基地的許多裝備成功的研制也說明這種方式是確實可行的。其缺點是裝備研制存在一定的風險[3]。由于該類裝備的設計,制作基本上根據CMM所提供的有限資料進行,所以,設計制作中會遇到很多的問題,比如裝備的詳細設計參數,一些關鍵零件的材料選擇等,這就給研制人員的業務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4]。
二、聯合研制航空維修裝備的具體舉措
企業聯合院校研制航空附件工藝裝備是國家、企事業單位和院校共同的愿望,有利于解決校企的供需關系。利用院校的研究經驗和企業的實際經驗,開展相關資料的整理和收集,在已有資料進行研究分析的基礎上,提高聯合研制附件修理能力,可以從以下方面采取措施:
(一)裝備控制系統的健全性。
1. 裝備操作面板要簡明、操作要方便、開關/電門要集中、能實時監控各項性能參數。
2. 裝備系統排布要充分合理使用空間,各零部件/線管要盡量集中,裝備集成的目的是將系統誤差控制在標定的誤差范圍內,這樣可以通過數據修正補償盡量減少系統誤差,也使測試工作變得清晰有條理,減少附件損壞的概率和錯誤診斷率;
3. 裝備設計時要遵照裝備的使用參數和修理要求,在廣泛了解同類產品的基礎上,做好各類型兼容接口、控制面板及儀表量程裕度于。從成本上來說,兼容性能差的裝備也屬于功能不健全的范疇,也許一種裝備對某一個特定附件的功能是健全的,但對同類型的其它附件缺乏兼容考慮,要作其它附件的修理必須外部連接/分接一大堆管路、活門或線路、開關才能實現的裝備就是功能設計不健全的裝備,同樣會增大系統誤差可能;
4. 裝備要能對采集數據的系統誤差確定,對單向偏離真實值的數據以恰當的方式進行修正、補償,使最終的顯示數據最大程度接近真實值,將整個裝備的系統誤差控制在設計規范以內,才能為修理提供準確的數據;
5. 裝備要具備自檢功能,以便于實時判別自身可用和可靠性,消除自身誤差影響;
6. 裝備設計要考慮方便維護。定期維護保養是保持裝備處于良好狀態的手段,因此,在裝備的設計之初就應將可維護性作為設計的基本原則之一,各零部件要充分考慮調整、拆裝等過程維護方便。
歸納而言,要考慮裝備的操作性、集成性、兼容性、補償性、自檢性和維護性。
(二)裝備的兼容品質。
如果在材料之間或材料與介質之間存在不能兼容的品質,除了會損傷裝備本身以外還會對被修理的附件造成危害,對于表面的危害可以得到及時的糾正處理,但如果造成的是潛在的危害就會對附件的可靠性和使用環境造成威脅。
(三)裝備的裕度設計。
裝備升級裕度就是通過簡單的改進就能進行改裝換代修理要求,航空附件常常要根據實際需求和可靠狀態,如考慮不周,將會對企業造成資源浪費和成本壓力,尤其是大型裝備。往往將通用型和升級裕度作為立項修理裝備的重要考核指標,如果是數控裝備,應方便于升級軟件,如果是一般裝備應方便于修改線路或管路,便于調節各類輸出參數,預留備用接口,預留集成化數據采樣點等[5]。
(四)裝備的人機工程學設計。
要充分考慮工藝裝備的操作性,要避免操作疲勞、較小勞動強度、避免操作人員傷害和人員差錯,避免裝備誤操作,希望通過人機環境和工藝美,使得工作者在美好的環境下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不必要的損傷。人機環境就是充分考慮人與裝備之間的和諧交流。
(五)裝備的安全使用設計。
使得裝備在設計的安全范圍內使用,對裝備、附件、工作者得到應有的保護,避免不必要的損傷。這樣的要求應該在設計之初都要充分考慮。
總之,每一種研制的修理裝備必須具有齊全的資料。資料不僅要包括裝備的原理、結構、布局、外觀、性能參數、使用方法等基本資料,還應包括檢測報告、維護信息、調試信息、升級改版、注意事項等詳細說明,其中原理結構和管線布局要圖文并茂,基礎信息,如廠家、型號、規格、精度等做成銘牌,貼在顯眼處。為了使用、調整、維修更加順暢合理,可以進行必要的培訓。為了方便可將全套資料整理成冊,配備視頻資料,也可做成相關教程。
三、聯合研制航空附件維修工藝裝備的成果分析
校企聯合開發航空附件維修工藝裝備在國外是比較常見的做法,企業往往依靠院校的科研設備的研發能力,結合自身的實際需求來開展研制工作,在大中型企業和小微型企業中均采用這樣的方式。其優勢在于:企業和院校本來在其工作分工存在差異,聯合研制設備有助于實現雙方的互補。企業通過院校研制可以降低研制成本和提高裝備科技含量,院校要專注于航空附件的維修工作,專注于附件的維修工藝及程序,可以通過聯合研制推動校企合作深度發展,可以實現科研收入,可以進一步提供院校教師的科研開發能力,有利于院校自身教學設備的開發與實際生產相一致。
參考文獻:
[1] 鐘奕劍 瑞隆. 關于自制測試裝備的控制要素[J]. 民航科技,2004,12(2) : 63-64.
[2] 潘超. 部附件修理行業要努力做大做強[N]. 中國民航報,2008-07-15.
[3] 季學強. 基于狀態的機械附件修理策略[J]. 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2011,43(3) :31-35.
[4] 周文婷 張立波 吳亮. 基于RS-485的飛機液冷附件修理檢測臺監控系統[J]. 航空修理與工程,2013,42(4) :43-45.
[5] 張劉淇. 導彈舵機控放組合測試裝備的設計開發[D].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碩士論文,2007:10-12.
基金項目:2018年四川省教育廳科研項目(18ZB0054);2018年四川省軍民融合研究院項目(2017SC1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