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少童 耿志 趙如月
摘 要:介紹了當前我國農業機械化規模的發展趨勢,具體以道朗鎮農業發展為調研地點,分析了農業機械設備的使用年限與農民收入的關系,提出了提高農機工作效率增加農民收入的建議。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農機翻新保養,價格科技,購買形式,農民收入
一、當前國家農業適度規模化發展趨勢
1.當前,千家萬戶的分散的小生產與千變萬化的統一的大市場之間的矛盾,是發展農業面臨的一個突出的問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千家萬戶的小生產者,由于經營規模的限制,產品數量少而單一,決定了他們有足夠的熱情去關注市場、研究市場,也有足夠的能力有效地開拓市場、占領市場。農地規模經營,必然帶來單位農戶生產產品數量的增加,這就要求經營者必須按照市場需求,調整種植結構,提高產品質量,種植效益可觀的產品。這對于加速農業和農村經濟市場化進程將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
2.農地規模經營是轉變農業增長方式的重要途徑。農業的比較效益低,影響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解決這個問題,要靠國家政策的調節,但更重要更現實的是轉變農業的增長方式,從粗放經營轉向集約經營。土地的規模經營是農業集約經營的基礎。一般來 說,小規模經營收入少,經營者增加物質技術投入的積極性較低,而較大規模的經營, 商品生產的程度較高,收入多,經營者有積極性增加投入,提高土地產出率。我國耕地 后備資源不足,不可能完全依靠擴大種植面積來增加農產品的有效供給,土地規模經營 是發展集約經營、轉變農業增長方式的重要手段。
3.農地規模經營是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的重要舉措。實現農村勞動力大量轉移,促進 第三產業發展,是我國實現現代化的需要。目前“家家分地、戶戶種田”的經營格局, 迫使眾多的勞動力束縛在有限的土地上,不僅限制了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而且制約 了第三產業的發展,阻礙了國家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
二、分析推導
在使用農用機械的過程中,由于工作環境條件比較艱苦,經常會碰到設備的陳舊或 者部分損壞需要更新的問題。據了解,現在不論玉米收割機還是小麥收割機, 其產品出現大的更新突破周期一般是五年。而在這 五年內就不需要更新新的機器了嗎?從經濟上分析,一種設備應該用多少年之后進行更 新最為恰當,即最佳的策略應該如何,才能使得計劃內的年限內農戶的收入達到最大?
現設:
Ij(t)——在第 j 年機器役齡為 t 年一臺機器運行所獲得的收入。
Oj(t)——在第 j 年役齡為 t 年的一臺機器運行所需的維護費用。
Cj(t)——在第 j 年役齡為 t 年的一臺機器更新所需的更新凈費用。α——折扣因子(0<α<1),表示一年以后單位收入的價值為現年的α單位。 T——在第一年開始時正在使用的機器的役齡。
N——計劃的年限總數。
gj(t)——在第 j 年使用役齡為 t 年的機器時,從第 j 年到第 n 年的最佳收入。Xj(t)——給出 gj(t)時,在第 j 年的最佳決策。
為了寫出遞推關系式,先從兩方面分析問題。若在第 j 年開始購買了新機器,則 從第 j 年到第 n 年得到的總收入應等于在第 j 年中由新機器所獲得的收入,減去在第 j 年中的運行費用,減去第 j 年開始役齡為 t 年的機器更新凈費用,加上在第 j+1 年開始 使用役齡為 1 年的機器從第 j+1 年至第 n 年的最佳收入;若在第 j 年開始繼續使用役齡 為 t 年的機器,則從第 j 年到第 n 年的最佳收入應等于在第 j 年運行所得收入減去第 j 年的運行費用,加上第 j+1 年開始使用役齡為 t+1 年的機器從第 j+1 年至第 n 年的最佳 收入,然后比較二者大小,選取較大值,并得出保留或更新的決策。
說明:(j=1,2,…,n R 代表更新,K 代表保留使用 t=1,2,…,j-1,j+T-1)
1. 據了解,現在不論玉米收割機還是小麥收割機,其產品出現大的更新突破周期一般 是五年。根據調研以及農戶反映,5 年后自身持有的機器由于性能降低,以及新產品出現會被淘汰,第 6 年如不更新機器,會造成競爭力嚴重衰退,嚴重影響自身的收 入。所以機器在第六年不會繼續使用。則取使用年限 n=5 年,即
G5+1(t)=0
2.2017 年居民 CPI 指數達到了 2.3%,即今年的 100 元僅相當于去年的 97.7 元。所以取折扣因子α=0.97。
3.對于列入 5 年計劃過程中時,機器必然已經使用了 T 年。假設 T=1。即進行規劃時, 自身持有的所有機器已經使用了 1 年。
4.第 j 年開始機齡為 t 年的機器,其制造年序應為 j-t 年。例如 C5(1)是第 5 年機齡為
1 年的機器(應為第四年的產品)的更新費用。
根據調研測算數據得玉米收割機的數據如下:
根據結果反推之,相應最佳收益為 16.35 萬元。
三、針對道朗鎮現農機狀況提出建議
1、 增強安全操作意識
在每次作業前,必須按照收割機使用說明書的要求對機器進行保養,出現故障要及 時請專業人員進行維修,在進行田間作業時,嚴格按照操作規范進行,并且要把握好作 業面積的基本情況,做到田間作業時心中有數,同時,駕駛員作業時要保持注意力高度 集中,確保收割機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
2、 強制實施聯合收割機交強險
聯合收割機是行走式農業大型機械,是現代農業的物質技術基礎,在農業、農 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積極推行收割機交強險,建立和 完善農業機械保險制度,有利于收割機駕駛人增強交通安全意識,促進道路交通和 農業生產安全發展,有利于及時妥善處理事故,解決農民的后顧之憂,維護農村社 會的和諧與穩定,各級農機管理部門要對農民朋友進行引導、管理,逐步把收割機 的注冊登記、定期檢驗、交強險投保等納入正常化、法制化。
3、政府或合租社進行規模化經營
一個人的能力往往有限,應該團隊化發展,以合作社為單位將私人的農用機械 集中起來,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進行承包土地收割工作。同時,擴大規模可以進 一步參與夏收的跨區作業,進一步提高作業范圍,提升收入。同時,內部要對農用 機械的購置,維修,更新換代進行合理的規劃,結合實際情況,可參考本報告的計算部分,爭取將收益做到最大化。
4、加快土地流轉。
土地流轉有利于農村規模經營,產業鏈中實現機械化,生產效率明顯提高,實現農 民增收。將土地進行規模化種植,可以更好地發揮收割機等農用機械的設備,同時,規 模化種植可以集中銷售,避免零散經營,可以提升自身的競爭實力。對具備開展機械化 的地區進行土地市場培育,加快土地流轉,使地區發展模式逐漸向適應規模轉變。重點 做好地塊散且小,地少山多地區的土地流轉。
5、 增種經濟作物,促進多方面發展。
目前,國內大部分地區的農業機械化水平還處于較低水平,且農機使用的對象大 都是小麥玉米等,作用物種單一。所以,我們應種植,引進一些高產植物,以合作社為 單位,購買新型高效農機,一方面提高自己的收割效率,另一方面也推動農機產業的發 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