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

專題講座現場。圖/李光印
11月7日,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走進對外經貿大學,司法部副部長劉振宇以“中國特色人民調解制度的傳承與發展”為主題,與400 余名對外經貿大學師生交流互動。
劉振宇以一起真實發生的調解案例開頭,生動闡釋了什么是人民調解,人民調解的突出特點有哪些。劉振宇強調,做好人民調解工作,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的需要,是加強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需要,是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的需要。
對于怎么做好人民調解,劉振宇從調什么、誰來調、怎么調三個方面作了分享。他介紹,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矛盾糾紛的主體日益多元,類型日趨多樣,人民調解的工作范圍在不斷擴大,從傳統的婚姻家庭、鄰里、房屋宅基地、生產經營等常見多發的矛盾糾紛,逐漸向醫療、道路交通、勞動爭議、物業、消費、旅游、金融、保險、環境保護、知識產權、互聯網等領域拓展。
劉振宇用大量圖片、事例和數字,全面展示了人民調解組織、隊伍的現狀以及近年來的發展變化,使師生們耳目一新。他還介紹了人民調解的基本原則、調解程序和人民調解協議的效力。
如何推進新時代人民調解工作創新發展?劉振宇給出了答案,要堅持和強化依法調解、預防為主、融合聯動工作理念,進一步健全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銜接聯動的工作機制,大力推廣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在調解工作中的運用。
劉振宇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上的重要講話和全會精神,切實加強人民調解組織隊伍建設,不斷提高調解工作水平,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重要作用。
在互動環節,老師和同學們踴躍提問,內容涉及如何更好地發揮人民調解作用、人民調解工作保障等,劉振宇逐一作了回答。他還希望有興趣的老師和同學加入人民調解員隊伍,發揮自身專業優勢,為平安中國、法治中國建設作出貢獻。
此次授課是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走進高校的第三場。中央政法委、司法部、教育部有關部門和對外經貿大學負責人出席。